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被强行感动
一段不长时间的插曲,考试排队长龙有条不紊的正在进行,但入场的人已过了近半,曹超催促着莫铮去排队,科考在他眼里亦如是神圣无比的事,不容亵渎。
莫铮点了点头,就这速度比他想像的快,用不着多久就可以全部进场了。
可他真不急,反正他也不会,这世界考的应该是八股文,他不可能会的,专业不对口的。
“小兄弟也来长见识啊?”
莫铮刚入了队伍就有人问道,实在是排队过于乏味,不言不语还在脑子温习知识是有,但不多,这场科考报考上千人,据说录取不过五十来人,甲乙榜各二十五人,独立前三名,淘汰率高到吓人,大部分人还是来长见识的,若一不小心中了,自然更好。
面对如此询问,莫铮乐的回答,正好打探一下考试的小道消息,做为九年义务教育养成的习惯,内幕和猜测往往能让临时抱佛脚的人多长几分,他说:“是啊,小哥也是嘛?”
这人看上去二十来说,留着小胡子,手上一把折扇不停的敲着手心来缓解自己的紧张,但听莫铮一问,他摇了摇头说:“小生不才,已是第三次了。”
“哦。”莫铮感觉有戏,老生的经验往往是求之不得的财富,不合理利用一下显然对不住自己,于是他拱了拱手,一脸求知若渴的问道。
“小哥考了三次应有诸多心得,小弟第一次总觉忐忑不安,若不妨能否指点小弟几分,此恩没齿不忘。”
这小哥也是个实在人,想了下便不吝指点的说:“略有些心得,前几次虽然未中,但已知了玄天阁的岀题风格,数礼诗赋是必考,时文占比不大,军策考的较多是释义,经义自然不用多说。”
小哥说了许多,莫铮听的频频点头,来考之前,他当然找人了解过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和考些什么,主要还是经义当道,但还没明清那么变态非要八股方式。
然而岀题的一直是‘玄天阁’,不管朝代如何变化,玄天阁把控都是科举的试题的命门,毕竟这个世界的考试可不完全是为了入朝当官,才气是关键。
玄天阁就是代圣管理才气的部门,可以说玄天阁掌握着人族力量的源泉,能量大的足以超然于王朝。
所以,王朝的更迭影响不到科考,除非战争瘟疫天灾等不可控因素。
人族内部自然在此时要规避战争的风险,若影响到学子的考试,民心这一条就足以让当权者有苦难言,何况是人族中坚的读书人。
于是在三年一次科举时期,人族内部是相当平和的。
莫铮在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已然明白,宁从文为何如此时机称帝了,没有战争,趁此时机厉兵秣马。
科举时平和,不代表之后不爆发而起!
但这些关他莫铮屁事。
“唉!好好考试,先把手搞好先!”莫铮想。
入场的队伍,已经轮到了莫铮,小哥已经先行进去了,他掏出参考文书给入场护卫看了一眼。
这文书是曹超帮他办的,公章盖了几个,文教司,都督府,这两个章其实就代表了足够的权威,何况只是证明身份和具备县试条件的文书。
而县试又称童生试,童生也算一种读书人的身份,一般书院学堂有点身份的人举荐一下就能拿到,用钱也能买到,不够正规,倒不必多说。
莫铮入场不久,人员就基本齐了,拜圣人,祭天,礼数尽后便入了坐,规矩不是很多。
然后玄天阁的一名据说是外事弟子的高大男子手便是一挥,原本摆放在一台高台上的成千套试卷分布到了每个考生身前的桌上。
这一手看上去华丽漂亮,引来一阵侧目讶然。
这还是玄天阁的外事弟子,从气场判断,莫铮可以肯定他比小宁汐强,至少是玄门道者级别的。
如果放武道世界,他觉得自己应该要二拳才能打趴下。
“这玄天阁才是这个世界人族真的高层,难怪这个世界造反像过家家似的。”莫铮想着,顺便看了眼试卷。
说来巧的是,做他旁边的人即然是王凯,这个传言能拿到第二名的人物之一,这对于莫铮来说是件好事,他的斜眼神功说不定能发挥点作用。
但这个想法在他朝王凯看了一眼,两边刹那蔓延出的浓浓雾气屏障挡住了视线。
原本以为这个世界防作弊简单,看样子敢把人排在不远的地方,自然有手段遏制心怀叵测和心怀侥幸的人。
“雾里看花,万物之水。”王凯笑呵呵的说道。
“有些人总是喜欢东看西看的,这是考场为这些人准备的。”
“考场禁止喧哗论论,违者取消考试资格。”玄天阁的人说道。
一双虎目盯着考场上的上千人,仿佛每个人都在他眼帘之下,一睁一闭像是能洞穿人心。
莫铮没再看王凯,作弊不成,王凯在他眼里就没点用处的废物,再看浪费眼屎,于是一门心思的盯上了考卷,第一次科考总带些好奇,从第一道开始看下去,慢慢的他心中便有了数,能答就答,实在不行武试再说。
说来,他原本就对文试不报多少希望,
就没打算来考,但除了文试,这是的考试既然还有个比武的阶段。
据说若是玄天阁相中,比文试的人更容易受到招揽,而玄天阁中人才济济,治疗个断臂轻而易举的事,所以,过程不重要,结果是能治好手才是目的,至于考不考的中秀才,他并不关心。
然而第一题做下来,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他便满满写了一页。
可能这个题目让他想法太多,所以他完全凭本心在写,虽然是时政题,但莫铮完全不按题目立意来答。
这个问题恰恰是。
夏家该不该继续下去,还是内乱消耗,或者支持一个有能力的领导?
这是个很想法的问题。
可莫铮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一段段洋洋洒洒的字,他突然觉得自己文采斐然了点。
“愿彼娘之的老皇帝莫过早死,死时我必使汝三足皆断之,乃褫弃市……”
答完这一题后,莫铮甚为满意,吹了一下墨迹,一手毛笔字已然有模有样,若是在现实世界就凭这一手,总算得上个文艺小青年至于这边的人看不看得上,没关系,他才学了一个星期,勉强算可以了,别那么讲究。
但这只是第一道题,后一题莫铮已经瞄过一眼,是写诗词的,不关时政,仅仅只是弄文风雅之事。
这自然难不到莫铮,一首《游子吟》,就是‘慈母手中线’那首诗被他抄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