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烈火烹油
很快,露雨茶的销量异常火爆,顾李趁势又联系木康市的茶叶协会,因为如有机绿色等等字样需由木康市茶叶协会授权,并按照他们的标准验收后才能使用有机的字样。
近几年的茶园如果要达到有机的标准,空气,土壤,水源都有着严苛的标准,顾李很有发展的魄力,她缴了3万元的年费,重新开辟了一块茶园,不打农药,人工除草、生物驱虫、施加有机肥,终于通过了行业检测。
镀上有机,富硒等金边,不过是锦上添花,质量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诸位不要瞧不起小商贩出身的老邹,他也学会了制茶。虽然现在都是机械加工茶叶,但是茶叶的品质的好坏与制茶师傅的经验技术息息相关。你别看现在所谓的茶艺师,旗袍一穿,纤纤玉手娴熟的做着赏心悦目的泡茶斟茶的动作,甭管她拿了几本证书,说着汤色如何好,喉韵回甘如何好,其实远不及制茶师傅懂茶。制茶师傅说不上香高、气足、底厚、韵深这类故作晦涩的描述,但是一款茶的好坏优劣瞒不过他们的喉舌。
这一年老邹积极联络了几个技艺超群的制茶师傅,带着礼物上门拜访,并开出两万元的月薪,终于挖到了另一家著名企业的制茶师傅傅师傅,这傅师傅又带来了几个得力的帮手。老邹和顾李憧憬着明年的春茶要抓紧生产,做到产销两旺。
公司的股东们因为有着自己的股份所以自豪的向人推销:这是我的公司,我的产品,某总某局某长也说好。这种权威暗示效应像新闻联播后的广告一般对大众非常有效,十传百,百传千,就连附近的县市地区都有了口碑。顾李又积极参加省市的展会,积极开拓市场。门店和厂子里终日门庭若市,口碑和生意借着经济发展的形势恰似锦上添花,烈火烹油。
顾李和老邹的感情一直很稳定,自从两人结婚后事业更是上一个台阶了,两人终日穿梭在本地的大小宴会中,每日的应酬满满当当,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好,在所有人的眼中,对两人都是暗暗羡慕。应酬也很累,不过两人乐在其中。
有胡总,张总,肖总,祝总等一众老板提出,让老邹也加入他们的工程集资项目,毕竟大家天天一起玩乐,发财也要一起嘛,大家都是朋友,面对如此盛情,老邹当然识趣地拍手称好,立马答应入10万。
众老总说:“老邹,10万太少啦!你放100万,一年返你50万,本金你不拿回去,年年分50万,这不比你辛苦做茶叶赚的多吗?”。
胡总是做安利起家的,他玩的最溜,他对老邹说:“兄弟,哥哥我现在专门负责这个事,咱们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快,这钱哪,往后是一直贬值的,你放在手里,它的购买力就越来越低了。你看,十年前,你最好的茶叶只有几十块钱一斤,现在你卖两千多,你说说,钱贬值成啥样了?”他按住老邹的肩膀,“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只有选对行业投资才能钱生钱,哥哥我现在是给地产集资,你看看房价涨了多少,往后还要涨几倍的知道吗?”
老邹笑嘻嘻的说:“哥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主要是我现在没闲钱,我先投个20万,等到年底宽裕了再多投点。”
“你该不会是钱被小顾管着在吧?没想到你这小老婆还挺厉害的!”有人揶揄老邹说,众人哄笑说起顾李道“老邹估计怕她,”“你说在哪?哈哈,哪都怕!”
胡总笑笑说:“好了好了,你们别笑话老邹,小老婆当然要心疼了。”众人又嘲笑了一遍老邹以及众人的风流韵事,直到凌晨才在一片客套声中各自散去。
有一天,老邹回家与顾李商量起了想自己集资的事,顾李早就按捺不住了,说了她在太太圈里的见闻。圈里不乏一些会赚钱的女强人,她们现在都是自己组建团队,资金盘越做越大,眼看着她们从扣扣搜搜变得日益阔绰。换车换房就是最好的佐证,市区的房子看不上了,一定要买省会的,入门级的车也觉得不配自己的身份,一定得买bbs的s级。
最让顾李和老邹眼热的是,她们这些人暴发的速度真是快啊,有个和老邹特亲热的,见面必称兄道弟的刘建国刘总,原来不过是跟着本地老板出去混的马仔,不过他心黑手狠,虽然没有做生意的殷实,经济上倒也过的去。听说他现在发了,不过一二年时间,那是直接开着劳斯莱斯回来的,直接令老邹他们震撼了。
眼下这些人多怂恿自己跟着投资,说是带着老邹发财,盛情难却,顾李和老邹决定放手一搏,做把大的,自己坐庄!
老邹为了照顾事业心强的顾李,便用现有的公司背书,让顾李注册了一个名为投资管理的公司,由于有着效益很好的雨露茶叶公司担保背书,所以吸纳资金进行的比较顺利,很快就集纳了第一个一百万。顾李打出的收益目标是第一个月年化20%的收益,第二月年化60%的收益,一年则是100%的收益,直接秒杀了其他集资公司。不得不佩服顾李,为了快速发展是真的很有魄力,舍得回报客户。
不过本地圈里就这些人,顾李又不是唯一的一家,很多人做的比她早,规模也比她大,因此虽然顾李家的回报最高,却难以达到顾李要的发展速度。她觉得必须要加大宣传,才能更快发展壮大。
顾李又在本地报纸上买了第一版整版版面做广告,还非常超前的让员工拿着立版广告去广场做地推。不少人看了广告后动心了,打去电话咨询。
打来电话的人中,不乏一些经济条件差,手头只有一两万的人,有些谨慎的人更是对盈利的能力有担忧。不过来公司咨询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为了给他们吃定心丸,顾李带着这些人去茶园茶厂参观,她还邀请了电视台的记者全程跟拍。看到两千多亩的茶园,花园式的茶厂,生意红火的门店,还有顾李中午为他们精心预备的饕餮盛宴,这些人放心的把钱交了,领着一纸资金出借合同回家了。
陆陆续续的资金汇聚到顾李的投资公司,眼看着要破千万,顾李和老邹都很兴奋。顾李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手里能掌握这么多的钱,而老邹以前不过是个百万富翁,做生意嘛,钱像水一般投出去又赚回来,真真切切的拿着一千万,还是让他俩兴奋不已的。
进了腊月,老邹嘱咐顾李把今年茶叶公司的分红和集资的分红款都预备好,顾李点头说会她已经在准备了。
这天,两人吃了早饭便一块开车去了门店。刚坐下没一会,胡洋子手脚麻利的拿出二人的茶杯,烫洗后泡了两杯明前芽毛尖呈到两人面前。顾李笑着说了谢谢,胡洋子恭敬的退了出去。
自香荷去后,胡洋子还是一直呆在这个门店,他从15岁开始就跟着小姨香荷在这个店里学着卖茶,后来顾李招了两个女店员来帮他,又安排了一个店长过来管理。后来女店长因为过错被开除了,顾李觉得胡洋子一贯踏实,属于老实可靠的人,便让胡洋子做了店长。胡洋子一如既往的对她恭恭敬敬的态度,还是让顾李对他颇有好感的。
再说,老邹与香荷的儿子邹旭历来对她没什么好脸色,她与老邹工作太忙,也不大有耐心照顾他。邹旭自香荷走后,性格乖张,学习不好还总在学校打架,老邹看了心烦,零用钱倒是给的不少,却是与顾李生的小儿子邹蛟更亲近。不过邹旭倒是与胡洋子颇为亲近,自他记事起,胡洋子就一直吃住在他家,胡洋子性格腼腆,事事谦让着邹旭。顾李与老邹的小儿子有顾李的妈妈带着,他俩经常很晚才回家,自从生了邹蛟买了新房子后,俩人又常常不在家住。因此,这个家里倒是邹旭和胡洋子天天住着,邹旭的生活也多是大十来岁的胡洋子照顾。见邹旭无心学习,老邹想着等邹旭明年初中毕业,便安排他应征入伍了,邹旭也答应了。
今天的天气不错,蓝天白云,艳阳高照,顾李慵懒的坐在靠窗的圈椅里,她背对着橱窗,冬日的阳光温柔的抚着她。快过年了,她想着早点把她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接过来,给她们买些新衣服,置办些年货,正在走神的想着,传来了孙明华响亮的声音:“老邹你是个稀客呀!”
顾李和老邹忙站了起来,老邹笑着迎了出去:“老孙呀,稀客稀客!”
“我才不是稀客!你问洋子!”孙明华手里握着的茶杯已被胡洋子接过去换茶了。“我看到你车停门口了,心知你这个大忙人来了,所以我就赶忙来了。弟妹呀,你是越来越美呀,”
顾李笑道:“孙大哥笑话我呢!”
“没有啊,我说的是实话,看你花朵似的,越来越娇艳呀!”
顾李自己也一贯是会夸人的,见了孙明华直白的夸赞,还是喜不自禁,热情的拉着孙明华的手让他坐。“别站着了,孙大哥快坐下,您最近生意好吧!”
“我那是小买卖,跟你们不能比啊,弟妹你要多关照哥哥我呀!”孙明华笑着说,他这人不管跟谁,都是自来熟,脸上的笑容跟花一样遇到人就自动绽开。胡洋子把新沏的茶放在他面前,他笑着跟胡洋子道了谢。
“老孙,喝茶”老邹说。
“好,好,”孙忙应道。
顾李说:“孙哥,你把名片给我一盒,我帮你在公司推荐一下。”
“好,好!”孙明华忙不迭的应道,“我改天给你送到公司去,还得妹妹费心了。”
“那是应该的,”老邹说,“咱们哥俩多少年的情谊了。”
“那是,那是,我昨天去老邵那买衣服,这老邵的丽人服装城关着门。”孙明华看着老邹说。
“哦,他怎么关门了”老邹疑惑的说,“腊月里正好做生意呢,今天开门没?”
孙明华见老邹满脸惊疑,不像是知情的,缓缓问道:“你有没有在他那里放钱?”
“怎么没有,给了50万给他呢。”老邹和顾李面面相觑,心里暗暗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