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蔡家庄 - 一箭三雕 - 韩咏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一箭三雕 >

第5章:蔡家庄

曹操命悬一线,快一命乌呼了,绝望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次率军平定乌桓,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却在离都京城百里之遥的尉氏乡,命归阴曹。唉!都怪自己太大意,没有吩咐侍卫在帐内侍候;更怪自己太多疑,自以为在三军阵中,安全无比,不准许侍卫进营帐侍寝,只留了一个贴心侍从,却没想到让吕伯奢的鬼魂得逞。

当曹操感觉被吕伯奢掐得灵魂出窍的时候,突然机灵一下,苏醒过来。

原来刚才只是做了一个南柯恶梦。

苏醒后的曹操仍然呈四肢乱蹬的挣扎状态,冷汗几乎湿透了锦被。他惊恐的左右观望,以为自己身在地狱;但见营帐里灯光迷离,极度宁静,并没有牛头马面将他捆绑,便慢慢坐起,望着眼前熟悉的一切,抬头又见床帐上挂着他平时不离身的兵器,一下子释然,浑身激荡起死而复生的激动——原来真的只是一场恶梦呀。

寝侍正站在不远处,呈躲避姿势,惊恐的望着他。

曹操来气了,腾的跳下床,取下床帐上的宝剑,走到寝侍面前,质问:“你刚才可曾看到本公梦魇?”

寝侍感觉到了曹操的不善,惊恐的浑身哆嗦,无助的点了点头。

曹操来气了:“既然看到,为何不唤醒本公,却远远躲开,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寝侍听出了曹操话中的的责怪味道,语无伦次的辩解:“主公以前吩咐过,说是有梦中杀人的特异功能,在熟睡时不准他人近前。”

曹操更来气了,心想,原来是怕本公梦中杀掉你了。如此贪生怕死,留你何用。

曹操持刀在手,几步到侍寝跟前,手起刀落,寝侍的人头扑腾一声滚落在地。

恶梦已经结束,尽管才是丑时,曹操却不敢进帷帐入睡,他害怕吕伯奢再进入他的梦中向他索命,便盘腿坐在寝侍的尸体旁,一直坐到天大亮,当侍卫和属将进帐向他请示早餐和起程事宜时,他急忙歪头闭眼,佯装睡着。

侍卫和属将一进来,便看到寝侍身首异处,血流一地,皆大吃一惊,以为昨晚有刺客出入,正要唤人捉刺客,又见曹操安然无恙,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曹操觑眼看的祥细,立即装做刚刚睡醒的样子,睁开双眼,跳下坐榻,当他看到寝侍的人头和尸体时,是大惊失色,质问侍卫和属将:“怎么回事?”

属将和侍卫皆一脸惘然。

曹操走上前,蹲在寝侍的人头旁,一脸的痛心疾首,他伸出双手将寝侍那双惊恐圆睁的双眼抚闭,摇头叹息的自言自语:“难道说……本公昨晚在梦中又杀人矣?”

属将和侍卫信以为真,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没刺客,只是他们的主公梦中杀人矣。

早饭毕,大军起程南归。

曹操心里装着昨晚的恶梦,心事挂在脸上无法遮掩。吕伯奢的话一直刺激着他的耳膜:“你虎狼不如,不仁不义,不管你现在如何得势,如何权盖君主,但你枉杀老夫全家这事,定会流传后世,遗嗅万年,让千古后人来指责你这个不仁不义、虎狼不如的白眼狼吧……”

特别是“遗嗅万年”这句话,简直让曹操如芒在背。他认为“遗嗅万年”用在他身上是一种耻辱,这句话只适合于董卓这种残忍野蛮又无知的家伙。试想一下,自己横扫乌桓,统一北方,威镇天下,是即将被载入史册的英明之人,如果误杀吕伯父全家的事情被流传下来,载入史籍,实在是个污点呀——说不定会真的遗嗅万年呢。

但仔细想想,董卓虽残忍,杀人如麻,可他毕竟不杀亲己之人,不杀顺从自己的人,更不恩将仇报,他杀的都是与他作对者,而自己呢,误杀吕伯父全家是名副其实的恩将仇报呀。

曹操越想越烦,越烦越想,扫平北方的好心情早已荡然无存。

下臣和属将都看到了他们主公脸上的浓厚忧郁,他们皆心知肚明,这是因为主公昨晚在梦中误杀寝侍而愧疚的缘故。

因为那个唯一看到曹操梦厌的寝侍已死在曹操的清醒梦中,曹操的心事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冷风如铁马,扰得人心忡,何况有了昨晚的恶梦,坏了凯胜的好心情?

就这样,坏心情伴随着曹操行走了近二十多里,他无意中向前方深处张望,只见遥远处的阴雾中似有村舍隐现。曹操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掠过一缕春风,急问身边侍从:“可曾路过蔡家庄?”侍卫急忙传曹操的话给探军,得到的回答是前边的村舍就是蔡家庄。

这一句回禀让曹操脸上的忧郁无影无踪。他激动的吩咐:“绕村而过,不得惊动村民,村外二里的山岗上顿歇,支锅造饭用午餐,本公率先走一步,在村外的山岗上等候诸位和三军。”

周围将领皆不约而同的望天色,上空仍然阴雾遮天,但隐约可见一轮混浊模糊的太阳正隐现在其中。这才刚进巳时,就支锅造饭,这午饭吃得也太早了吧。

但曹操丝毫也不顾及众将兵的反应,他是挥鞭策马,带着一队贴身侍卫驰骋向前。

曹操统率的汉军是纪律严整,绕蔡家庄而过的时候,与村民是秋毫无犯。村民们簇拥在村头观望,很是感动。

大军在蔡家庄二里之外的荒岗上顿歇,伙头军们则忙着支锅造饭。

激动的曹操骑马站在沙岗的最高处,忘我的俯瞰着蔡家庄,一脸的热血沸腾,突然,他带着一队人马,冲下沙岗,策马奔到村里,来到一户庞大的破败庄园前,驻足呆望了许久。然后,他跳下战马,指着破败的庄园,向村民打探庄园的主人,可村民皆摇头不知。

当曹操打探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便策马围村绕转,一圈又一圈,奔腾不息,似乎这个蔡家庄里正隐藏着一块稀世珍宝。

曹操的举动,直惹得蔡家庄的村民全部出动,争相观看这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的三军统领。

村童们从来没见过这阵式,兴奋的就像过大年穿花衣似的,不停的在大人堆里钻来钻去,跳跃欢呼,嘻戏打闹。

荒岗上顿歇的三军也为自己主公的出格举动而惊奇不已,像欣赏马戏似的,居高临下的观望着他们的主公;伙头军的饭勺为此也停止了搅动。

但没人能猜透曹操的动机和心事。

曹操对周围人的好奇是视若无睹,仍然策马,兴奋的围着村子转个不止。

村童们大概是嘻闹够了,便分成双方,做着老鼠打洞的游戏,以吸引村头的大人和山岗上的曹军们注意。并且,在做游戏的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吆唱。

一方先唱: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曹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一方唱罢,另一方接着唱: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虫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悬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孩子们的吆唱虽童声童气,但曲调却悲凉苍桑,如泣如诉,唱词表达出来的意境更是苦不堪言,极度的悲凄。

曹操果然被村童的吆唱吸引了,他勒马止步,侧耳细听,这吆唱虽出自村童之口,但却不像村童们的歌谣。

村童们的歌谣,大都是欢快而天真的,常常与当地的动物,周围的环境,家里使用的器具,和当地的民俗民风,紧密相联系的。而这些村童们的吆唱,哪里是童谣,简直就是在诉说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并且,这经历还与庙堂动荡和天下离乱变迁有直接关系。

为了解开村童们的吆唱之谜,好奇的曹操吩咐随从前去咨询。

果然与曹操的猜测一样,村童们吆唱的歌谣,根本就不是出自本地,而是从北方胡人那边传来的,已在这里流传好几年了。据说,是一位被胡人掳走的汉家女子,因为思念故土而创作的。

曹操感慨了一番,又一次下马,又一次耐心的向村民打探那处破败庄园的主人,只是改换了被打探的村民。可村民还是摆手摇头。这让曹操很失望,就像打了败仗一样失魂郁闷。

那破败庄园里到底住着何人?曹操仅仅打听不到,就如此的失魂,究竟是何原因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