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别憋着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布袋外的麦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四三章别憋着

殿试前没一点风声,关于这次殿试的题目,就是政事堂相公也都没一点头绪。

往年,殿试题目基本都能猜个大概。

比如西夏叛出,殿试题目会是怎样处理与西夏的关系。

比如今年有旱涝灾害,殿试题目很有可能会是关于救灾赈民方面的内容。

殿试,基本都会有时事策论。

……

试卷是被内宦捧出来的,然后继续是内宦,一个个的挨着发放试卷,把笔墨纸砚送到每一位进士的桌子上。

这是一笔赔钱的买卖。殿试用具不能用太次的,可殿试用具的最终归属却是各位士子的。

试卷发下去,并不允许就开始做题,等所有人,所有物事都配齐了,然后内宦会喊一声:开科!

随即下来,整个崇武殿就会陷入一个特别安静的状态……

而今天……

“嗡……”

当内宦开科的一声落下,整个崇武殿突然嘈杂起来。

怎么回事?懵了,相公们都懵了。

他们没有去训斥学子,都扭头看官家……很显然,是殿试题目出问题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果然还是来了……看着官家那平静的神色,政事堂相公没一个人能平静。

“给我一套试卷!”

韩琦粗暴的拽住了内宦,根本不在意这是在殿试现场,声音几乎是放开了。

这是室内,是殿试现场,那怕有几百人的嗡嗡声,韩琦的声音还是传遍了整个崇武殿。

“韩相公莫急,官家早有交代,所有在场的臣工,都备了。”

内宦很稳,是皇城司的,还是被老护卫营训练过的。

对答韩琦时不急不躁,连声音都压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因为不止是韩琦,所有来崇武殿的臣工,这时候都看着拿着试卷的内宦。

赵曦没吭气,就是眼睛都没往这边瞟,还跟刚才一样,平静的看着殿试现场,似乎要把每一个士子都记下来一般。

他知道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清楚韩琦那样是在发泄不满。

相公,特别是排在首位的宰相,最希望朝廷平稳了。

他就不明白了,韩琦好歹也是庆历年的急先锋,如今怎么就这般了?

还有富弼,还有欧阳修、司马光,一个个居高位了,反倒是没了年轻时的担当。

看吧,本来就给你们准备了,若是你们有兴趣答题,那就更好了。

“肃静!再有喧哗者,逐出崇武殿!”

不管殿试题目如何,这样的场合都不该如此嘈杂。

韩绛喊了,不单纯为官家的颜面,主要还是为朝廷取士的庄严。

韩琦可能也觉得自己冒失了……官家的花样百出,让他这个宰相越来越难掌控朝堂了,他有些失态了。

静静心,韩琦接过内宦的试卷……这……这不是惊讶,这是惊吓!

官家这是要干嘛?直抵人心吗?

叫停?不可能!韩琦也知道不可能。

可……时间虽短,韩琦还是想了个通透,也只好这样了。

可能在政事堂相公这帮人中,唯有王安石是惊喜了。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官家果然不拘于现状,这正是自己期望的。

积重难返,唯有大刀阔斧,方能让国朝焕发生机。

官家这些年的努力,只不过是治标而已。

打通安南运粮道,解决了百姓饥谨之忧,但并没有改变国朝土地逐渐被集中的现状,反而令土地兼并更加容易了。

开创新产业,确实有利于国朝税入,但真正涉及民生的,还是老样子。

即便是训练新军,也是在陈旧的基础上盖高楼,又能维持多久?

能出这样的殿试题目,官家就不是个因循守旧的官家。这对于王安石而言就够了。

韩绛和吕公弼看到题目,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问题,他们早就听自家兄弟说过,他们也知道官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是没想到居然拿来当作殿试题目了……唉!说什么好呢。

他俩不相信参加殿试的士子能有符合官家的言论,就是他们第一次听闻官家的观点,第一个感觉便是大不敬,更何况这些新科进士。

难不成官家有意让政事堂诸公也答题?

看了看旁边那些多余的物事,或许官家正有此意。

配合呗,还能咋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