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家长会
“去哪所学校呢?”教务主任把印泥放回抽屉。
“还在接洽。”元和空口说白话。
“也是,初中现在也要放假了。”教务主任心酸地叹了口气,“转年元宵前后,初中就开学了,要抓点紧啊。”
“一中不太好进,二中五中都还不错。”
教务主任打开通讯录抄了几张名片,连同毕业证等资料一起递给元璟。
元璟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发现是几个中学的招生办联系方式。
无一例外,都是临江赫赫有名的公立学校。
但是,怕是要辜负主任的一番好意了。
元璟面上不显,继续游刃有余地打着太极。
“……”
“是,我们回去会好好商量的。”
不可置否,待在学校不着家的元和又一次不小心被排除在外。
荀子言的笔记归纳,李婳的答题技巧,还有元璟时不时下载打印的往年真题,在准备小学跳级考试的期间,解析无一例外,通通全部扫荡完毕。
元璟花了两天时间,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抽查,发现解析对初中的基础知识已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那么,只剩下大量刷题练手感和查缺补漏。
“教科书是考试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元璟斥巨资从书店里搬回初中三年的全套教科书。
“你先把教科书看一遍,再把书里的课后习题做一遍。尤其是数学大题,不能直接填一个最终答案,要按照得分点把步骤一条条地列示出来。”
元璟递给解析一本中学考试的考纲,又塞给她一本精心总结的小册子,内容丰富,奥妙无穷,有且不限于每一学科各类题型的步骤得分范例、规范答题示例等。
元璟嘱咐道:“一定要确保每道课后习题都会做,书里的公式、定义、实验概念……这些全部不能遗落。”
“若是有不会的,先做个记号。要是一个篇章的知识点全部学完,还是无法解答,这时再来问我。一定不能拖延,也不用担心打扰我,随问随答。”
元璟事无巨细地向解析讲明一切后,开始上网查资料,联络各处招生办,赶在放寒假前往返于各个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公立学校的学风、师资资源、选址风水……”
“风水?”解析茫然地望着向她科普各类学校的元璟,“读书还要看风水吗?”
“读得好就是锦上添花。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元璟一笔带过,“不过这是学校领导等人操心的事,与我们无关。”
他接着向解析汇总他这几天的成果。
“私立学校收费标准更高一些,但是校内设施也会更好一些……”
“初中还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年限里,公立学校的学籍并不好拿。你的跳级跨度比较大,难度也会更高一些。”
解析拖来一个载满教科书的小推车,投桃报李道:“这是我这几天学完的。”
小推车上的集装箱里装着初中三年的全册数学教科书、英语教科书和两本地理图册。
“我怎么没见你来问我?”元璟弯腰低头,略翻了翻。
“因为我没遇到不会的。”
元璟:“……”
“那,你把它们拖来,是想表达什么?”
“就我学完的这些来看,”解析谨慎又笃定地断下定论,“我觉得难度并不大。”
元璟:“……”
此难度非彼难度。
不过,既然解析能在家自学,也不必太过拘泥于学校的学风和师资力量。
反正,她只需要隔三差五去学校应个卯点个到考个试,然后直接参加六月的中考即可。
“报私立学校好吗?这样我和招生办沟通的难度会小一点。”元璟和解析商量。
“好。”解析从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招生简章中翻出做工格外精致的那一份,“可以考虑这所学校吗?”
聚才中学。
临江最财大气粗,豪气冲天的私立中学,也是元和的母校。
不比谁分高,只比谁钱多。
入学标准堪称一股清流。
年级能跳,三年学费和学杂费等各项费用却半分不能少交。
会考?没事,可以和今年的初二学生一起参加。
体考?无妨,应广大学生家长的要求,我们学校旁边新开了一家医院。
元璟打开地图一搜:某三甲医院搬迁新址——聚才中学前方300米处。
什么意思?还能给开免考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