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釜山行》庆功宴
第625章《釜山行》庆功宴
京城,希尔顿大酒店
宴会厅的射灯全部聚集在舞台中央位置,鎏金餐具与香槟杯碰撞的脆响,混着宾客们的笑语,无不说明着,这是一场属于《釜山行》的狂欢。
舞台中央的,“8亿”数字冰雕格外惹眼——淡蓝色的冰块里冻着细碎的银箔,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上面,让那串数字仿佛悬浮在光晕里,沉甸甸地映着在场每个人眼里的笑意。
一身酒红色长裙的钟丽芳和宁昊在人们的注视中走上舞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水晶锤。
二人感受到冰雕表面的凉意,互相之间向对方投去一个默契的眼神。
“倒计时三个数!”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在空气中轻跳。
“3——2——1!”
随着话音落下,两柄水晶锤同时落在“8”字的棱角上,清脆的碎裂声瞬间炸开。
淡蓝色的冰块顺着纹路裂开,银箔随着碎冰簌簌落下,像一场迷你的银色雪。
台下的掌声猛地涌上来,有人举起手机录像,有人高声喝彩,连坐在主桌的投资方代表都站起身,笑着朝舞台方向举杯。
李铭坐在宴会厅靠后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攥着高脚杯的杯柱,冰凉的玻璃硌得指尖有些发麻。
他看着舞台上被掌声包围的钟丽芳——她正弯腰捡起一块小巧的冰雕碎片,脸上的笑容明亮又舒展,那是他在小马奔腾时从未见过的模样。
记忆突然翻涌上来,过去的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曾经,他们是最默契的搭档。
那时候的小马奔腾,李铭与钟丽芳做出君子协定。
李铭负责创作相关的工作,其余的公司管理则全权由钟丽芳负责。
那时候的两人是知己,是朋友,是伙伴~
小马奔腾是他的公司,但他信任钟丽芳的能力,人事、财务这些核心板块都放心的交给她。
钟丽芳也做的不错,小马奔腾在她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李铭总说“丽芳是我手里最锋利的刀”,却没料到这把刀终有一天会离开他的刀鞘。
因为吴白鸽,两人的理念第一次发生分歧。
然后这道裂缝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分道扬镳。
李铭内心里希望钟丽芳撞了南墙后回头,没想到钟丽芳却在星辰娱乐做的风生水起。
颇有点离开自己那个小池塘后‘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意思。
《釜山行》这样的项目,居然被她做成了票房破8亿的爆款。
台下有人喊“钟总厉害”,她笑着挥手的样子,像极了当初在小马奔腾里,却又多了几分独当一面的锐气。
李铭喉结动了动,喝了口香槟,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里那点翻涌的酸意——就像看着自己亲手栽的树,没等开花结果,就被别人移到了更肥沃的土壤里,如今枝繁叶茂,自己却只能站在远处看着。
不过她很快将这点负面情绪掩饰下来,钟丽芳如今的地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他提拔的小姑娘。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脸上扬起恰到好处的微笑,和周围的人一起鼓掌,甚至比旁人多拍了几下,掌心都有些发红。
舞台上的庆祝环节结束,钟丽芳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下台,她刚接过助理递来的外套,就看到李铭朝自己走过来。
“钟总,恭喜啊。”
李铭先伸出手,语气里听不出半分异样,只有真诚的笑意,“8亿票房,这可是咱们行业里的大突破。”
钟丽芳愣了一下,随即也笑起来,伸手回握:“李总客气了,当年在小马奔腾,您教我的那些管理经验,这次可帮了大忙。”
这还是两人分道扬镳后的第一次见面,称呼上却生分了许多。
李铭主动示好,钟丽芳也好像忘记了过去的不愉快。
李铭还想说点什么,却发现钟丽芳转眼间又被前来道贺的人围住。
李铭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心中忍不住涌起一丝后悔——公司今年电影方面的投资能够盈利,全靠钟丽芳当初的布置。
小马奔腾是今年才开始涉足电影制作的,那时候还是钟丽芳负责管理公司事宜,参投了不少电影项目。
通过对比,钟丽芳发现每一部影片如果投资4000万元的话,就需要1400万元左右的宣传费用,最终票房要在1.5亿元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经过计算,小马奔腾投资的,都是拍摄成本集中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宣传成本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的中成本影片。
这样就降低了回本风险。
同时钟丽芳开创性的在在协议中所添加的几项内容:账户共管、优先回款、保证成本加20%利润回款额。
这让小马奔腾立于不败之地。
就比如8月18日上映的《机器侠》,小马奔腾的项目,刘振伟导演,结果碰上了《釜山行》,被轰成了渣。
制作成本接近一亿,由乐视娱乐、小马奔腾、美亚等六家公司投资制作,最终却只收获了5210万票房,可谓是亏到了姥姥家,但小马奔腾楞是凭着优先回款协议成为所有投资方中唯一不亏本,并且还有盈利的一家。
其实不止《机器侠》,8月份上映的电影基本都遭了殃,碰上《釜山行》这种变态,运气好点的,还能撑个十几天,运气不好的,院线几日游就完了。
想到这些,李铭再次露出苦笑:真的不应该贪心的,早知道避开暑期档好了。
《机器侠》定档的时候,大家讨论过,该不该选择暑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