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唐庆国回到镇上,车还没停稳呢,就收到市里呼他的消息。他停好车,急忙进屋回电话。
电话里跟他对接的人询问他前期工作筹备得如何,什么时候能去市里正式开始建厂。
茶叶原料问题已经交代了唐庆德;资金方面虽然贷款还没放下来,不过手上已有的资金已经可以先开始建厂了。
唐庆国跟对方约好了再过两天就去市里。
挂了市里的电话,接着联系两个技术员。
唐庆国打电话,李秀英在旁边听着。等他说完挂了电话,两人对视一眼,顿觉压力倍增,有一种大战即将来临的感觉。
“后天就又要去市里了,”唐庆国先开口,“这回去估计得待很长时间,市里的人希望赶在春茶上市之前能达到投入生产的状态。”
“嗯,去呗,”李秀英道:“家里我忙得过来,现在只需要管一个批发部,爹妈也能帮忙,你到了市里有事打电话就成。”
“那我先去收拾一下行李。”唐庆国说着往楼上走。
李秀英在后面叮嘱,“证件存折那些都要收好放好了,还有铺盖衣服和洗漱用的。”
“知道了。”
唐庆国上了楼,李秀英让两个老人帮看着店面,自己要出门一趟。
不是赶集天,基本上没有来批发的人,只偶尔会有几个人来,买些零碎的东西,让老人看一下店完全没问题。
李秀英挎了一个篮子,要去街头买菜,她今天要买些好吃的回来。
唐庆国建厂就要开工了,明天得做一桌子好菜,一家人好好吃一顿,算是开工仪式。
她不知道“仪式感”这个词,但是每次家里有重要的事情时,却都少不了举办一个小仪式。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习惯,反正她觉得这很重要。
……
第二天下午,唐庆国哪也没去,跟李秀英两个人在厨房里忙活。
除了晚饭要做丰盛一些之外,又要给唐嘉木他们做一些好吃的,让唐庆国明天带去。
晚饭比平时要早,街对面楼房房顶的影子刚遮过唐庆国家一层的批发部,二层饭厅里还撒进来一片夕阳,饭桌上就摆上了菜。
吃饭前,唐庆国还呼叫了唐嘉木的寻呼机,提前告诉他明天就要去市里开始建厂,到了市里会再联系他。
菜做了不少,但两个孩子没在家,也就四个人吃。倒满了饮料,四个人干杯预祝唐庆国办厂顺利。
两个老人话不多,只叮嘱了几句唐庆国凡事小心一点。他们对儿子虽有担心,但更多的还是信任。
只是李秀英担心的事情比较多,很多细枝末节的事都要给唐庆国说一遍,生怕漏掉了一两样。
唐庆国不嫌她烦,“秀英你就放心吧,有啥事我都会给你打电话的。每隔二十来天我还得安排时间往家里进一趟货。自己有车也方便,几个小时就到家了。”
要进货就得把小货车也开去市里,唐庆国让两个技术员来镇上,一同去市里。两个技术员帮他开吉普车,他自己开小货车。
上午从县里来的中巴车一到,三个人就开着车往市里去。
……
市里接头的人早就等着唐庆国他们了,车直接开到了约定的地点,连住宿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好了。
厂址也是规划好了的区域,他们只要去挑一块地就行。
另外还有一个临时的办公地点,里面配了一个座机,唐庆国第一时间呼了唐嘉木。
唐嘉木收到消息时还在上课,他赶在课间休息时到学校小卖铺回电话。
电话里唐庆国道:“阿木,你星期六来一趟,你妈给你们做了好吃的,我带来了,你过来拿走。我这边比较忙,怕没时间送过去了。”
父亲说的地点是市政府规划的一片新区,但离学校也不远,他骑自行车半小时就能到。
到了星期六,唐嘉木一早就来到唐庆国他们工地。
他跟唐庆国大体了解了一下情况――根据规划,这一片区不仅仅要做茶叶加工厂,政府也打算引进别的产业。目前已经在建的厂子都是有人报了名并且筹够了资金的,会根据资金到位情况陆续跟进建设。
厂房有不同规格,根据评估的规模分配。唐庆国他们资金不算多,厂子自然也不大。
唐嘉木发现暂时也不用自己帮什么忙,顶多偶尔给一点建议什么的,他对父亲道:“小厂也有小厂的好,方便管理,质量也好把控。关键是技术问题一定要严格,只要生成出来的茶叶品质好,就不愁卖。”
唐庆国很认同这一点,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安排了技术培训,加上你那两个做技术的叔叔也有些经验,我们也打算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又要开始很辛苦了,唐嘉木对父亲道:“爹,您一定要注意身体,每天要休息好。”
唐庆国道:“辛苦点也没事,再辛苦还能比以前种田种地辛苦啊?”
“那可不一定,只是不同的辛苦方式罢了,反正您多注意身体就是。”唐嘉木再次强调,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因为过于劳累而生病。
“好,我会注意的,放心吧。”唐庆国见儿子一脸认真,保证道,“虽然我也在市里,但以后可能也很难有时间去看你们了。厂子要在三个月内建好,这段时间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市里安排了很多培训课,一天到晚都要忙。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小颖还有小芹你当哥的就多照顾照顾他们。”
唐嘉木道:“爹您忙您的,我们有时间就来看您。骑车快得很,一会就到。”
唐庆国看了看自行车,伸手去掏衣兜,“上次忙着说事情,都忘了,买了自行车,你们生活费不够了,我再给你们点。”
这次唐嘉木死活也不要,“生活费还很充足呢,我和小颖算过了,不够也不会买自行车的。您以后生活费少给我们一点吧,现在正是急用钱的时候。”
他不要唐庆国也不勉强,“以后再买自行车这样的大件的时候要跟我说,我另给钱,别从生活费上扣,你们学习紧,又在长身体,生活费不能省。”
上辈子家里穷,唐嘉木兄妹其实挺节约的。不过现在,虽然家里欠了几十万,但唐嘉木还挺赞同父亲的说法的。
至少不能因为节约把身体搞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