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第一天当皇帝?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吃不起肉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99章第一天当皇帝?

第399章第一天当皇帝?

“陛下我们敬爱你呀!”

“天无二日,陛下就是我心中最亮的太阳呀!”

“陛下的恩情还不完,陛下的功绩比天高,陛下的恩情比海深!”

“忠诚!”

平州港——如今已经正式更名为“唐州港”,因为附近有座小山包,又被民间称为“唐山港”——锣鼓喧天,欢声雷动。

百姓都自发地涌上街头,欢庆胜利,喜迎陛下回到他忠实的首都。

真个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不仅唐州城几乎全城出动,在欢庆的人群中,甚至不乏居住在帝国边疆的铁杆明粉。

他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共襄盛举,一睹偶像的英姿。

“他们这是……”

李世民凭靠着船栏,望着岸边疯狂人群,眼神有些呆滞。

他当年凭一己之力驱除鞑虏、终结东汉末年以降的乱世、开启一个崭新盛世的时候,百姓的拥戴程度还不及这儿的十分之一。

身为顶尖的政治动物,在钦佩好大儿李明取得的巨大人望之余,他下意识地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眼前的景象实在太夸张了,已经不仅仅是“拥戴”的程度了。

理性而论,这场战争并非没有给大明民间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奔腾的油价就是一例,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完全是李明的独断专行导致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然而,大明百姓似乎对陛下一时兴起造成的生活不便不以为意,仍然狂热地拥护着他的一切决策。

这已经不是理性的行为了,简直有点向“斜教”发展的趋势。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将视线从喧闹的港口挪开,双眼直视身旁的小儿子。

李明无辜地耸了耸肩膀:

“我不知道啊,大约是报纸上恰好刊载了我回城的时间和地点了吧。嗐,那群无孔不入的记者,我回去得好好说说裴行俭那小子……”

“别打哈哈。我问的是,你……对你的人民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疯狂地支持着你?”

李世民表示,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和谁唱聊斋呢?

经历了春秋战国和南北朝大乱斗以后,皇帝早就跌落神坛,从“天之子”蜕变成了“兵强马壮者为之”的竞争上岗职业。

老百姓对一个皇帝能拥戴到“脑残”的程度,这不正常。

李明继续满脸无辜地吟唱着:

“很惭愧,我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在辽东两三年,我也没有干别的,大概三件事:均分田地、整顿吏治、鼓励工商……”

“别跟我打哈哈。你以为这些工作我在我的任上没有干过?”李世民直接打断对方的长篇大论。

他面有愠色,觉得这小家伙看扁了他,把他当成房玄龄、长孙无忌之流哄骗。

都是当皇帝的同行,这其中的诡异,谁瞒得过谁啊?

“我甚至还亲手终结了乱世,而你却是开启乱世的那个。可为什么人民却独独对你这么喜爱,远胜于我?”

不愧是唐太宗李世民,政治嗅觉不是一般的敏锐,比天下第一能臣还要高出一个层次。

平心而论,将老李和小李作对比,文治确实略逊一筹,但武功不好说。

虽然小李用“斜教”精神阉割了北方诸蛮,算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方的最大边患。

但是老李直接暴力一拳打散了突厥汗国,一扫五胡十六国以来、汉民被北方游牧长期压制的阴霾,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意义更大。

父子双方直接对垒,虽然以李明大获全胜而告终,但这并不能证明李明的武功必然强于老父亲。

毕竟李世民是在政治、经济、兵力、补给全面被动的不利条件下,在身体罹患重疾的情况下,顶着满身debuff,硬抗李明、李靖两路精兵的暴力轰入。

最后逼得对手不得不出奇招,玩了一手旱地行舟,才最终获胜。

这很难说不是一种虽败犹胜。

因此,双方在民望上的巨大差距是没有理由的,他老李何曾这么风光过?

那小子一定试了盘外招!

眼看没法打哈哈蒙混过关,李明压低了声音:

“没做别的,只是将我做的好事,比较‘充分’地传达给了我的人民而已。”

李世民听得眉头一皱:

“报纸……你是在利用报纸,巩固你的统治?

“这就是你搞长安报社,以及其他诸多报社的根本目的吧?”

虽然“洗脑”这个词还没有诞生,但是古代的君王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不知道舆论和宣传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就有系统性法律限制民间出版物了,老李自己就在《贞观律》里规定了哪些书籍不得出版了。

小李的那点花招,逃不过老一辈艺术家的眼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