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心态决定气场,内心强大的人气场也强大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 牧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章心态决定气场,内心强大的人气场也强大

第5章心态决定气场,内心强大的人气场也强大  心态决定气场,气场决定命运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似乎他们就是比别人过得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辛苦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

不少心理学家发现,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秘密就在于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心态是气场的基础,心态的好坏决定着气场的强弱,而气场的强弱又跟人的命运有着直接的关系。

很多年前,在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着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幸运些,被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则被卖到穷困的菲律宾。

过了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团聚了。此时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子孙中有些承继衣钵,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

而弟弟呢?他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数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兄弟俩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兄弟聚头,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不敢有更高的奢望。”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财富。弟弟却说,初到菲律宾的时候,只能做些低贱的工作,但慢慢发现当地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去做他们放弃的事业,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以上是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有两位年届70的老太太,其中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准备后事的东西;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练习登山,登的山有几座还是世界有名的。后来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

70岁开始练习登山,这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一个人如果思想很积极,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维方式、最乐观的精神和最成功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引导支配的。

有些人总是抱怨他们现在的悲惨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相反拥有怎样的人生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乐观的人有超然而镇定的气场

对气场来说,乐观很重要吗?也许德国人威尔科克斯说得对:“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是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

乐观不用钱,但经常能帮人赚到钱。一位美国的投资者说:“那些股票一夜之间成为一堆废纸却依然可以保持笑容的人,我喜欢他们,不仅因为他们可以看透股市投资的本质,更是因为他们超然而镇定的气场!”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困难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面对再好的机会也只能看到那些让自己头痛的“危险”。一个成功者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乐观心态。乐观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它是一种高贵的符号,代表了一个人面对不同处境时可以达到的境界。

美国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一点也不亚于1929年那次惊天噩梦,股市跌得很惨,经历了所谓的黑色星期五,亚洲股市的黑色一周,所有人都在哭的时候,却唯有一个人在昂首微笑,那就是荣登世界首富宝座的股神沃伦·巴菲特。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美国富豪四百强榜”,巴菲特个人净资产在33天内增加80亿美元,重新登上首富宝座,他打破了比尔·盖茨保持了15年的首富纪录。

微笑,乐观,无论现状多么糟糕,都对明天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是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在他身上有一种乐观的气场,他总是能够在垃圾堆中发现金子,就像他当年收购《华盛顿邮报》、决定投资吉列剃须刀时一样。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帆船航向与命运的舵手便是自己。有的帆船能够乘风破浪、逆水行舟,而有的却禁不起风浪的考验,过早地离开大海,或是被大海无情地吞噬。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不在别的,而是因为舵手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前者被乐观主宰,即使在浪尖上也不忘微笑;后者是悲观的信徒,即使一点风浪也会让他们胆战心惊。一个人是面对困境闲庭信步,还是消极被动地忍受人生的凄风苦雨,都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以哭脸相示。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也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悲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问题,就要受苦;有了问题,就有可能陷入不幸。”即使一点点挫折,他们也会千种愁绪、万般痛苦,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一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形容的“不幸的人总觉着自己是不幸的”。悲观主义者用不幸、痛苦、悲伤做成一间屋子,然后请自己钻了进去,并大声对外界喊着:“我是最不幸的人。”因为自感不幸,他们内心便失去了宁静,于是不平、羡慕、嫉妒、虚荣、自卑等悲观消极的情绪应运而生。是他们自己抛弃了快乐与幸福,是他们自己一叶障目,视快乐与幸福而不见。

乐观主义者说:“人活着,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能获得幸福。”他们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品尝到甘甜,因而快乐如清泉,时刻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快乐和痛苦之分,快乐和痛苦是我们对它的感受,是我们赋予它的特征。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处于何种境地,而在于他是否持有一颗乐观的心。

对于同一轮明月,在泪眼蒙眬的柳永那里就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而到了潇洒飘逸、意气风发的苏轼那里,便又成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一轮明月,在持不同心态的人眼里,便是不同的,人生也是如此。

上天不会给我们快乐,也不会给我们痛苦,它只会给我们生活的作料,至于会调出什么味道的人生,那只能在我们自己。你可以选择一个快乐的角度去看待它,也可以选择一个痛苦的角度,如同做饭一样,你可以做成苦的,也可以做成甜的。所以,你的生活是笑声不断,还是愁容满面,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还是缩手缩脚、停滞不前,这全不在他人,都在你自己!

逆境是锻造气场的一所好学校

有人说,一个人的气场强,他的能量就大,遇到困难也能轻易化解。事实上,困难就是困难,跟气场的大小强弱没有关系。所不同的是,气场弱的人把困难当成了灾难,想方设法地躲避它;气场强的人把困难当成机遇,迎难而上去解决它。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

天神西绪弗斯因为在天庭犯了法,遭到宇宙之神宙斯的惩罚,被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宙斯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绪弗斯都费很大的劲儿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当他回家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绪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绪弗斯不得不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受苦受难。西绪弗斯每次推石头上山时,其他天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但西绪弗斯不肯认命,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他的责任,只要把石头推上山顶,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他的事。

所以,当西绪弗斯努力地推石头上山的时候,他心中显得非常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有希望。

宙斯对西绪弗斯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让他回了天庭。

把困难当做机遇,把命运的折磨当做人生的考验,面对今天的苦楚寄希望于明天的甘甜,这样的人,任何困难也难不倒他。

人的一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无尽的烦恼;既有波澜不兴的坦途,也有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当苦难的浪潮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唯有与命运进行不懈的抗争,才有希望看见成功的曙光。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是锻炼人的意志的最好的学校。与苦难搏击,它会激发你身上无穷的潜力,锻炼你的胆识,磨炼你的意志。也许,身处苦难之时你会倍感痛苦与无奈,但当你走过困苦之后,你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正是那份苦难给了你人格上的成熟,给了你面对一切无所畏惧的能力,以及与这种能力紧密相连的面对苦难的心态。

苦难,在不屈的人面前会化成一种礼物,这份珍贵的礼物会成为滋润你生命的甘泉,让你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不会轻易被击倒!

朋友,你一定见过瀑布吧!美丽的瀑布迈着勇敢的步伐,在悬崖峭壁前毫不退缩,因与山崖的碰撞造就了奇观。有谁能说,这不是生命的美丽呢?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活法

人的气场很有意思。比如,你走在街上,远远看见两个同龄人向你走来,他们都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只不过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白领,让你去区分谁是学生谁是白领,相信八成以上的人都不会猜错。你不一定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能感觉他们存在细微的差别,如果再和他们一交流,那就百分之百可以辨识出来了。两个人之间存在的这个差别就在于气场。

人长期处在一种气场之中会觉得很不舒服,都想脱离这种气场。例如,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努力把自己包装得成熟、稳重,希望早日适应社会。女生学着化妆、穿高跟鞋,学习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装自己,而男生则用合身的西装、好的手表,学习在社交场合逢场作戏来包装自己。可在有社会经验的人来看,他们越是努力遮掩学生气场,越是显得稚嫩。直到他们步入职场以后,又想念起学生时代的日子,感觉岁月的流逝和职场的打磨让人觉得时间快得让人揪心,他们又穿起学生时代的服装,戴起了卡通表,一听到别人说自己看起来不到20岁就会很开心。可不管怎么改变自己的外表,气场是不会改变的,他们已经成了一个身不由己的职场人。

与其这样变来变去,为什么不试着顺其自然呢?

《淮南子》中的一个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有一位住在长城边的老翁养了一群马,其中有一匹马忽然不见了,家人都非常伤心,邻居们也都赶来安慰他,而他却无一点悲伤的情绪,反而对家人及邻居们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惊愕之中都认为老人是因失马而伤心过度在说胡话,便一笑了之。

可事隔不久,当大家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时,老翁家丢失的那匹马竟然又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一匹漂亮的马,家人喜不自禁,邻居们惊奇之余又十分羡慕,都纷纷前来道贺。而老翁却无半点高兴之意,反而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唉,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件坏事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都以为是老头给乐疯了。

果然不出老翁所料,事过不久,老翁的儿子便在骑那匹马时摔断了腿。家人们都挺难过,邻居也前来看望,唯有老翁显得轻松自在而且还似乎有点得意之色,众人很是不解,问他何故,老翁笑着答道:“这又怎么知道不是件好事呢?”众人都不解其意。

事过不久,战争爆发,所有的青壮年都被强行征集入伍,而战争相当残酷,前去当兵的乡亲,十有八九都在战争中送了命。老翁的儿子却因为腿跛而没能当兵,他因此幸免于难。

这个故事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老翁的高明之处便在于明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能够做到对任何事情都想得开、看得透,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是一种很实用的处世哲学。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