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大西军的抗争 - 大明小文人 - 李白才不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文人 >

第399章大西军的抗争

“孽畜乱舞兮,苍天已死;豪杰并起兮,大西初立。

朕持九节杖兮,呼风唤雨;纵传国玉玺兮,倚天屠龙。

同舟共济兮,斩妖除怪;戮力同心兮,卫道伏魔。游戏人间兮,时不我与;光耀门楣兮,勿忘初心。

猪妖朱由检乃是精怪所化,投身朱家,十恶不可赦,朕代表天命必除之。”

高台之上,张献忠无比豪迈的说道,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无数的叛军已在此聚集,有三十几万之众,张献忠看起来也是风风光光,叛军们也是无比的和谐。

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城外有好几支义军被击溃的兵马,逃回了城内。

他们叙述着明军的可怕。

他们惨遭明军的屠戮,这并不是战争,而是单方面的屠杀,兵败如山倒。

出不去,他们用血与火告诉了张献忠一个道理,他们已经被重重包围了。

大量传播恐惧的人,直接被逮捕,随即扔进了死牢里。

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遏制各种可怕消息的传播。

恐惧每天都在这座城里蔓延!

张献忠还在享受虚假的盛会,孙可望却匆匆带着人马出现,小声言道:

“陛下,完了,城外出现了大明的士兵,崇祯皇帝的大军已经把西安团团包围。

城外出现的数十万大军,而且他们丝毫没有攻城的意思。

狗皇帝的大军正在就地挖掘壕沟,修筑工事,半日的功夫已经在城外弄起了一堵半人来高的土墙,这是要跟咱们死磕在这里啊。”

“挖沟筑墙?朱由检是个傻子不成?他怎会做这种无用之功?”

张献忠惊惧不已,按理来说,崇祯皇帝不是应该立马带着大军猛烈攻城吗?看这架势,是准备跟他们耗上了?

李定国也是苦笑着说道:

“陛下,狗皇帝已经命人在城外打出了口号,三十万大军全聚西安城,粮草足够吃半年,若是咱们大西军可以扛住半年,那他愿意自动退兵。”

“半年???不可能,明军几十万大军如何坚持得住?”

张献忠失色。

登基大礼匆匆结束,然后带着文武百官上了城墙,观摩着城外的明军。

他们此时反而并不急着进攻了。

乌泱泱的大军似乎是没有尽头,到处都是刀林挺立,旌旗蔽日,声势震天,不可匹敌。

只是自城头上看去,见那连营数十里,依然令人生出恐惧。

无数的火炮轰鸣,令这座坚城陷入了一片火海。

只是它的城墙,竟有数丈之厚,用的多是花岗岩铸就而成!

火炮的威力虽是十足,对城上禁军的杀伤力更是惊人,可在此时,却也不能轻易奈何得了这巨城。

崇祯皇帝现在如何?他也是乐得清闲,直接在城外建立了行宫,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直接传召天下,天下的批文由内阁批阅之后,全部送至西安府,崇祯皇帝直接把办公地点定在了西安府。

依着朱家子孙们延续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等不肯吃亏的小性子,朱由检即使躲在深宫之中,奏疏却看的很勤,这天下的事,可谓是了如指掌。

哪怕是打仗的时候,勤奋的崇祯皇帝也不会忘记繁重的政务,唯有工作和勤奋,不可辜负。

……

“杀…杀……”

对面这支大军的主将,身着红底黑色镶边的战袍,头顶着紫缨盔,身后披着猩红色的披风。

衬的整个人威风凛凛,加上他粗犷的面容,鼻高口阔,一双浓黑的眉毛斜飞入鬓,看上去就像是插画里的勇将。

在他身侧,还有一个装束相似的,长髯及胸的武将,与他并马而立。

叛军们出城,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凭借着巨大的伤亡,摧毁了明军城外的围墙,勉勉强强打退了明军,孙可望,李定国也加入其中。

二人环城而立。世人都道满金八旗铁骑,是多么的悍勇无敌,其实关外真正的建奴鞑子,步战更强。

满金骑兵的赫赫威名,多半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打出来的,辽东铁骑不输于他人。

而崇祯皇帝挥下就凑出了一支这样的部队,有蒙古人的两万多仆从军,大同骑兵七千,京营辽东骑兵三万。

大明刀盾兵列于两侧,在枪兵护之下的火枪手也排着整齐的队列大步向前,这么近的距离,快马一冲就到,他们的火枪杀伤力也有限。

所以各军阵中间给他们留下了退往中军大阵的通道,中军大阵是中空的,五万多骑兵于是从这条大道汹涌而出,直奔孙可望,李定国的主力。

明军的步军刀盾长枪手以密集的阵形排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阵,随时可以开阵放他们后退,外设刀枪,内辅火枪,配合作战。

几十支牛角同井吹起了苍凉激越的号角声,对面的全兵在“呜呜呜呜”的号角声中,眼看就要冲杀过来。

铁骑策动下,祖大寿麾的骑兵从箭壶中拔箭而射,漫天的箭雨如飞蝗一般遮天蔽日。

令旗挥舞,无数的传令兵奔走在各个军阵,训练有素的官军将士有条不乱的朝着对方进军。

崩溃在所难免,叛军可笑的阵营坚持了大概一炷香,然后纷纷朝后方撤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