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悲风》 - 枯荣I - 无花无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枯荣I >

1曲《悲风》

百丈崖下寒潭冒着丝丝凉气,在树枝上结着晶莹剔透的雾凇,崖上寒风卷着枯叶似枯叶蝶一般缓缓落尽崖底,陆念唐惹着剧痛睁开眼睛,下面是一个寒潭,崖底的石壁上结着厚厚的冰,自己的竹篓挂在崖壁伸出的粗壮酸枣枝上摇摇欲坠,陆念唐一动不敢动,他看了一眼崖底还有七八丈,崖底只有寒潭的中央有一个小水潭没有结冰,若是落在崖底的冰块上必死无疑,又扫了一眼发现白衣男子已经摔在了冰面上一滩鲜血一动不动。

陆念唐看了一眼自己眼前这崖壁上伸出的枯树枝上的雾凇笑了笑说道:“你骂我秃驴,可现如今你却成了死驴,如今我倒挂细看这千树万树梨花开,倒是雅致的很。”

陆念唐只得在枯枝上挂着,看着崖顶上落下的枯叶,不敢抬头只敢往下看,只觉得死定了,因为两侧崖壁犹如刀削一般整齐,崖底是个闭合的长方形,心想:“若是侥幸落到寒潭中央去也再上不去,饿死在这崖底,挂在这还能多看看这崖底霜华,算了所幸不动了。”

陆念唐看了一眼自己书篓的书也都落到寒潭冰面上,还有几本泡在寒潭中央泡成了糊糊,笑着说道:“自己真的是丢进天下读书人的脸了,自挂东南枝都难赎其罪,如今挂着饿死也是千古第一人。”

崖顶的寒鸦“呱呱”的凄鸣着,陆念唐觉得自己的意识逐渐模糊起来,他掐了自己的手心一下,让自己保持清醒,百般思虑之下他还是打算尝试跳进寒潭,否则失去意识便摔死在冰面上更是毫无生机可言,他咬了咬嘴唇,瞬间清醒起来,瞄准寒潭中央的小洞。

“扑通”陆念唐得偿所愿落进中央的寒潭中,寒潭惊起万千水浪,陆念唐缓缓爬出水面,爬到冰面上捡着自己的书,苦笑只捡得皮日休的《皮子文薮》《六合纲略》,其余《诗》《书》《周礼》《易经》尽数破损或者被泡成糊糊,《春秋》不见了,陆念唐苦笑着说道:“这真的是夫子笑我诗书礼易尽毁,春秋让我抛掷脑后。离谱”

陆念唐想着这乱世李唐已亡,北周又立,郭威又似那黄巢,朱温乱臣贼子,可笑这徐知诰却又改姓李,不到百年便历四朝,分了十国,此等乱世江湖人什么道士和尚歪门邪道却也进了庙堂,这书不读也罢,便也统统扔到水里,心如死灰的说着“念唐,念唐,还不如念念唐婉君呢。”

陆念唐只因这《皮子文薮》和《六合纲略》是皮爷爷遗物,便放进怀里。

陆念唐只得去翻看那死去的白衣男子,发现白衣男子筋骨尽碎,已然没了气息,陆念唐看见他手里紧紧攥着那支玉箫竟然死死护在肚皮上,陆念唐摇了摇头心想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忍摔碎这支玉箫,想必是看得比命都重要的物件,只见那玉箫是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玉石坚脆本就不易雕琢,却被工匠钻孔打磨,鬼斧神工。陆念唐见他怀中鼓鼓的有一个包裹里面有三本薄书两封书信用羊皮包着《阳经》《无相诀》《悲风曲谱》,两封书信一封《蒲州赵姑娘亲启沉风敬上》信口被火漆封着,另一封空白信封。

陆念唐看了看这男子也是性情中人,刚欲打开火漆看看给赵姑娘写的什么,突然想到气节二字便又伸手放进羊皮里,但是沉思良久仍是好奇这宁死护着玉箫的人是什么人,便从那空白无火漆的信封拿出那封信上书:

“钟如吾爱,自玉环岛邈仙阁一别,每每念及旧情便隐疾旧伤复发,苦寒病骨已是时日不多,只想再给你奏一曲《悲风》,还你玉箫。我怨你负我,你负我我便负尽天下女子。情之一字伤我如剥皮刮骨,吾仍不悔当初。沉风绝笔。”

陆念唐沉思良久说道:“情之一物,视生死无物,情之怨念,虽死犹寒。算了,我还是不偷看你的信了,冷彻我骨。但是我看你身手倒是不凡,将死之人尚能将这真阳子斗的手忙脚乱,我学学你这功夫若是能飞上这崖顶上,你也有了传人,我若飞不上去,咱俩埋骨一处也算有个依靠。”

陆念唐忽觉得腹中空空,咕咕大叫,正在苦恼之时发现这冰层上冻着一层又一层的鲜果子,心想这定是崖上落下掉进寒潭,寒潭常年结冰,也就将这些鲜果保留了下来,但是转念一想如何取呢,刚要那玉笛,但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既然他这么看重这支玉箫,自己若是在为了饱腹给弄坏了,这便是亵渎,于是在男子身上寻找,搜遍全身无一物,只见男子白靴中有一把短匕首,寒光闪闪刀鞘上刻着《鱼肠》二字。

陆念唐一想这莫非真的是鱼肠剑,看这男子口音和装束自是吴越之地的吴侬软语,若是名门之后也未尝不是真的。陆念唐拔出鱼肠剑却也见得小巧锋利,心想若是大鱼的鱼嘴倒是也能放的下,陆念唐便用鱼肠剑划破冰面取出一个仙果,虽然冻得结实但是甜味十足,陆念唐又刨了一堆的酸枣,板栗,摔碎的柿子冰渣,棠梨,饱吃了了一顿,但是这崖底寒潭似乎能让他感到一丝凉意,陆念唐坐在冰面上打开《阳经》上书“行满三千界,时登意万年。”陆念唐看到阳经竟然是一本高深的内功心法,刚猛至极,调阴济阳阴阳相补。心想方丈说:“你因为吃了这蟒丹阴阳失衡才会冷热失常”。陆念唐虽知好东西却又失落至极,因为他想要一本轻功心法,飞上这崖壁。

陆念唐只好打开《无相诀》,上书“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相之相”陆念唐看完后心想:一般功夫是气先动而形后动,这本书确实教人如何逆练可气随形而动,若比对打之人强便是照虎画猛虎,我现在去哪寻那虎来画。然后又想到男子与真阳子打斗时笔走龙蛇似是写真草书酣畅淋漓,里面又含着高深的剑法,不禁赞叹这男子的斟悟也是当世一绝,若不是为情所困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陆念唐只得打开《悲风曲谱》,虽然自己也懂一些音律,看着箫谱不禁感叹巧妙,心想天下竟有这等奇男子,为情所困成了淫贼,岂不可惜。又似那周公瑾,实在令人扼腕叹息。陆念唐觉得没什么用处只得躺在冰面上沉沉睡去。

陆念唐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方才觉得无聊便又捡起那阳经练起来,直觉内力似是被激发一般暴涨起来,又练了数日竟能一拳将厚厚的冰层打穿,陆念唐见男子躺在旁边实在不雅观便取了他的玉笛将崖底一角的冰面打碎,将男子放进水里,半晌功夫便冻得结结实实,男子后背虽骨头碎裂但是清洗之后面目已然完好如初,隔着冰面看着栩栩如生,陆念唐方觉得这奇男子生的风流倜傥。

陆念唐心中念及唐婉君,不禁黯然神伤,口中念叨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又想到唐婉君应该安全离去,心中深感欣慰,但是却是止不住的想起自己许诺的《踏雪寻梅图》,又想起那“踏雪”黑驹,陆念唐扔掉手中秘籍拿起那本《悲风》,细细的研习起来,思虑数日他拿起那支玉箫,心里念着唐婉君吹奏《悲风》,玉箫比起那竹箫声更加空灵悠远,此曲一出好似呜咽又似悠怨其声悲天悯人,不禁一滴泪水滑落指尖,泪珠沿着玉笛滴在冰面上立时化成冰霜,陆念唐放下洞箫在冰面上用鱼肠剑刻《吴越古谣》: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陆念唐日复一日的练习《阳经》《无相诀》,再也不敢碰那洞箫,只因那《悲风》空灵悠怨,恐被共鸣,相思之痛不似刮骨,却是痛痒之痛。

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陆念唐抬头望了望头顶,一眼望不到崖顶,直觉有丝丝微光照进,似有绿影,心想:怕是已过了数月虽崖底冰寒一片崖上早已莺飞草长,心知早已错过了那科举之日,自己困在崖顶,更不知何时能出去,不禁惆怅叹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