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次元穿越
罗星宇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独自徒步在丝丝细雨之中。他穿过城市的街道,来到了港口,登上一艘前往太平洋沿岸的轮船。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在1943年10月28日,美国海军在费城宾西法尼亚水域进行了一项神秘而惊人的实验。他们试图利用高科技手段,让一艘军舰在人们眼前消失不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形”。
这项实验被称为“费城实验”,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理论。在爱尔德里希号驱逐舰中,科学家们启动了强大的高能电磁脉冲,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军舰本身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引发了周围环境磁场的剧烈变化。
而罗星宇的破局计划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对这段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他相信,通过巧妙地操控磁场,有可能实现次元穿越,进入另一个时空维度。这个想法虽然看似荒诞,但却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
随着轮船缓缓驶向太平洋,罗星宇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他站在甲板上,海风轻拂着他的脸庞,带来咸涩的味道。远处,海浪此起彼伏,不断拍打着轮船,溅起白色的浪花。天空中,白云悠然自得地飘荡着,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在沿海的大型实验室边上,李印黎为他安排的科研人员已在此等候多时。
罗星宇踏上码头,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气氛。实验室的建筑高大而威严,墙壁上镶嵌着巨大的玻璃,透露出内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科研人员们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忙碌地穿梭在实验室中,他们的脸上透露出专注和专业的神情。
“你就是罗教授吧!”一位领头的科学家走上前向罗星宇问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方媛。”
罗星宇回了声招呼,然后询问道:“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那是当然!”方媛自信地说。
她带领罗星宇走进实验室,内部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巨大的实验台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每一件都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墙壁上挂满了科研成果的展示板,展示着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突破和成就。
“特斯拉线圈、大量的电力,以及外面的那艘驱逐舰等等,足够了。”罗星宇的目光在四周扫来扫去。
特斯拉线圈的银色金属外壳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巨大的线圈缠绕在一起,仿佛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大量的电力通过粗壮的电缆输送到特斯拉线圈中,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是巨龙的呼吸。
驱逐舰停在实验室外,巨大的舰体如同一只沉睡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它的钢铁外壳反射着阳光,显得格外威严。
罗星宇走到实验台前,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件仪器和设备,确保它们都处于最佳状态。他的手指轻轻触摸着仪器的按钮和旋钮,感受着它们的质感和温度。
“现在……就开始吗?”方媛站在罗星宇身后,小心翼翼的询问。
“先准备一下,实验马上开始!”
另一边,汪文浩乘坐电梯来到了地下400米,这里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锦屏地下实验室。
电梯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的走廊,墙壁上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像一条正在流动的能量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气息。
汪文浩踏出电梯,脚下是坚硬的地板,发出轻微的声音。他的目光扫过四周,看到了实验室的入口,那里是一道厚重的金属门,门上刻满了复杂的符号和图案,仿佛是一道通向未知世界的门户。
走进实验室,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汪文浩不禁打了个寒颤。实验室内部的温度极低,墙壁上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霜。
巨大的实验设备整齐地排列在房间中,它们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等待着汪文浩的到来。
该实验室利用锦屏山隧道的有利条件,在隧道内建设了一个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实验空间。
锦屏地下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暗物质探测、中微子实验、岩石力学等。实验室的深度和低放射性环境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暗物质探测方面,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了多项实验,旨在寻找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些实验利用了各种探测技术,如低温探测器、液氙探测器等。
中微子实验也是锦屏地下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微小的质量和极强的穿透力。通过在地下实验室中进行中微子实验,可以研究中微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探索宇宙的奥秘。
汪文浩打算在计划前期将中微子进行武器化,后期再着手研究暗物质,不过他估计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未来的破局者不知是否能接下这一重任?
不同于罗星宇那边,这里只寥寥几人,其余的人烟还都是警卫以及照顾汪文浩的生活起居的人,即使他对李印黎将军表示过自己并不需要。
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极小的质量和几乎不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这使得它们在穿过物质时几乎不会受到阻碍,因此很难被探测和控制。
如果攻克了对应的难题,中微子武器应该可以在约200年后成为行星级别的武器。
中微子本身并不携带大量能量,要将其转化为具有破坏力的能量形式,需要极其强大的能源和复杂的技术手段。
汪文浩独自坐在实验台前的椅子上,在纸上写起了各种物理学公式。他想到这需要一种方法来聚焦和压缩中微子的能量。可以通过特殊的装置或技术来实现,例如使用强大的磁场或引力场来束缚中微子,并将其能量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
他连忙将此种方法记录在了本子上,笔墨很快就消掉了一部分。
汪文浩的脑海中开始构建出一个复杂的科幻装置。
汪文浩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这个科幻装置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为人类带来无尽的可能。
他连忙起身,匆匆走出这个小房间,快步来到实验大厅。他叫来了门口的警卫,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有什么事情吗?汪教授?”警卫不敢耽搁,急忙跑步进入实验大厅。
“李将军最近有空吗?”汪文浩急切地问道。
“他已经不再担任将军职务了,现在的职位是首长。目前的将军是原来的夏林杰局长。李首长近期工作繁忙,如果你有事情,可以直接找夏将军。”警卫回答道。
“这样啊……”汪文浩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说道,“那好吧,请你去告知夏局,我在实验大厅这边需要一个巨大的磁场包裹住的中微子实验装置。另外,这里的灯光也需要重新装修一下,光线太暗了,可能会对我们今后的实验产生不良影响。”
“好的。”
“太平洋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而马里亚纳海沟及其周边区域,也可能存在着尚未被完全发现和开发的特殊资源。”罗星宇说道,“估计当我们成功的时候,那片海域一定会有很多生物死亡,毕竟它们没有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方媛等人搭建起庞大的特斯拉线圈,驱逐舰停泊在其周围,巨大的电力被注入线圈中。
一群身着电磁防护服的科研人员登上了那艘驱逐舰。
在实验室里,罗星宇和方媛反复尝试着不同的方法,但始终无法突破次元穿越所需的磁场强度。面对这个困境,罗星宇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太平洋沿岸的特殊地质结构来增强磁场效应。
罗星宇的研究团队对太平洋沿岸的地形、地质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结合特斯拉线圈的特性,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方案。
这套方案包括了能量传输、磁场控制、时空扭曲等多个方面的技术难题,但众人凭借着深厚的科学知识和创新精神,逐一攻克了这些难题。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星宇等人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中。他们需要制造大量的设备和器材,调试各种系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专家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经过漫长的等待,半年后,终于迎来了实验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