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稳定的蛋白质来源 -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 夏侯龙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三百一十三章稳定的蛋白质来源

把“喝热水”这个秘方传授给了军医,李孟羲便离开了。上午的时间,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弟弟写字,今天因为写医书写啥的,耽搁的不少时间,抬头看看天色,估摸时间有八九点了。

李孟羲告辞离开,回去教弟弟写字去了。

因为有了笔,有了很多的布匹当做书写介质,教弟弟写字也更方便了。

李孟羲在一匹布匹上,按字从简单到复杂,把字都写了下来。

尤其是李孟羲知道字体演化的那些字,比如木字,是树杈的形状,比如火字,是小人儿举着两个火把,比如人,就是两个腿叉开,这些象形字,李孟羲都用简笔画给画了出来。

这么段时间以来,弟弟学的字已经有不少了。

当把弟弟学过的所有字都写完,李孟羲数了一下,弟弟学会的字已经有三十九个之多了。

让弟弟拿着“课本”自己复习一下,李孟羲顺便继续编铠甲。

在约半个时辰之后,有游骑前来找李孟羲,说军医要找。

军中现在不止一个军医,但是,跟李孟羲多有交集的是医师营的副官田卜。

说军医要找,就是田卜要找。

李孟羲于是再去医师营。

看到田卜时,田卜有些手足无措。

车停在路边,田卜指着车上正煮的瓦罐给李孟羲看,“军师,你看这是咋了?溢的车上都是。”

李孟羲让把混着牛油和草木灰溶液的放在火上继续烧一会儿,他的初衷是,想起化学中有通过蒸煮的方法,蒸发水分,从而让碱溶液达到饱和的方法。

于是,李孟羲就想,把瓦罐放在火上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等部分草木灰溶液蒸发之后,溶液碱性增强,就能有更多的油脂被皂化。

理论是这样。

然而,李孟羲忘了,水在剧烈沸腾时,皂化的物质,肥皂会在热水沸腾时,变成很多泡泡,很多的肥皂泡泡。

于是,就出现了让田卜手足无措的一幕。

很多泡沫从瓦罐中溢了出来,流的车上到处都是。

经验不足,就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孟羲挠头,“停止加热吧。”李孟羲跟田卜说着。

当田卜把瓦罐移开,肥皂泡泡依然还不停的从瓦罐中冒出来。

看水仍在沸腾,这样不太行。

李孟羲就提议往瓦罐里再加些凉的水。

田卜照做了。

当温度降下来之后,瓦罐中的碱性和油脂以及皂水的混合溶液,便不再诞生泡泡了。

第一次试制肥皂,问题重重。

李孟羲凑近瓦罐看了看,他看到,瓦罐中,是一些有些泡泡,有些发白,和微呈现淡蓝色的液体。

这分明就是肥皂水。

好嘛,肥皂没做成,肥皂水倒是先做出来了。

用肥皂水洗手,一样有去污效果的。

李孟羲微皱起的眉头舒缓了一些,他告诉田卜,这里边煮出来的会冒泡的水,给伤兵处理伤口时,先用这些水把手洗干净,此物和烈酒有类似的用途。

田卜认真记下了李孟羲的交代。

在田卜眼里,田卜几乎就以为,李孟羲身具惊人医道传承的奇人了。

若没有一身惊人传承,又怎么解释李孟羲会治疟疾,会治疯狗病,会治瘟疫等诸多不可思议之处。

肥皂水不是什么多厉害的东西,但是,看在田卜眼里,这已经沸煮,生出五颜六色泡泡的东西,神奇非常。

李孟羲让给伤兵用酒精擦拭伤口之时,用这些有泡泡的水洗手,李孟羲既然这么说,必定有其道理。

之所以,李孟羲会这么跟田卜说,是为了使卫生更好,防止感染而已。

古代又没有无菌手套啥的,作为负责照料伤员的医生,肥皂能有效清洁,为何不用。

——

在腊月四日这天,就不得不提游骑商队了。

三个游骑并一辆轻快的马车,离开行军大队,四处寻找村落,商队收获不菲。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刘玄德送来了一只羽毛漂亮的大公鸡。

弟弟见了漂亮的大公鸡,欢喜不已。

可惜车上没放东西的地方,只得把公鸡给送去木工营,让木匠们做个鸡笼啥的,把大公鸡放进去。

今日之收获,可不仅一只公鸡那么简单,下午,游骑商队又买到了两只下蛋的母鸡。

霍,成了。

再加上本有的一只芦花鸭,现在就有了一只鸭,一只公鸡,两只母鸡,四只家禽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