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新帝登基
双方军队在京城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北疆王的兵马虽然凶猛,但晋王和镇国公的兵力也不容小觑。刀光剑影中,鲜血染红了大地。
太子李明轩挥舞着宝剑,疯狂地冲向晋王。“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晋王毫不畏惧,迎上前去。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晋王和镇国公的顽强抵抗下,北疆王的军队逐渐陷入困境。最终,北疆王和太子的谋反被成功镇压。
北疆王和太子被押到了武德帝的面前,他颤抖着手指着太子和北疆王,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
“你们……你们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宫殿之中,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武德帝面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愤怒与痛心,他怒视着跪在下方的太子李明轩。
“逆子!你为何谋反?”武德帝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失望与质问。
太子李明轩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的脸上既有倔强,又有一丝无奈。
“父皇,儿臣并非有意谋反。只是父皇您只知道疼爱晋王,这么久以来不让儿臣登基。您明明年岁已高,却不愿意放权。儿臣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武德帝听了太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
“荒谬!你这逆子,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朕何时不疼爱你?朕迟迟不立你为帝,是想让你更加成熟稳重,能够担当起国家的重任。你却如此不识好歹,竟然谋反。”
太子李明轩却并不退让,他继续说道:“父皇,您一直偏袒晋王,对儿臣诸多不满。儿臣若不采取行动,迟早会被晋王取而代之。儿臣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武德帝怒不可遏,他指着太子骂道:“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却如此辜负朕。你以为你谋反就能成功吗?你这是自寻死路。”
太子李明轩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儿臣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儿臣别无选择。父皇,您若早早将皇位传给儿臣,又怎会有今日之事?”
武德帝听了太子的话,气得一口鲜血吐了出来,然后晕死了过去。
谢隐尘只得暂时将北疆王和太子等人关押起来。
随后,武德帝下令将太子、北疆王和皇后刺死。太子和北疆王的所有族人流放琼州,永远不得返回京城。
武德帝命悬一线,宫中的所有太医都忙疯了,只是武德帝年岁已高,又受了刺激,任太医们如何妙手回春对束手无策。
武德帝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谋反事件后,命悬一线。宫中众人皆惊慌失措,气氛紧张而压抑。
就在这关键时刻,白如烟如一道曙光般出现。她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冷静的判断,迅速为武德帝诊治。白如烟全神贯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的双手有条不紊地施针、用药。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终于将武德帝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武德帝悠悠转醒,他的面色还有些苍白,他迷糊中看到了白如烟救治他,他感激的看着白如烟,
“白如烟,此次多亏了你救朕,朕要册封你为一品诰命夫人。”
“谢皇上。”白如烟立刻跪地谢恩。
武德帝缓了缓接着道,“谢爱卿在这场危机中护驾有功,即日起为任命你为左相。”
忽然,武德帝的神色一顿,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似乎在这一瞬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宫殿之中,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皆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着武德帝的下一步举动。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的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武德帝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虽有些佝偻,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威严。
他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朕今日,当着诸位爱卿的面,将皇位退位于晋王。”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
文武百官们面露震惊之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人惊讶于武德帝的果断,有的人则担忧着国家未来的走向。
晋王听闻此言,也是满脸惊愕。
他连忙跪地,惶恐地说道:“父皇,儿臣何德何能,不敢受此大任。”
武德帝摆了摆手,说道:“朕意已决。你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出色,有勇有谋,心系国家和百姓。朕相信,你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说完,武德帝看向文武百官,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朕希望你们能尽心尽力辅佐晋王,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谨遵陛下圣命,定当全力辅佐新君。”
然后武德帝面露痛色,下了最后一道旨意,他赐死了太子和北疆王,他们的族人被尽数流放到了琼州,作为惩罚,武德帝没有刺死皇后,而是将她幽禁起来,武德帝要皇后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族人因为她是如何一点点走向灭亡的。
随着武德帝退位,新帝登基,白如烟和谢隐尘一身红衣站在城楼前注视着城下的一切,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