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群情激动
第178章群情激动“拜见县主!”就在这个时候,郭全和他的夫人、穆兰、上郡府衙的几个官员,以及五六个陌生男女一起走了过来,向柳叶行礼问安。
柳叶连忙笑着回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欢快、更亲切。
穆兰笑盈盈的介绍道:“叶儿妹妹,这几位是公益基金会的成员,这是欧阳公子,这是王夫人,这是......”她将来者一一介绍给柳叶认识。
介绍完毕,就眉飞色舞的笑道:“叶儿,基金会的同仁一致决定,要捐赠五十万两银子给你!”
“给我五十万?那怎么行?我不能要!”听了穆兰的话,柳叶下意识的就回绝了。
郭夫人也是基金会的,连忙把话接了过去:“县主,岳夫人(穆兰)没有说清楚,那银子不是给你的,是让你用来建设朔方的!这可是咱们上郡人的一片心意,您可不能拒绝哦!
再说了,帮助朔方就等于是帮助上郡,如果朔方城建成了,那上郡就不再是边境城市了!有蓝将军驻守朔方,帮上郡抵挡鞑靼人,那样上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这五十万两银子,那是上郡理所应当出的!”
听了郭夫人的话,柳叶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汉王朝版图上的朔方,并不是和匈奴接界的,而是和鞑靼人、突厥人为邻。朔方地广人稀,有三个上郡那么的多,但是人口却没有达到上郡的千分之一。良田沃土,还没有上郡的百分之一。有五分之一的地方,呈半荒漠化,水之源比上郡还更缺乏。
最关键的是,大汉王朝还没有在朔方设郡,除了一个一百来人的哨所,还有几个小村庄之外,就再也没有常住人口了。几乎可以说,朔方就是一大片无人管辖的区域。
唐栋把蓝瑾瑜派到朔方去,只给一千两银子的筹建资金,明摆着就是在赤*裸*裸的欺负蓝瑾瑜!关于这一点,那是显而易见的!有一点,却是柳叶和蓝瑾瑜都没有想过的:唐栋此举,除了要整治蓝瑾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逼迫蓝瑾瑜和柳叶,希望他们在走投无路之时,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换言之,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汉皇帝,依然没有放弃柳叶!得到柳叶的人,得到柳叶的心,已经成了他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啊,夫人说的太好了!”郭诠热烈的附和,非常诚恳的道:“另外,下官还组织了一次募捐,大家一听说蓝将军和县主要去建设朔方,都非常的踊跃。两天下来,共筹集了一万两的银子。虽然是杯水车薪,然而却也是大家的一片心意,还请县主笑纳!”
“一万两啊?很不错了,非常的感谢!只是,这恐怕不太好吧?上郡的百姓,生活也是很艰苦的,退回去给大家吧!”柳叶有点担心这募捐是“硬性摊派”,想了想,就委婉的拒绝了。
“县主,这些银子,都是大家自发自愿给的,下官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似乎是看出了柳叶的担心,郭诠忙不迭的解释,又看了看其余的人。
“是的,郡守大人没有说错,这些银子都是大家心甘情愿的捐献的!”府衙的官员和公益基金会的人,都异口同声的为郭诠作证,一致申明那一万两银子来路很清白。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谢大家了!这五十万一万两银子,我就以朔方筹建委员会的名义收下了!日后,我当会竭尽全力的,协助蓝将军建设和治理朔方,为上郡的黎明百姓阻挡住来袭之敌!”
一语毕,柳叶向众人深深鞠躬,以示感谢。
“不敢当,县主客气了。”大家连忙回礼,受宠若惊。
“白花花的银子,五十一万两诶!这对于我和夫君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那是莫大的恩情!一声感谢,一个鞠躬,远远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和感激。就留待日后,慢慢的回报大家,回报上郡的黎明百姓!”
柳叶当真很激动,很感激,晶莹的泪花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穆兰笑了笑,挽住了柳叶的胳膊,轻声细语的和她交谈了起来:“叶儿,现在资金够了,就多招些士兵吧!一千士兵,确实是太少了,不如就招够五千人吧!”
“我看这样,不如招五千士兵,再砸破,再招募几千垦荒的农民。”郭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垦荒的农民?柳叶的脑子灵光一闪,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军垦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现在的朔方,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水之源,其实都要比那个时候的新疆好太多了。
“行!穆姐姐和郡守大人的提议,都非常好!”
柳叶站在了桌子上,振臂高呼:“如果有愿意去朔方安家落户的百姓,朔方筹建委员会将给各家划定一块开垦的土地,前三年免征一切赋税,三年后只要交三成就可以了。
开垦的农具由朔方筹建委员会提供,第一年补贴每户人家十两银子;住房也由筹建委员会统一安排,免费住三年,三年后还想接着住的,房租按市价减半征收。
另外,每一户人家至少得有两个壮劳力,家庭成员里没有品德低劣、为非作歹之人。此次招募两百户人家,以上郡百姓为主,邻郡的良善百姓也欢迎来报名!
会泥工和木工的人家,可以优先录取!懂测绘、治水、抗旱以及种庄稼果树的好手,也优先录取!大量招收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筹建委员会将给予丰厚的月银和奖金,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朔方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欢迎去朔方参军的士兵,带着全家去朔方安家落户!此次征兵和招募会,将再持续十五天,以便让家在远方的百姓也来得及报名考核。还请各位代为传达,让更多的人知道!谢谢大家的支持!”
柳叶笑如春风,向大家九十度的鞠躬。
“县主千岁千岁千千岁!”群情激动,呼喊声恭敬响亮,穿云破日,传出去很远很远。一时之间,广场上涌来了更多的百姓,气氛异常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