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84章
奥斯卡对中国电影来说,好比喜马拉雅山,高不可攀。
曾经港城影视大咖云集,几乎每年都有佳作入围,十年光景,只拿到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从来没有得过“最佳影片”的荣誉,几乎年年陪跑。
就连厉峰这样的国际名导,也未奢望过,自己能站在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的红色领奖台上。
如今国内电影行业萧条,已经好几年没有电影被提名过,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仿佛走在两条平行线上。
“心中有梦,竭尽所能就好,能不能得奖,这是后话。”
许暮芸把手里的铅笔丢在会议桌中间,说道,“要不投票表决,我给自己投一票。”
“我支持小芸,路演费用,由青铜时代负责。”庄雪迎丢出在手里打转的水晶钢笔。
从戛纳电影节的票房看,观众无疑冲着许暮芸去的,影片即将在全球公映,票房大大超出庄雪迎预期。前阵子谢氏影业收购加拿大mc影业,有谢氏影业排片优势,收益或可超过《血青衣》,区区一千万美金左右的路演费用,青铜时代出得起。
“我肯定赞成啊!”欧晓卉把眉笔丢出去。
“这是主创会议,有你什么事?”许暮芸瞎胡闹,其他人跟着瞎起哄,厉峰保有清醒的理智。
“我现在是青铜时代的股东,怎么就没资格投票?”欧晓卉不理会厉峰,又丢出去一支眉笔。
谢辰泽彻底放手,把青铜时代全权交给庄雪迎打理,与庄雪迎签下对赌协议,只要公司能在未来五年里,获得总共20亿净利润,打平他的投资款,他将收回投资款,退出公司股东名单,让这家公司真正属于庄雪迎。
为巩固核心成员,庄雪迎把公司部分股份赠与欧晓卉和谢苗苗。
欧晓卉是从港城恒星影视带来的得力干将,她的新婚丈夫是港城最大特效制作公司的ceo。项目后期制作交给对方,有欧晓卉牵线搭桥,质量得到保障,还能拿到友情价,怎么都不亏。
青铜时代本就是谢辰泽为许暮芸创立,受谢辰泽恩泽,许暮芸不管事也不拿工资,庄雪迎心里过意不去,匀给谢苗苗1%的股份,当作顺水人情。
“雪迎姐,我能投票吗?”谢苗苗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奥斯卡距离她太遥远,她只知道坚定地站在许暮芸那边,停下吸吮可乐,问道。
“你是公司股东,当然可以。”庄雪迎微微一笑。
谢苗苗拔出可乐罐里的吸管,丢出去,喊道:“我支持我家暮暮。”
“你好恶心,快把吸管拿回来。”谢苗苗甩出吸管,可乐洒在会议桌上,滴在庄雪迎的水晶钢笔上,许暮芸给她使个眼色。
“我就不!我觉得民主表决挺好,要不我们以后遇到搞不定的事,大家丢笔表决。”谢苗苗挠挠头皮,捡回吸管,用纸巾擦拭几下,又丢回会议桌上。
“nice,这个提议好,就这么办。”凡事可以不用向谢辰泽汇报,庄雪迎有充分的施展空间,民主表决的做法,是公司走向规范的第一步,庄雪迎表示赞成。
厉峰是个理性的人,他本人便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熟悉奥斯卡评选机制。
提名阶段需要通过六千多名学院会员投票选出,这些会员是全球电影行业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需要影片发行方邀请这些学院成员,组织小范围观影,举办沙龙座谈会,聊观后感,辅以酒会和晚宴。
这些成员遍布全球各国,多数来自美国,各人手头都有工作,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
主创团队要满世界飞,青铜时代财大气粗,砸钱出力不是问题。许暮芸即将临盆,总不能带娃到处飞,潘洁滢身体承受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巡展。
如此大费周章,就算影片被提名,华语电影想要最终获奖,机会也非常渺茫,西方世界惯用有色眼镜看人,对东方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厉导,你说的这些都对。”许暮芸坐得太久,调整一下姿势说道,“想要拿奥斯卡,需要砸钱砸时间砸精力。说到底,奥斯卡是西方资本和政治的产物,哪部被提名影片能得奖,全靠资本博弈和政治偏好,你觉得我这话对吗?”
折戟戛纳电影节,许暮芸回去恶补奥斯卡评审规则,发现投票权利掌握在学院成员,他们就像厉峰所说的,是影视行业的杰出人士。
许暮芸深谙娱乐圈潜规则,在资本面前,所谓的杰出人士,不过是提线木偶,资本能送他们腾云万里,也可以把他们丢进地狱。
谢氏影业收购mc影业,成为全球最大院线,任何影视圈人士,都无法绕开这座大山。许暮芸身后是谢家,这点全世界都知道,学院成员在为《深瞳》打分时,必会考虑到这层因素。
奥斯卡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奖项,由资本决定其公平度。她背靠谢家,身旁站的是谢辰泽,手里尽是王炸,没有认命的道理。
要打败资本,需要更大的资本。
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能立于世界之巅,这个道理直到她嫁给谢辰泽,才慢慢体会到。
她手握绝对资本,没有放弃的理由。
得奖这个事,许暮芸本身不在意。她忘不了当主持人喊出“小姐,你好!”的那一刻,潘洁滢那张悲伤落寞的脸——一辈子忘不了。今后成为影视投资人,少不了与学院成员有交集,想要拍出高质量的影视剧,必须找专业人才。提前与他们结交,有利于今后工作开展。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潘……”厉峰心中最大的顾虑,是放心不下把潘洁滢一个人留在国内,话到了嘴边,说不下去。
“我知道您担心潘老师身体状况,她很珍视这部片子,当初你四处筹资,不也是为了帮她圆梦,现在离梦想只差一点点,机会就在眼前,难倒你真的要放弃吗?”
谢辰泽遇刺期间,许暮芸每日忧心忡忡,她想过很多,想到过最坏的结果,万一谢辰泽再也醒不过来,她会怎么做?
脑海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会放弃演艺事业,接手公司,从头学起,竭尽所能,至少保住谢氏集团,与家人并肩作战,让谢氏得以传承下去。这是谢辰泽的责任,如果他不在,那就由她来替丈夫履行。
厉峰陷入沉思,潘洁滢身体每况愈下,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记住,被人记住最好的方式便是获奖,载入史册。
“好,我同意。”经过长达十五分钟的考虑,厉峰做出决定,从被磨平落漆的山羊皮公文包里翻出一支圆珠笔,丢在会议桌上,补充道,“要说服学院成员,光靠路演不够,还要有其他手段。”
“我是谢家人,嘉羽肯定站在我这边。”自家六婶登上荧幕,侄子必鼎力支持,从他与京圈撇清关系那刻,许暮芸便看出来。
《深瞳》能否在三大上得奖,谢辰泽是外行人,心里没底。院线是影片面向观众的窗口,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迟早要收购mc影业,不如尽早收购,为《深瞳》这部电影做托底,依靠排片和票价让利,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一部影片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何愁拿不到奖,除非主办方眼瞎。
谢辰泽自有他一套资本逻辑,从事物的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懂不懂某个专业领域,不重要。
很久之前,便与谢家羽探讨过这个问题,所以才急着收购mc影业。万一戛纳电影节奖项落空,为进军奥斯卡铺路。
“还不够,我们要去参加多伦多电影节和特柳赖德影展。”厉峰给出专业建议。
三大有各自独特的审美,往往会埋没一些极具特色,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受到对方青睐,与奖项失之交臂的影片。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只放映影片,不评奖项,成为影视界的一股清流,获得更多电影爱好者的关注。
很多不知名的影片在放映期间被影迷发掘,引起舆论关注,取得票房逆转,积累口碑,向奥斯卡发起冲击,最终斩获小金人。
电影节以新片为主,对已放映过的影片,具备一定门槛,要求在多伦多放映过,票房达到一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