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问世间情为何物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再看向墙壁上那一行行字迹,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悲伤。
昭阳接过那卷手书,细细的翻看起来,娟秀而略显霸气的笔迹,显然出自女子之手。
手书上记载着一个女子从相遇、相知、相爱再到相恨,最后悔之不及的历程。
昭阳看到后边,竟低声啜泣起来。
手书的最后落款是慕容紫烟。
“为什么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却落得如此结局?”昭阳心里既是难过,又是同情,抹掉眼角的泪珠,向身旁的少年问起,“为什么他们会这样,他们究竟是何身份?”
赵丰戟摸了摸鼻翼,道:“我曾在一些江湖杂记里见到这么一则传奇。
数甲子之前,江湖出现一个隐世门派的传人,天赋异禀,武艺超绝,而且花容月貌,有倾国倾城之姿。
所行之处,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屡屡救人于危难,渐渐在江湖上有了名望,人称‘凌月仙子’。
传闻那‘凌月仙子’后来与一个天才剑客情投意合,那剑客名叫蔺天晨。
但是蔺家却反对这门亲事,因为蔺天晨从小便有婚约在身,只是他本人不知。
此事两难全,蔺天晨又是孝子,不忍违拗其母,终是选择奉父母之命成婚。
闻知此事,凌月仙子伤心欲绝,闭关不出。结果在冲关时,被情字羁绊,终是走火入魔。
可能凌月仙子天赋实在太高,不仅未身死,反而另辟蹊径,创出一套无上魔功。
但心性却是大变,出手狠辣,一言不合,拔剑相向。每见负心人必除之而后快,有人违其意,辄杀之。
于是,‘凌月仙子’也就变成了‘凌月魔姬’。
后来,她曾去蔺家寻仇,那料,蔺天晨恰巧外出。等剑客再回到家时,家中父母和新婚妻子,尽被杀死,地上只留下一个血色轻舟的印记。
自此之后,剑客不知所踪。
而那‘凌月仙子’从名门正派变成人见人怕的女魔头,自是引起各派的联合围剿。
此时,‘凌月仙子’魔功初成,终是受了重伤,可那参与围杀的江湖好手,也凋零近半。最后关头,魔教教主亲自出手,将‘凌月仙子’救走。
三年后,‘凌月仙子’重出江湖,武功之高,罕出其右。将当时围杀他的各路高手屠戮一空!
一场武林浩劫就此开始,魔教和各大名门正派间争斗不休。
当时,天下三大宗主之一,曾想出手制止她。但她已身具宗师之相,隐然与那宗师分庭抗礼。
之后,‘凌月仙子’便杳无所踪。
在那则传闻中记载,‘凌月仙子’平生唯爱紫衣,名曰慕容紫烟。”
少女听完故事,心头压抑万分,看了眼那静静躺在床上的女子。那女子的容颜是如此惊世,身上的紫衣散发着神秘高贵和压迫的气息。
想着,那写下刻骨相思的女子,怎就变成这样了呢。
又听赵丰戟继续道:“江湖传闻其实只记载了一个梗概,内中详情怕是只有几人知晓,也早已不在人世。
哎,多少动人往事,多少深情,淹没在岁月的浪花里。
这手书记载虽不详细,不过,也可得知,蔺天晨曾去寻过慕容紫烟,后来他来到此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守着紫罗天莲的盛开。”
说着,赵丰戟指向洞府中央,那里有一池钟乳液,池中蕴育着一株奇异的花草,流光溢彩。那是一朵紫色玲珑,拥有七朵花瓣的花儿,散发着令人迷醉的气息,祥和且安乐。
“传言这紫罗天莲有祛毒镇魔之效,百年花开,花开三日,寻即凋零。紫罗天莲极为稀少,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以为它只是江湖中的传闻。
蔺天晨不知如何寻到这紫罗天莲,想用这株异花怯除慕容紫烟的心魔,让她心智恢复往昔。
只是,紫罗天莲花期太长,未及绽放,蔺天晨便因受伤过重,心力交瘁而离世。
后来,有人将此事告知慕容紫烟。等她来到此地,见到离世的蔺天晨,刻骨的相思终是暂时战胜了心魔,便散去功力,自绝于此,从此长伴挚爱之人。”说着,赵丰戟顿了顿,眼神看向几处。
昭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四周有几处残留着散功时的痕迹。或是幽深的沟壑,或是被削平的石壁,透过附近厚厚的石层对比,方知其威力,令人震撼敬畏。
最后,少年惆怅的说着,“临死前,慕容紫烟写下了这爱恨交织的文字,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昭阳心中升起无数疑问:“那两个人究竟还经历过什么?传递消息的人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慕容紫烟,或许悲剧不会再上演?慕容紫烟最后时分,究竟想起什么,竟如此决绝?”
很多事,难以寻到答案,但昭阳依旧对这位传奇女子肃然起敬,为那刻骨的相思,为那浓烈的深情,为那生死相许的决绝。
情深缘浅,天意弄人。看着两人栩栩如生的容貌,想着手书中那一段段经历,听着少年的诉说,少女的脑海中渐渐勾勒出那两人从相识到最后的一幕幕......
她既被震撼着,惊艳着,羡慕着也在哀叹着.....或许,现在最终能在一起,再无其他羁绊,才是两人最好的归宿......
虽是如此想,她心里还是分外压抑,难道,这便是至死不渝的相爱吗?
赵丰戟好像想起什么,对身边的少女说道:“或许还有一件事,你会感兴趣。
传闻你的先祖,大晋的开国皇帝--昭武帝,在未发迹之前,便与这二人熟识,并且钟情于慕容紫烟。无奈,慕容紫烟只倾心于一人。
昭武帝成家甚晚,年届三十方成婚,平生也仅娶皇后一人。好巧不巧,那皇后恰是慕容紫烟的一位族妹,容貌肖似。
昭武帝在位期间,曾广搜千年寒玉髓,千秋木,碧水烟罗等罕见物事。世人皆以为昭武帝是为自己修陵所备,没想到却是用在这里。
由此可见,昭武帝便是那传话之人--长相随!”
顿时,昭阳惊讶起来,自己的先祖竟也牵绊其中!
怪不得,先祖将这偌大的荒原列为禁地,每年必来游猎,......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昭阳的眼眶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