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有微博真好 - 又当又立,从导演开始 - 吃饺子蘸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82章有微博真好

第582章有微博真好

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柴菁本来还想问一些其他的,根本没顾得上。

整场访谈几乎都在谈电影,以至于这期的宣传标语是——深度解析张辰内心的电影世界。

张辰一行人走了,导演这才开始发愁。

这怎么剪?

感觉很多素材都不能用。

电影节部分的倒是保留了,但只保留了关于奥斯卡可以公关和欧洲三大的那些吐槽。

张辰有点不爽,早知道你这么干,我就不去了,害我浪费半天口水。

但即便这样,剩下的那些内容依旧让网友们兴奋不已。

关于美国为什么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那段话火了。

现在美利坚的国际形象是什么?

那是自由民主的灯塔。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用数据化的形式解读美国。

原来美国也不是样样行的~

在此之前,美国那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很多人盲目的崇拜。

2000年前后,连美国有24小时热水都会被拿来吹捧。

后来才知道,人家说的热水是洗澡水。

张辰这句话相当于将美国拨开了给你们看,看,不过如此~

第二个被关注的点则是国人的那个特点,什么都要和最好的比。

细细一想,真的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电影要和好莱坞比,精密制造要和德国比,电子要和日本比,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诶~

网上对此发起了大讨论,美国都不是样样第一,为什么我们要样样争第一呢?

最后还是张辰在微博上给出了标准答案——因为1840年以前我们一直是世界第一,落后也就是近一百年的事,所以才叫百年屈辱史嘛。

对对对~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张辰也~

网友们感受到一阵发自灵魂深处的舒爽,仿佛整个人都升华了。

我们才是天朝上国~

当然,肯定有不同的声音。

网上有很多黑子专门黑张辰的,而且他一向的言论太有攻击性了,得罪的人很多。

“看了《面对面》关于张辰的访谈,只感觉牛在天上飞。欧洲三大是圈子文化,奥斯卡可以公关,说的好像很简单似得。那么简单,怎么没见你拿个三大或者奥斯卡回来……”

“对对对,张辰好像忘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翻翻以前的新闻,张辰也没少往欧洲三大电影节跑,网上现在还能查到张辰在威尼斯接受采访的新闻……”

“此人飘了,鉴定完毕~”

这些人聚集到张辰的微博下面留言,各种奚落。

张辰没事时就翻看这些留言,并不介意。

当名人嘛,被人骂很正常。

他甚至还专门@了对方:“查新闻的时候麻烦看清楚,我是去过威尼斯电影节,但不是去参赛的,而是去卖片。”

想了想,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干脆在微博里写到:“电影节分a类和b类,全世界的a类电影节一共有15个,欧洲三大还有我们的上影节都是a类电影节。

很多人把电影节和奥斯卡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不同的范畴,奥斯卡不算是电影节。

一般的电影节都有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

竞赛单元通常面向全球征片、不设地域限制、主要奖项由国际评审团评选。

展映单元则是为了影片的买卖,高大上的说法是促进国际电影交流。

通俗的讲,电影节就是电影这个商品的跳蚤市场。

买卖双方在电影节上可以快速成交,这才是它存在最大的意义。

竞赛单元除了荣誉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影片可以卖高价。

有提名和没提名的价格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恰好获了奖,还能卖个好价钱。

这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艺术电影削尖了脑袋参赛的原因,本来这类的片子就不好卖,如果能获奖,就相当于有了名气,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和商业片是一样的。

好莱坞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你参与的影片大卖了,你的身价才会跟着上涨。

如果你参与的电影项目连续大卖,那你就可能拿到好莱坞最高等级的片酬。

艺术电影也一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