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感天动地
广阳宫德妃坐在上首,怀中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十分乖巧,时不时懒洋洋地叫唤几声,德妃似乎很喜欢这只猫,总是会抚摸它,小猫还会伸出舌头舔她的小拇指。
一般人见了,必是认为德妃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容易生出几分好感,可坐在下首的邱贵嫔却显得拘谨,许是怕太尴尬,讪笑着开口道:“娘娘养的猫和您一样好看,臣妾都想摸一摸。”
德妃眉目如画,声线轻柔,反问道:“邱贵嫔这是把本宫比作一个畜生吗?”
“臣妾不敢。”邱贵嫔慌张地说,“臣妾是觉得娘娘的猫好看罢了,没有旁的意思,娘娘千万别误会。”
德妃露出讥讽的表情,“你连把本宫给你的药都能换了,何来不敢?”
邱贵嫔面色发白,仓惶下跪,哀求道:“求娘娘放臣妾母子一条生路,承瑞是我的希望,我不能没有他啊。”
那只猫叫了一声,似乎也在可怜邱贵嫔,然而它的主子对她没有丝毫的怜悯。
“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倘若皇上知道你与侍卫私通,秽乱宫闱,凭皇上对你们母子的厌恶,你以为他还会认为,大皇子是他的儿子?”
“我”邱贵嫔张了张嘴,愣是说不出一句话。
她一生谨小慎微,规规矩矩,不敢踏错一步,唯有做错了这一件事,还被人抓住把柄,连累儿子和她一起坠入深渊。
想到自己一生仿佛就是个笑话,邱贵嫔绝望地低下头。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精致的绣鞋出现在她眼前,她抬头,德妃已走到她面前。
只见她启唇:“本宫念及你爱子心切,上次的事,本宫便不同你一般计较,本宫还需要你做一件事,事成之后,咱们便两不相欠,你的秘密,本宫会替你烂在肚子里。”
邱贵嫔眼角泛红,带着哭腔道:“娘娘,臣妾无用,请娘娘绕过臣妾和承瑞吧,我就这一个儿子,上次差点丢了命,经不起折腾了。”
“你放心,此事和你的儿子无关,只要你手脚做得干净些,也不会被人发现。”
只要不会伤害到承瑞,她便放心了,上次用那包砒.霜毒死鹦鹉的惨状她还历历在目,幸好她提前把毒药换成了皇后给她的巴豆,否则她岂不是再也见不到她的承瑞了!
“娘娘请讲,只要娘娘不伤害承瑞,臣妾必万死不辞,效忠娘娘。”
这时,一个宫女走进来福礼说:“娘娘,碧霄宫的玉虚姑娘来了。”
“让她进来。”
邱贵嫔赶紧擦干眼泪,从地上起来,怕人看出端倪,像个鹌鹑低着头。
玉虚一进来就感觉到广阳宫的气氛不太对劲,但没多想,行了礼后,笑着说道:“德妃娘娘,我们主子把您要的口脂和香膏都做好了,特地给您送来。”
“这么快。”
玉虚骄傲地说:“我们主子特别擅长做女子美容的东西,这段时间总下大雪出不了门,主子就给娘娘着手做了,娘娘可以试试,绝对不比外面买的差。”
“本宫那日听明昭仪也是想要的,是也不是?”
“正是,奴婢方才给麟趾宫送去了。”
德妃笑道:“知道了,那你放这吧,替本宫多谢璟嫔,改日有时间,本宫必登门道谢。”
“娘娘客气,奴婢就先告退了。”
玉虚离开后,德妃收敛了笑容,随手拿起一盒香膏,仔细端详,问:“你觉得这香膏如何?”
邱贵嫔不解其意,但还是认真地看了看,答:“臣妾觉得甚好,璟嫔心灵手巧,就是不知用起来效果如何。”
“是啊。”德妃盯着手中的香膏,喃喃道,“也不知道效果是否和璟嫔说得那样好。”
所谓树倒猢狲散,高家一倒,昔日称兄道弟者早躲得远远的,其中不乏在朝堂上落井下石,恨不得一人一口唾沫把高谦给淹死才好。
上官禹带病上朝,本就体力不济,大臣们个个都是马后炮,要紧的事不说,反而总盯着高谦犯的那些事不放,上官禹听了一会儿,越听越不耐烦,拂袖而去,留下大臣们面面相觑。
上官禹还未走远,梅定安便追了上来。
若说从前,上官禹巴不得天天能和梅定安在一起逗鸟聊天,一起堕落,过一过纨绔子弟的生活,可现在知道梅定安对他有那方面的意思,他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再拿他当正常兄弟看,面对他时目光也总是躲闪。
梅定安并没有察觉出异常,关心道:“皇上身体如何了?”
“没……没事了。”
梅定安看他能跑能跳,这才放心,“我在宫外听说你中毒,还以为有谁要谋反,就差调兵去救你了,幸好你没事。”
如果不是身份不允许,上官禹可能就要留下感动的泪水,瞧瞧,一听到他出事,就能不顾自身安危,调兵遣将来救他,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上官禹忍住要哭的冲动,安慰他道:“你放心,朕无碍,如今身体也大好,你不必为我挂心。”
梅定安却摇头,表示不赞同。
开玩笑,她妹妹还在宫里呢,要是真宫变,他不得先把妹妹救出来!
上官禹还以为他不放心,叹道:“你怎么如此执拗?你不要对朕这么好。”
梅定安还不知道上官禹的那些脑补,困惑不解,“保护皇上是臣分内之事,若是皇上出事,臣有何颜面活在这个世上!”
上官禹心下感慨:这该死的感天动地兄弟情!
“对了皇上,臣有一事想同皇上坦白。”
上官禹一愣,眼睁睁地看见从未在梅定安脸上出现过的羞怯跑了出来。
他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要和他表白了吧?
“其实……”梅定安接下来的话仿佛不可轻易宣之于口,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大将军此时竟连说几句话都犹豫不决,简直是活久见。
梅定安思来想去,犹豫许久,终是下定决心,说道:“皇上,臣想告诉你……”
“你不用说了,朕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