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称帝
曹夕自小就心地仁善,喜欢接济难民、流民,尤其是一些没有自保能力的孩子,那些孩子跟曹夕差不多大小,曹夕总说看他们可怜,想收留他们。
曹操觉得女儿心地良善,怜贫惜弱,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一个女儿家,这样子看起来更惹人怜爱,左右曹家也不缺那口吃的,还能搏一个好的名声,也就随着女儿去了。
到医学院和医馆建起来以后,曹夕手里的钱财越来越多,她自己还建立了天香楼,创出了炒菜,据说每日的盈利都能跟军费比肩了。
曹夕拿着手里的钱财接济着越来越多的难民,收养越来越多的孤儿,那时候曹操也只觉得这是给曹家搏了好名声,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群难民孤儿罢了,能做什么?
尤其是那些孤儿,最多组织起来做一支私兵,几千人罢了,哪个世家大族还没个几千人的私兵了?他这个宝贝女儿平时跟着自己出门,自己少说也要给配上几千的虎豹骑的,一群私兵养就养了,无伤大雅。
可他从未想过,曹夕竟然能将一群孤儿养成比世家大族子弟还要厉害的官员。把个大汉治理的井井有条,让所有大汉的官员都跌破眼镜。
曹夕为什么要针对性的培养那么多孤儿?只是随手教导吗?曹操可不信,他可没忘了这个女儿在六岁的时候就偷了自己的虎符,瞒着自己调兵遣将,料敌机先,直接把张绣打的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
这样一个智计超群的女儿,身边还有郭嘉教导,培养这些孤儿恐怕是早有预谋,早就料到了有夺嫡的一日,而她一个女子,为了坐稳这个位置,所以培养了这么多女子,出仕为官,好让这些人支持她,稳固她的位置。
曹操心下一凉,原来他以为聪慧孝顺,委曲求全的女儿,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她是早就盯着自己那个位置了啊!
曹操有些寒心,又有些恼怒,只是现在曹夕大势已成,他再想夺曹夕的权可是千难万难了。再者,他那些儿子跟这个女儿比,可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就单单说演技,那也没的比,人家六岁就比他们十六岁还强了。
就算换上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又怎么样?他们能斗的过曹夕吗?就像程昱说的,曹夕不为世子,就只能死,可现在他不舍得也不可能杀的了曹夕。
曹操所有被骗的愤怒最后化为一声叹息,女儿心机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作为一个上位者,这是必须的,一个隐藏布局十几年的人,当真适合这个位置。
无论男女,总是他曹操的血脉骨肉,只要能保他曹家基业传承千年,那就比什么都值。他曹操打天下可以,坐天下却是这个女儿更胜一筹了。
曹操彻底接受了这个女儿为未来的继承人,自己也安心的退居二线在魏王府里养病,曹夕每日处理政务结束后都会来孝顺看望他这个当爹的,并把当日的各项政务情况事无巨细的汇报给曹操,让曹操对此非常满意。
有了曹操的坐镇,曹夕的铁血手腕,改良版的君主立宪制很快就上线了,汉献帝刘协被尊称为天子,世袭罔替,是尊贵的象征。
而曹夕通过议会的选举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元首,说是元首,但显然大家都不太习惯这个称呼,大部分时候朝臣见了曹夕都会跪拜称王上。
王上这个称呼还是从曹操这里来的,曹操是魏王,曹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自然就是王上了。汉献帝一家子都被困在皇宫里荣养,只有国家有什么大型活动的时候才会放他们出来参与一下,做个吉祥物。
其余的时候,都是曹夕掌权,曹夕在位时,坚持自己只是国家元首,与帝位不沾边。可封建王朝传承千年,人们的思想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改变的。
所以曹夕死后,她的长子曹奕,二女郭萱,三子郭继齐心将元首的称呼改为了皇,曹操为文皇,曹夕为圣皇,曹奕自称为皇。
而曹夕也成为了未来大汉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却不仅仅是唯一的女皇,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女性杰出政治家,她们在幼时都是听着女皇的故事长大的,并以女皇为目标,不断的努力着。
郭嘉与曹夕也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恩爱夫妻,一生一世一双人,被后人一直传说和称颂。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基本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就开始更新番外了,大家觉得还有哪里没看过瘾的可以留言,番外补上。感谢在2020-01-2522:00:49~2020-01-2617:11: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彷徨是不对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