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养老观
第111章养老观
连日晴天之中偶尔的小小阵雨,终于化作了今天的黄色暴雨预警。阴沉沉的天,从一早开始,雨就下个不停。在这阴郁的天气中,想到了昨日朋友的聚会
聚会中,遇到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谈到了另一位朋友的身体状况,说是刚在心脏放上支架,这是我们所不料的,因为那位朋友平常看似状态很好,很健康。转而谈到他自己这两年的身体变化,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也都有了。他的话题引出了大家的议论,一上医院检查,都觉得自己身上有了些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于是感叹道:年岁不饶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这部机器总会出现些大大小小的故障,需要保修保养了。
一次聚会,聊的话题很广,这位朋友慢慢聊到了他在美国的女儿。平常每年都带着两个外孙回国住住的女儿,因为疫情,今年没能回来。他谈到了他这个女儿是如何的自主独立,从谈恋爱、结婚到生孩子,都是自己做主,没有征求过父母的意见。
在我们看来,这也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孩子,体现了这位朋友女儿的特立独行。老朋友夫妻俩对孩子倒是很包容,没有因女儿的这般行事有太多抱怨。不过我们在想,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因为女儿女婿远在美国,天高皇帝远,有着“生米煮成熟饭”的无奈。
说到他的身体,我问他:“独生女儿在美国,很难回来照顾你们了,你如何考虑这个问题呢?”
他很干脆地回答:“我们的养老就没指望女儿能在身边照顾,只能依靠社会养老了。“
他接着说道:”我还有一个观点,不给他人带来负担,一旦病入膏肓,不要抢救,有尊严地走。“
他这么一说,让在座的朋友们投去了惊诧而又带有一丝敬佩的目光。这是非常开放的养老观,也是非常理性的生死观,当许多人还在彷徨如何”老有所养“时,这位朋友已对自己的养老未来有了很明确的定位。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当然,如果老来老去,有儿女承欢膝下,孝顺有加,那自然会有人照顾,安享幸福的晚年。但如果孩子不听话,无孝道可言,那就难以指望了,临老到老,可能还有对孩子操不完的心,何来晚年的安享。
关于养老,只有社会福利事业的真正发展,才能解决一些现存的矛盾和问题。别说无儿无女的老人,还有失独父母,以及象朋友这样的空巢家庭所面临的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就是有儿有女的家庭,在养老问题上,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如果有较好的养老福利保障,将有效地解决他们赡养老人的困境。
对于有工作、有自己小家庭的年轻一辈来说,遇到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佳时,会感觉负担沉重。”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本来就是一副重担,如果面临老人生病需要照顾时,靠自己在应对繁重工作、应对繁杂生活之余,再去陪伴老人,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会觉得身心疲惫,有不堪重负之感。虽然现在有请家政、请钟点、请陪护的方便,但请人又涉及经济支付的问题,对有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带来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对于年轻一辈,除了有没有一份孝心之外,还需要看有没有相应的能力。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生活顺畅,不想给子女增加负累。可往往事与愿违,有时身不由己,毕竟人老身衰是自然规律,总会有无法自我照顾的时候。一脉相承的父母子女关系,让孩子脱离不了相应的赡养责任和义务。
如何化解这一尴尬,如何消除这一养老矛盾,在家庭着力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社会养老的发展成为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当下,我们国家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社会养老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养老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老朋友的一席话,让我们有所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