第080章救人
第080章救人
云州西部旱灾持续数月之久,尽管百姓哪怕情愿自己少喝一口水也要尽力为田地里的麦苗多浇上一滴水,这一季的收成也是寥寥无几。
皇帝有召降免税收,又命开仓赈灾,然而云州之地本不是丰饶之地,酷吏盘剥犹嫌不足,积蓄的粮仓竟也被贪蛀大半。
朝廷援助不及,城中粮价飞涨,平民百姓负担不起粮价,眼见着饥荒将起。
正当时,受灾的几座城中竟各开了一家粮铺。
天未亮,伏老三就怀揣着一串铜板急急的往陈家粮铺去。
昨日他急着上工,就吩咐十来岁的儿子去买粮,回家才听儿子说他陈家粮铺没去壳的小米都已经涨到了八十文一斗,麦子更是一百文一斗,他儿子想着家里还有一袋小米嫌贵就没买,气得他差点给儿子一记窝心脚。
他下工晚,那时候粮铺早关了,只能今日赶早。这回他可不敢派自己的傻儿子去了,生怕那小子看到粮价又涨后又傻兮兮的不买。
他脚步匆匆,心里也忧心忡忡,不知今日粮价涨到了多少。
他一心只想早些去陈家粮铺看看,经过一家新开的铺子都没敢驻足,都走出去了一丈远,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那家正在开门的新铺子挂上的幌子很是眼熟。
他回头仔细辨认了一番,一拍脑袋,这不是和陈家粮铺的幌子上的图案一样么!
这新开的铺子竟是个粮铺!
伏老三不知这粮铺是什么时候有的,价格升斗是不是公道。他家常在陈家粮铺买粮,他是更信任陈家粮铺的。
但他上工的时辰早,他自己去陈家商铺买粮肯定要耽误上工,这新粮铺离他家近,门前也没人排队,若是在这买了粮回家也不耽误他上工。
想想耽误上工费的工钱,伏老三一咬牙转过了身子往新粮铺去了,若是只贵一些,他就在这买了。
卖的粮都会倒出一部分摆在架上,让人能知道这里有卖什么。
伏老三惊奇的发现这家铺子不卖面粉和小米,卖的竟然是大米,除了大米没别的东西。
他们这的主食多是面食和小米,大米是精贵东西,平常价格就比麦子翻三倍还多。他看着脚下就有些抖,觉得这家粮铺不是他能踏足的地方。
或许是没别的客人,看他进来伙计很热情的招呼道:“客人要些什么?”
伏老三还没说出自己不要,就听那伙计快言快语的说:“大米五文一升,没去壳的稻谷三文一升,掌柜的说了每人一次最多买一斗,客官你要多少?”
“不……你说多少!”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伙计报的价格才入了伏老三的脑,他一时间只觉得自己要不是耳朵坏了,要不是脑子坏了。
伙计懂伏老三的震惊。他被招来卖货时听到这价也惊讶着呢,就好声好气的重复了一遍。
伏老三又确定再三,知道自己没听错后眼睛都亮了。他看了看莹白的大米,又看了看谷粒饱满的谷子,果断的要了一升谷子。
自己去壳是费点工夫,可这差了二十文钱呢!
三十文就买到了一升大米,装粮的时候他也盯着呢,那升没做什么手脚,装的也是漫出来的足一升。
伏老三喜得脸上的褶子就没下去过。只恨伙计不通融不肯让他买的再多一些。
伏老三拎着粮回家,脚步与来时同样匆匆,却是盘算着要让家里人来排队,每人都买一升米回去。
这般良心价的粮店,不出一日就在城里头出了名,排队卖粮者络绎不绝。
虽是限了量,但总有些‘聪明人’一家老小都叫上,又或者过上一会儿趁伙计忙乱的时候又排队买上一次,排在后头的就担心买不着粮,或者后面粮价涨了。
但直到夕阳西下店铺歇业,粮一直都在卖着,粮价也一文不涨。第二日粮铺开业也同样如此。
百姓们开心坏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城中屯粮想要发笔灾难财的富户粮商就是愁的人。
商人都是聪明人,发现这些个特立独行的粮铺后他们第一时间做的不是出面挑衅,而是打听粮铺后面的势力。
他们什么也没查到。
这些粮铺和凭空变出来的也差不了多少了,能查到的只有一个年轻人租了铺子,但这年轻人是谁,后面有谁完全查不到。
他们甚至都搞不清粮店是何时运粮食入内,也没见运粮车队来往啊。
这种时候能有这么多大米供应的人家想也知道不会是普通人,探不清底细不敢随意得罪,观望数日不见那粮铺粮食断绝,反而引去了大量客人。
没法子,粮商们只能跟着将粮价降回平常,免得囤积在仓库中霉烂了。
云州有许多人一辈子没吃过大米,因不习惯吃大米而觉得不饱腹,他们降回原价后也有许多人回去买粮。
云州的粮食供应恢复了稳定。
遇灾最怕粮价不稳。见粮价稳了兰岱就大松了口气,也不枉费他飞去禾州、灵州等南边丰饶之地花了大功夫买了大量的米粮来。
要知道,粮食流动朝廷一向管控的严,他一气收了那么多,要不是他自己本领高强跑的又利索,早就被当地官员抓了起来判他个要屯粮造反的罪名。
粮价稳定大半月后,朝廷紧急从临近州府调的粮食才运来灾区。
随着粮仓充盈,那些在灾时悄然开起的粮铺又静悄悄的关闭了。
少了个‘不讲规矩’的竞争对手,粮商们自然是开心的,许多老百姓见粮铺关了倒有几分失落。
有人问:“这米铺怎么好好的不开了呢?”
因这些粮铺只卖大米,老百姓们就都称其为米铺。
老百姓们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有眼睛会看。从前遇灾粮价都要大涨,随之就是饥荒、饿殍遍地、严重的还会引起兵变、逃难、流离失所。
这次能平顺度过多亏了有这米铺,不管别处粮价如何起伏,米铺都如定海神针一般不动不变,让别的粮铺不得不降价不说,更重要的是给了老百姓一个坚强的后盾,一个不用担心会买不起、买不到粮食饿死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