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同心协力备考 - 皇后她只想辞职 - 长风破孤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3章同心协力备考

自从决定要参考,王彦便迅速采取行动。

她聚集赵贺,霍青松,陆谏之、建方和阿赤等人在南院院子开会商量组成一个学子小组,准备同心协力应对大考。

“赵兄,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王彦略带讨好的语气问赵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三人之中若都水平相当,即使相互学习,其实进步也不会太大,必要有一实力担当作为灵魂人物,这三人组弱一点的才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而赵贺当之无愧是这个小组的灵魂人物。

“子安,你确定要组成这个学习小组?具体学习计划是怎么样的?确定要我当小组带头人?”赵贺坐在杌子上拿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方道。

子安初心是好的,可是他想看子安的计划周不周到。

“早上,寅时起床到卯时结束,这期间在御书阁的朗读间里聚集,然后由赵兄你带头朗读书籍,相互讨论昨日所讲经义,赵兄你做评判;晚上酉时三刻到亥时结束在御书阁的学习间大家稳固自己弱点,加固早上所学知识,根据时事由赵兄出题做一篇策论,在这5个月时间里前2个月我们主攻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后1个月我们学习诏、诰、章、表等;最后两个月主攻经、史等内容。不知这么安排赵兄觉得如何?”王彦把心中计划好的安排说出。

若是学子愿意,御书阁可以24小时在朗读间、学习间点灯的,就是为了给勤学的学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在花园朗读书,主要是这寒冬腊月的,在外面读书不冷死才怪。

学习很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啊?子安要寅时这么早起床啊?”建方张大嘴惊讶道,脸上写满不情愿。

他平时都是寅时前一刻被表兄催着起床的,现在一下子起这么早,他不禁用苦大仇深的眼神望着王彦。

“子安,这样安排那谁给少爷打水啊?早餐又怎么办?”阿赤也跟着道。

他去报考那劳什子会考都是自家少爷拖着去的,他不想过那种天天之乎者也的读书生涯啊。

青松和谏之没有说话。

“子安,看来你需解决好建方和阿赤的问题这学习小组方能成立。”赵贺提醒道,略带威严的眼神看了阿赤,阿赤有些心虚地低下头。

“这好解决。我在这之前已经向董山长申请在备考期间有专门的小厮会帮备考的学子打好水及提供送餐到房的服务,这请求山长昨日已经同意了。”

王彦不打无准备的仗,因此在此前特地把这打水和吃饭问题解决好才把大家聚集过来的。

“子安你这都能解决!”阿赤有些惊讶董山长竟然能同意王彦这个请求,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其他托词。

阿赤不知道,即使王彦不提出申请,董山长也打算把这服务提供给所有备考的学生。

三年一次会考对学子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这次还有书童们参加,这会考将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董山长自然愿意大开方便之门,好让他们能够安心用功读书,好应对来年的大考。

“子安,人家身子弱,起不来那么早的。”建方悄悄走到王彦身边拉着王彦的衣角撒娇说道。

天啊,要他起那么早,这不是要他的命吗?他才不干!

王彦被建方的话惊的外焦里嫩,这这……?

王彦围着建方身子打转,这庞硕的身子说弱没人敢说强健了吧?

看着建方那求助的小眼神,王彦无奈也只能以同样的眼神看向青松。

建方只听青松的话,青松赶紧把建方收了吧。

还好青松给力,感受到王彦无奈地求助,他立马把建方拉到自己身边说道:“子安放心,表弟我负责叫起,明年大考是要事,我支持子安的决定。”

青松真棒!青松真给力!

王彦不由在心中为霍青松这么给力喝彩。

“还有谁有意见吗?”王彦环顾一圈,最后眼神落在陆谏之身上。

“谏之你有什么意见吗?”王彦虽然知道陆谏之向来寡言少语,可是这次硬把他拉到自己这个小队伍来,生怕他不习惯,所以想问问他的意见。

“子安,我一切听你的,绝对配合到底。”陆谏之回应王彦道。

“那赵兄现在看如何?”王彦解决好其他人,又开始游说赵贺当主力军。

“其他人都没意见了,我自然也愿意加入。”赵贺终于开口同意。

“好,我们就从明天正式开始进入备考倒计时,大家一起努力。”王彦握紧拳头做了个努力的手势。

其他人虽然不明白这手势什么意思,但听着王彦的话都点点头。

“对了,陆……兄你家少爷怎么没参考啊?”建方奇怪地问陆谏之。

其实他不太明确自己年龄大还是陆谏之大,毕竟这陆谏之看着比自己小,他犹豫半会才决定称呼陆谏之为陆兄。

“叫我谏之即可,我家少爷家里不需要他参考,所以少爷就没有报名。”陆谏之说道。

子安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他允许对方可像子安一般称呼自己。

“这样啊!你少爷真幸福。”建方羡慕道。

早就听说过慕容公子背景非凡,这现在他书童现在又说慕容公子家“不需要”他参考,这家族该是多么强大的存在啊?

建方想传言果然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

后来大家再商定了一下学习细节,大家达成统一共识后才各自离去。

第二天,除了赵贺和青松外,其他人都是睁得惺忪的睡眼来到御书阁开始进行学习。

王彦果然没有选错赵贺当领读人,他第一声便操着那振聋发聩的声音直接把大家从朦胧中叫醒,然后又用着那熟悉的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把大家带着一起读书,极富有感染力,王彦他们不自觉地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朗读诗句起来。

大概读书一小时后,大家口干舌燥,声音都不自觉变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