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李元景献城
“这个时候往往人才能跟人动手,可是你别忘了这根基一共才十几年。一个人真正成名大概也就是三十岁左右,那个时候才一共二十多年的根基。如果是子鱼这样练就特殊武功的高手,那十几岁就可以闯荡江湖了。”“这样的高手真正休息到一百年的时候,也就是110岁的时候。那是一个什么样子?谁敢想象?”
一百一十岁……那不就是登萍度水吗?
尤其是李钲和独孤子鱼等人这样的才俊。他们现在的武功就已经是天下之间难逢敌手了。
如果是百年之后……简直难以想象。
至少狄仁杰想不出来。
“好吧,我承认。可是你们也得承认这万军之事的确不可挡。”
“我早就已经承认了。”
众人一番大笑。
可是笑过之后,又该想想接下来怎么办?
“接下来?这就简单多了,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坐等李元景自己过来投降。”
“怎么可能?”
狄仁杰的这个推断让众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狄仁杰却微微的笑着对众人摆了摆手。
“大家得注意一下啊,真正能够让李元景投降的并不是今天的一番攻打,而是这一番攻打之后所出现的这些场景。要知道,她这个人可是个最会享受的人,他走在大街上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城池富饶。如今呢?一场乱战下来,家家有伤病,户户有哀嚎,走在大街上连个人都看不见。刺儿,你说李元景会怎么想?”
狄仁杰指了指刺儿。
“他所想的肯定就是投降。”刺儿说的非常笃定。
这个结果李钲不但能够听到,而且还能够从袁守城和狄仁杰在脸上看到。
他就不明白了,这些人怎么会这么笃定李元景一定会投降呢?
其实李钲是不了解这个叫做李元景的叔叔的。
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实际上是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渊睡了隋炀帝行宫当中的两个宫女。
无论是按照哪朝哪代的法度,这行宫当中的宫女就等于是皇帝的女人,等于是李渊睡了隋炀帝的女人。
这是得了的事儿?
所以在那个时候李世民就鼓动他父亲起兵,因为哪怕不起兵,这也是死罪,而且是满门抄斩的死罪。
结果李渊太原起兵终究打下天下,成就了一番帝王霸业。是从来也没有人问过那两个被睡了的宫女在什么地方。
她们两个实际上就进入到了李渊的后宫之中,李元景就是其中一个生下来的。
所以可见的是李渊非常宠爱这两个女人,那么也非常宠爱自己老来得子的小儿子。
所以李元景刚刚懂事的时候,三个哥哥就已经打下了这个天下老爹,就已经登卫成了皇帝。
他从小是看着太原市的车水马龙,然后长大之后又看着长安市的一派繁华,等到人到了中年之后他又被封到的最富饶的一块荆襄之地。
其实李世民为了就是让这个小弟弟富贵一生算了。也算是了解了他和父亲之间的一场恩怨。
可是李元景看起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儿,他听的故事太多了,看到的战争也太多了。他自以为自己和李世民的能耐差不多,反正都是高祖皇帝的儿子能差多少?
尤其是在李世民死后,李元景在李恪的帮助之下,甚至都已经被扶持为未来的皇帝了。他就真以为自己跟李世民一样天下无敌了。
更何况他在暗中还收拢了一群能人异士之后,就更觉得自己和李世民差不多了。仿佛他手底下的人,个个都是秦琼,尉迟恭一般的勇士。
可是如今呢?
铅华洗净之后一个人更容易看清自己,但是也更容易看轻自己。
一个人落魄的走在大街上李元景还从没见过如此景象的雍城。本来应该是繁华的街道,但现在这街道上面躺的全都是受伤的人。
那流出来的血让整个大街都变成了一片红色。
本来应该是到处充满了商家,可是现在家家闭户根本没有人开门做生意。
李元景自己读不出来,本来想去酒楼上喝口酒,可是他走到酒楼前才发现酒楼已经关门了。最讽刺的是酒楼关门之后还是被打开了,被李钲那边的箭雨射开的。
大门千疮百孔,里面充满了箭矢。
李元景站在门口欲哭无泪的,看了半天之后只能慢慢的转身走了。
“远景王爷,侄李钲拜上。君自以为身边有能人无数可以纵横天下,然君这眼光实在不容恭维。今日这战我只动用了五分之一的兵马,阁下就已经惨败如斯。等到明天我大军一动阁下便只能血肉模糊了。谁知道你是死于流失还是死于乱刀之下。不如及早开门,回归长安受审,轻一番呵斥也就罢了尚可做个富家翁。重也就是监禁之日而已,最少苟活于世。思之念之,望审时度势。”
李元景今天早上看了这封信之后只想哭。
他哪里想得到这打仗原来是这个样子。他心里面恨恨的是这帮人怎么这么凶起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他更是烦,凡自己手底下的这帮人只是一帮无能之辈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一个人都没有。
投降吧,就像是李钲信中所说的那样。投降也只不过就是被削去爵位而已,他总归也是大唐皇室之后就算是亏待他,能亏到哪里去,也要比一般的富家翁强很多吧。
李元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天空脑子里面是这么想的。
等到他回到府上之后,又看到那一帮跟着他的所谓能人异士正在喝酒。
他也就只剩下感叹一声了。
这些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现在他不容易了,这帮人还依然在吃香的喝辣的。这个实在是太……
算了,投降了吧,总不能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