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疑团
曹操立了大功,却没有像史册上一样被任命为济南相,然后带着班底走马上任。
毕竟黄巾军虽然遭受了挫败,但是只要张角还在,对朝廷来说,黄巾之乱就不算彻底被平定。
从黄巾军变成骑都尉曹孟德手下谋士之后,“贾奕”,也就是唐无易,这才开始将之前收集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情报一一拿出来分析。
对于他们这些知晓史册记载的人来说,来到这么一个异世界,在情报收集方面,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了。
不过因为这个世界出现了武道,张角作为明面上的实力位于本世界顶端的人,不可能轻易地病死,这就让他们产生了许多困惑。
不知道和他一起穿来这个世界的其他门派弟子都怎么样了,还有之前在本世界“失踪”但其实是来到异世界查探的前辈名宿,也不知道他们在这个世界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虽然现在黄巾军势大,但是这些人应该都在想法子往朝廷那里靠,无论是脱离黄巾还是好运的没碰上黄巾,大抵都在想法子从朝廷或者未来的那些诸侯那里出头。
即便这个世界即将和大唐世界相遇,但是这并不代表天道就不再运行了。
黄巾军的张角战力不俗,对于天道来说,是与异世界相遇时的一个重要助力,但是这个位于东汉末年的时代,已经有无数的天之骄子应运而生,黄巾之乱是那些人崛起的重要本钱,要说天道为了一个张角,就压制本世界其余的天命之子的发展,依照唐无易的推演,这绝不可能。
所以表面上看,能与大汉朝廷分庭抗礼的黄巾军很有迷惑性,有张角在,似乎也不会马上败亡,但是,天道顶多只会削弱他的死劫,不会帮助他压制其余天命之子的发展。
而无论是从为主世界好,还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来看,让这个世界按照历史进程那样发展下去,对唐无易等人来说,都更为有利。
黄巾军败亡之后,大汉朝廷虽然依旧是天下共主,但是内部已然不稳,等到各地诸侯趁势而起之后,这个世界就不再具有高度的统合性了。
不像是现在,无论是黄巾和大汉双方,各自的势力因为敌人的存在还都非常稳固。
而张角作为这个世界明面上武力值最强的人,不仅仅是对大汉朝廷是个威胁,对他们大唐世界,也是个威胁。
如果能让大汉在平乱过程中,顺应天命将张角解决,那么对大唐世界来说,无疑是去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曹操的父亲继承祖父的爵位,又会做人,官职不低。
也是托了父祖面子的福,在京都入仕时,曹操铁面无私,得罪了一些权贵、宦官,也只是被明升暗降弄去了,人家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只不过当今皇帝、未来谥号为灵帝的汉帝刘宏,他几年前废了第一任皇后宋氏,宋氏家族也受到牵连,曹操的堂妹夫宋奇就是废后宋皇后的兄长,因为此事而丧命,曹操也丢了官。
后来虽然再度被征召,但也只做了个六百石的议郎。
曹操本人官职不大,但是他的家族,在都城洛阳那里的影响力依然足够,他的祖父费亭侯曹腾,乃是宦官,侍奉过四代汉帝,朝野之中的士族虽不大看得上他们家的门第,但是他们家的权势,可是丝毫不差。
曹操本人年少时刚正不阿,不喜欢仗势欺人的一些宦官,当初在洛阳为官的时候,专挑借着宫中常侍们的权势为非作歹的这些人的亲戚下手,但是曹氏家族和宦官集团走得更近,这是不争的事实。
家族有人和最上面离得近,那消息就会灵通起来。
曹操本人经历了早年为官的一些挫折,已经初步具备了枭雄心思深沉的本色,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
但是观其平日的言行,他是非常笃定黄巾之乱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平定了的。
果不其然,不久,便有消息传至曹操所部,大汉皇廷请高人出手,已将黄巾贼首张角放逐,而张角之弟张宝、张梁,本就不足为虑,令曹操全力相助皇甫嵩、朱y等人剿贼。
唐无易现在的身份是曹操的谋士――毕竟他对外展露的身份是主修精神、走炼神流的文臣――得了消息之后,便分析出了一些门道来。
当今天下的高手,大汉朝廷最多是不假,但是明面上数得上名号的,都被派出来平乱了。
皇甫嵩和朱y二人且不说,就连走炼神流、以治经闻名的文官卢植,也被任为北中郎将,率军讨贼。
可用的人手不多,汉帝又是速成版的高手,没有多少对敌经验,也轻易离不了京师。
那么,出手将张角“放逐”的人,究竟是谁呢?
而这个“放逐”,究竟是他们无力将张角击杀,还是知晓这个世界正在与另一个世界接近的底细,才会暂时留手呢?
这个世界的人,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世界即将和大唐世界相遇的真相?
大唐世界遭遇外敌入界、天道示警,这番遣人去往他界的动作,究竟是这个世界的谁做出来的?
集团太多,暂时不能解析,不过这个世界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就算结合史册,也只能知晓九牛一毛,是肯定的了。
黄巾军中,并不是全数青壮,也有许多老弱妇孺,乃是黄巾军将士的家眷,或在黄巾起兵之初便随行,或在逃亡途中不幸被裹挟。
没有张角撑着,黄巾军对上汉军,就彻底失了底气,成了只病老虎。
不过黄巾虽会为汉军所败,但是汉军只打败了主力部队,那些四散各地的黄巾众,或在其后数年陆陆续续为汉军征缴,或被各处诸侯收归麾下,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兵源。
黄巾之乱是汉末诸多诸侯的发家之道,可不是说的假话,除了响应朝廷号令对付黄巾贼外,将黄巾军余部收入麾下,也是他们强大自身实力的一个方式。
乘着皇甫嵩、朱y两部的东风,曹操又一次大破黄巾军,趁势收拢了不少青壮到手下。
现今大汉朝廷还在,曹操可没起过什么“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当年别人对他的批语,曹老板现在信奉的还是前半句,立志要做大汉朝的“能臣”,现在虽不至于是“治世”,但在朝廷看来,还没到“乱世”的地步。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各处还有匪患,曹操最基本的班底,和这个时代的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募集乡勇,也就是同乡的青壮,再加上亲族的兄弟们组成的。
没有兵源补充,那这兵马自然是越打越少,能有添人的机会,是怎么着也不能放过的。
没了张角,朝廷那边给曹操的任命也下来了,任济南相。
此济南乃是济南国,乃是一个藩国,自西汉武帝时,藩国之内上至国相、下至郎中令等诸侯国王宫官员,其任命便悉数出自于皇廷了。
济南国原本是光武帝之子济南安王刘康一系的封国,不过济南安王这一系不幸绝嗣了。
当今皇帝刘宏,便从河间王之子里,选了一个与济南安王同名的王子,也唤作刘康的,来继承这济南王的爵位。
济南国说是一个诸侯国,但是只有十余个县,一郡之地的大小,所以济南国的国相――原本诸侯王的国相也是唤作丞相的,但是西汉削藩之后,诸侯国丞相便只能称一个单字“相”了――实际上就是一郡太守。
曹操被封为济南相,也就是这一郡太守的职位,从表面上看,汉帝也算是有恩必赏,不过曹操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被召回都城洛阳为官,才是真正的天恩浩荡,如今任这济南相,只能说尚可。
但是……反过来看,若是洛阳那里皇帝是对曹操另有任用,只是没有做好安排,那么他让曹操做这济南相,可谓是极为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