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黑金时代》(19)
救局:第六方进入
与管彪和老梁敲定下一步运作策略后的第二天,陈晓成飞赴香港,参加亚东资源上市庆功宴。原本是该王为民去的,他刚从湖滨市的家里回到北京,需要处理一些积压的要事,陈晓成就代为出席。
他们已经有数天没有会面了。周一的项目论证会由陈晓成主持。他们自己的民海兄弟投资集团主要投资养老产业和房地产,全权交给职业经理人黄远打理,他们的精力主要用于运作私募基金。他们俩各自带领团队看项目,内部管理各司其职,除了工作时间,业余泡在一起的时间大为缩减。方庄社区那家以臭豆腐和红烧肉见长的湘菜馆老板有次见到陈晓成,神神秘秘地跑过来问:“你们哥俩是不是掰了?怎么好些日子没看到你们过来吃饭?要么你带人过来,要么他带人过来,都次数有限,并且你们每次带过来的人都不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我以为你们也散了。”
这句话,让敏感的陈晓成有些不快,他白了老板一眼,带着情绪说:“我们还在共吃一碗饭,谢谢关心,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否则我们不会掰的。”
饭馆老板略显尴尬,随后笑嘻嘻地说:“那就好那就好,你们哥俩创业发展,我可是见证人,我这饭馆十来年了,你们也一起在这里吃了将近十年。原来在我们店里干的一个小姑娘,就是那个苗苗,你知道的吧,河北姑娘,上次她抱着自己的孩子过来,还问到你们呢,问你们还是一起过来吃饭吗?”
说到苗苗还惦记着他们,陈晓成心里涌起一阵暖意。这个姑娘母亲早逝,17岁就出来打工谋生。刚创业不久的时候,有一次晚餐,他们吃着红烧肉、臭豆腐蘸着辣椒酱,喝着保健酒,喝着喝着两人相继喝倒,如果不是苗苗在酒店打烊后守候着,用王为民的手机拨打了同学老许的电话,他们说不一定会在小店度过凄惨的一夜呢。
苗苗也生孩子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晚上,陈晓成在办公室加班,王为民过来了。他把庆功宴请帖递给陈晓成,建议顺道找律师咨询下纳斯达克私有化的问题,他们要咨询的律师恰好在香港,而私有化这事也恰好是陈晓成负责。
王为民说:“上次被我们否掉的项目,环亚集团要出手了,已经签署了框架协议。他们要花67亿收购。当初我们看中的一块资产,我们拿下是13亿,这次崔总花了21亿,如果我们做了倒手就挣七八亿。”
环亚集团收购的是西北拍卖的矿产项目包。他们原本打算由他俩控制的民海兄弟投资集团参与,先小部分低价收购,然后高价卖给环亚集团,但五次讨论都被陈晓成否决了。没想到王为民还惦记着。
刚刚经历过金紫稀土矿竞标案,这个本来跟陈晓成八竿子打不着的项目,现在却与陈晓成紧密相连,就像口香糖,一不小心踩在鞋底,怎么蹭都蹭不掉,还越粘越紧。这件事情一堆麻烦,王为民可别又惦记上西北矿产项目包,那可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啊!
“别惦记了,如果计算上我们刚在香港上市的这家,我们投资的8个项目,3个已经成功上市,两个在排队,另外3家至少有一家可以考虑并购。这样的业绩,打着灯笼也难找吧,我们是非专业人士干出了华尔街级的成绩。”陈晓成站起来,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用御用锦缎包装的马金旺的紫砂壶,递给王为民,说这是乔乔爸爸从宜兴回来,捎给王为民爸妈的礼物。
王为民接过礼物,问:“乔乔爸爸的礼物?你们关系进展如何,是不是快结婚了?”
陈晓成故作轻松:“你觉得我是个适合结婚的人吗?别人不了解,你是知道的。”
王为民耸耸肩:“瞧你这话,我都不好意思收这礼物了,改天我礼尚往来吧。不过,我可提醒你啊,乔乔是个好姑娘,虽然我不管你的私事,但我觉得你不能辜负人家。你心里想什么,我是清楚的,你是时候把过去放下了。”
陈晓成当然明白王为民所指,他一想到那个人,就联想到老梁那摊事,一切肇因都缘于此。真是一错再错,还得不断错下去!
在香港的上市庆功宴上,陈晓成碰到了李欢欢。李欢欢这天穿着深蓝色的礼服,金色的袖扣下面藏着一块去年在瑞士度假时买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他大老远就看到,陈晓成在和内地环保产业的知名券商分析师卢建中聊天。李欢欢端着酒杯,一路穿过胸部高挺、香气四溢的粉嫩肉阵,频频与西装革履的各路精英碰杯。精英们有的聊着大生意,动辄数亿元或者马上要去纽交所挂牌敲钟,有的紧挨着美女说一些带颜色的嬉皮笑话,逗得美女抿嘴压抑着笑声。李欢欢在心里暗骂:一帮浪荡的人,要么像很久没碰过女人了,见到女的就觍着脸紧往前蹭;要么像没怎么见过大钱,一谈到数亿元的交易就提高嗓音,生怕周边的人听不到似的。真正做上亿元生意的,有哪个会在公共场合嚷?不是傻帽就是蠢货!
李欢欢从东边走到西南角,路程短暂却走得比较费劲,挤到陈晓成眼前时额头直冒汗。券商卢建中还算懂场面的人,他看到有人过来找陈晓成,就举杯和陈晓成、李欢欢示意敬酒,随后走开。
李欢欢把陈晓成拉到角落无人的地方:“不是你们王总过来吗?早知道是你过来,昨天晚宴你过来参加就有趣了,‘四大天王’有两个来助阵,还有给华人首富二公子生两个孩子的女星,也从加拿大回来参加了我们的晚宴,白嫩嫩的,大饱眼福。”
“你不怕被狗仔队跟踪?香港这个群体可发达了,一旦被《壹周刊》或《苹果日报》报道出来,再来一个大特写,你那副色眯眯的样子被嫂子看到肯定天下大乱。你千万别跟人说认识我啊。”陈晓成揶揄他。
“哈哈,你就喜欢联想。跟你说正事,借你公司用用怎么样?民海兄弟投资集团也行,你们在江源市的颐养天年养老产业开发公司也可以。我们现在倒腾钱,想再加一两家靠谱的有实力的企业进来,搞一桩大买卖。”
陈晓成明白李欢欢所求。这个圈子,经常有人被拉去站台,言必称某某实力集团的老板,要么出现在地方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上,要么出现在高峰论坛上,要么出现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顾问神仙会上,至于企业被借用,则多半是联合竞标或参与并购。只是,民海兄弟投资集团以及江源市颐养天年养老产业开发公司,还从未被拿出来干这种事情。当然,他们在北京注册的一些小公司被借用了不少。
“我在北京给找家公司吧,不就是需要户头吗?”陈晓成认为这种事情比较简单,没必要搞复杂了。
“不行,需要真正有实力的。拼盘的已有几家,现在需要找有实力有声誉有影响力的,关键是所做的产业看得见摸得着。民海兄弟最好,颐养天年也不错,空壳公司不能太多。”李欢欢靠近陈晓成,几乎贴着耳朵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案子,大公子他铁定要拿下。”然后,他耳语了这家国企的名字。
陈晓成颇为吃惊,原来是北方一家大型国企的附属企业,横跨矿业、房地产、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它的名字如雷贯耳。更为有趣的是,这家国有集团公司下属的“三产多经”企业(即大型国企内部对“三产”和多种经营公司的通称),20多年间创造了一段传奇,在眼花缭乱的改制中,创造了蛇吞象的奇迹,资产超过了母公司。
“打算多少钱收购?这个数字肯定不会小。”
李欢欢右手伸出两个手指。
“200亿?”陈晓成故意报高。
李欢欢摇摇头,面露得意之色。
“20亿?!你们够胆大的,20亿就想收购有数百亿资产的国企?”陈晓成这次真的大为吃惊。
“目前经审计的净资产有400亿左右。保密啊,兄弟!我在全局操盘,所以得借你们的企业用一用,或者你,或者你们王总,可以进入我们的董事会。既可以深度合作,投点真金白银,也可以仅仅象征性合作,你们同样可以出任一名董事。”李欢欢如此盘算。
陈晓成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他知道李欢欢身后的那位势力远非王为民所能比,但如此大的项目非同小可。
李欢欢之所以找上陈晓成,在于他们是“闺蜜”,几乎无话不谈。不过,这次他失算了。
“对不住,如此重量级的项目,我们消受不起。主要原因是,民海兄弟投资公司这个肯定动不得,它投资了那么多公司,作为大股东自然以稳为主。颐养天年是产业园公司,作为经营主体,要考虑未来ipo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件事情,我肯定帮不上忙。”陈晓成思索片刻,和盘托出他的真实想法。
他本能地预感,李欢欢他们在下一盘大棋,收益大,但风险更大。
“你担心什么?风险?我们之前干的几票,哪票失败过?你不看好我,也得看好大公子,圈子里谁不看好大公子?我是想把你们引入我们的能量圈。你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进来的。我们是兄弟,是哥们儿,只要有机会,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李欢欢自然揣摩得到陈晓成的顾虑,他言语恳切,“说句私心话,对王为民而言,与大公子结盟,是他们这帮人所渴望的,我很清楚;对你而言,万一哪天你们散了呢?届时还有大公子可以依靠!”
李欢欢执意拉着陈晓成去见了大公子,这是陈晓成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大公子。
香港尖沙咀。房间是日式风格,榻榻米。中间有张桌子,比地板稍微高些,桌面上放着三个陶杯,一瓶清酒,一个温酒壶,还有几碟小菜,几盘饭卷;桌子下是凹下去的,能放腿。李欢欢和陈晓成都脱了鞋子,只穿着袜子坐在里头。
房门是推拉门,木门,糊纸,两扇门拉开,能看到外面的小庭院。房间里没有灯光,只有门外面的光线照进来,影影绰绰的,有点柔和。
陈晓成小声说:“大公子很讲究。”李欢欢说:“他只有请很近的人才会在这里,平时是在那边的大宴会厅。”
“我沾你的光了。”
李欢欢摇头:“是因为请你才来这里的。说实话,我更喜欢大宴会厅,大酒大肉,大喊大叫,才是美食之道。”
一个声音先于人影传了进来,一个爽朗的男中音飘进来:“我听到有人说我坏话啊。”
大公子推门进来,他是个中年人,个子挺高,但是有点瘦。屋里没灯光,他又是背对着外面光源,看不清脸。
李欢欢和陈晓成站起来迎接,大公子坐到最近的位置上,背对着门。他的脸仍看不太清楚。
大公子作请坐的手势:“坐下吧。”他读出了陈晓成的一脸疑惑,“就坐这儿吧。你们看着我说话,也能看到门外风景。这才是待客之道。”
他们坐下,陈晓成努力辨识着眼前的面孔。
大公子对陈晓成坦率地说:“我不把你当外人,我身体不大好,油腻荤腥少沾,委屈你们跟我一起清汤寡水了。”
陈晓成连连摆手,表示他太客气了。
大公子拿起清酒酒瓶,陈晓成赶紧要接过来。大公子轻轻按下他的手,把清酒倒到温酒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