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诚实货币的最后抗争(3)
3月12日,在另一份备忘录中,罗斯托写道:
总统先生:
我对比尔·马丁(美联储主席,刚参加完巴塞尔会议)的理解是以下几点:
1.对于黄金价格的变化,英国人和荷兰人可能赞同这种选择(保持黄金互助基金)。德国人犹豫不决。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人强烈反对。
2.他们达成了协议,大家追加5亿美元的黄金并以承诺另外5亿美元来保证基金的继续运转(以目前伦敦市场黄金的损失速度来看,这些黄金只能支撑几天时间)。
3.欧洲人意识到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非常不愉快的选择。他们准备不得已时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让黄金随行就市。
4.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国务院、美联储和总统经济顾问们忙了一整天来考虑一旦我们宣布关闭黄金互助基金后,各国以后如何协调。
5.我们还不知道约福勒(财政部长)和比尔的个人观点。我们会在今晚或明早与他们交换意见。
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离真相到来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3月14日,在黄金问题上,罗斯托进一步报告:
您的高级顾问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1.现在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希望事情能有好转。
2.我们这个周末需要在华盛顿召开一个黄金互助基金参与国的会议。
3.我们将讨论:黄金在过渡期间的规则,使金融市场保持运转的措施,加紧推行特别提款权政策。
4.在过渡期间,我们将对官方央行美元持有者按原价兑换。
5.如果不能达成任何协议,我们将中止官方美元兑换黄金,至少暂时如此。然后召开紧急会议。
6.这将可能使世界金融市场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混乱,但这是唯一能迫使其他国家接受一个长远方案的办法。我们一致认为让黄金价格上涨是最糟糕的后果。
您现在必须下决心是否立即关闭伦敦黄金市场。[16]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挽救不了黄金互助基金破产的命运。1968年3月17日,黄金互助基金计划终于寿终正寝了。伦敦黄金市场应美国要求关闭了整整两个星期。
在美联储黄金大战惨败的同时,越南战争的情况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68年1月30日,越南游击队对南越30个省的省会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甚至占领了西贡境内的一些重要目标,顺化古都也被攻陷。
基辛格认为,这次进攻虽然北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是北越的最大败笔,游击队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飘忽不定的打法,而集中主力与美军打起了阵地战,在美军优势火力之下,游击队伤亡惨重。如果美军对业已失去了游击队掩护的北越主力部队进行大规模进攻,越南战场的前景可能会有根本改观[17]。让基辛格扼腕长叹的是,约翰逊放弃了这样一次机会。此时的约翰逊在金融战场上的惨败,已经使他丧失了坚持越南战争的底气。
伦敦黄金市场的惨败,让美国的决策精英们陷入了全面恐慌,坚持金本位的保守人士与要求废除金本位的主流派产生了激烈争论。但双方都认为在如此混乱的金融局面下,越南战争该收场了。
于是,美国的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发生根本转变。1968年2月27日,克朗凯特(waltercronkite)“预言”美国将会失败。《华尔街日报》质问:“事态是否已经弄乱了我们原先可驾驭的目标?如果还没有准备好的话,美国人民应该准备接受越南事件的暗淡前景。”《时代》3月15日说,“1968年已使得美国人觉悟到,在越南获胜,或甚至只是取得有利的局面,已经不是(美国)这一世界强权力所能及的了。”这时,“熟睡”已久的参议员们也苏醒过来,富布赖特议员开始质疑:“政府有权不经过国会同意就扩大战争吗?”曼斯菲尔德则宣布:“我们在一个错误的地方,从事一场错误的战争。”
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宣布对北纬20度线以北地区中止轰炸行动,他还表明不再增派大量军队前往越南,并宣称“我们在越南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消灭敌人”。他还宣布放弃竞选连任总统。
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