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自律与习惯 - 追忆匆匆如歌 - 邓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追忆匆匆如歌 >

第120章自律与习惯

第120章自律与习惯我们常常听到要“自律”,但人们往往很难做到自律,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自律是什么?百科释义:“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它也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简而言之,就是自己管理约束自己。

人都具有追求自由的本性,基本属于享乐型。吃苦受累,于人于己,都有迫不得已的成份。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在重负加身、释放压力、寻求平衡中循环往复。

为了达成某些目标,在逼着自己朝前迈步时,自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了相当多人的自律而达成目标的实现,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人的惰性,常常会让自律行为受到阻碍,难以顺利施行。这时,我们就需要培养一些习惯,助力“自律”形成。

我们先来了解下习惯的定义:“习惯,意思是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也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这一定义,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习惯成自然,经过有意识的练习或是无意识的多次重复,形成一种惯例,若遭到破坏,便会产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觉。

这种不喜欢被破坏也不宜被破坏的习惯,可以助推人们自律行为的形成,在管理约束自己方面,变成了一种自然,一种固定模式,一种不自觉的重复。

在“自律”和“习惯”的相互关系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当自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时,习惯就成为了实现目标的助推器、加速器。

认识到了自律和习惯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人对于迟到这个现象难以克服,很难做到自律,这时可以让自己培养比平常提前五分钟、十分钟出门的习惯,用闹钟提醒自己,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重复,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迟到的问题解决了,自律也就做到了。再比如,有的人想阅读、想写作,可总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其实时间是有的,就看自己如何规划,如何挤出来,如果将其置于各项生活事务考虑的重中之重,每天坚持阅读写字一小时、二小时,重复而形成习惯,最终也就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自律行为。

在自己不能有效地实施自律行为时,不妨先培养一些良好习惯,形成重复模式,甚至达到一种“强迫症”加身的地步,这样,自律行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有效地被施行。

工作中的守时、主动、高质高效、讲合作,生活中的阅读、写字、说话方式、讲卫生,都可以在培养重复性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律。

记住“21天的重复坚持可形成习惯”的法则,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让“自律”形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