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回府
十月初的一天,太青城一如往昔的热闹繁华,在城内某处驿站内,一个皂色长衫的少年正在寄送物品。
寄送的是二百五十两黄金,寄收的却是十五户人家。
少年在填写地址,却觉笔重如山,难以写下一个名字,尽管那些名字早已在他心中翻滚许久,马小六、丁小乙、张虎.......
曾经的音容笑貌,往事的点点滴滴,都让少年肝肠寸断,心如刀割。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一十五人,一十五个名字,不知花了多长时间,随着一声叹息,那少年方将重逾千斤的笔放下。
街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
时隔月余,终于休沐的少年,看着这明媚的阳光,看着这热闹的市井,却有些茫然。
黄金是他和皇甫勋、李逸风的封赏,加上昭阳公主的心意,凑成的二百五十两,或许可以使那些人家安然生活十数载,可他们又岂会因此而高兴?
在驿站门外怅然良久,眼见将及正午,少年收拾了下心情,大致辨别方位,便向自家府邸走去。
太青城依据“法天象地”的理念兴建,上应星宿,下成皇居,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
宫城在城正北,以正阳宫为主体,为帝后太子所居,皇城在城中部偏北,为皇族所居,亦是文武百官上朝议政的地方。此外晋国的中央机构,如六部五监、御史台、翰林院也都集中在这里。皇城之外便是外城,乃是官员和百姓居住的地方。
太青城横着有十六条大街,纵着有十二条。在南北纵向的十二条大街中,最中间的是太青城的主街,赫赫有名的朱雀大街。朱雀大街宽达六十丈左右,可以容下十辆马车并驾齐驱,道旁遍植绿树,春末夏初时绿荫匝地,清凉怡人。
外城中,城东多贵,城西多富,城南则是普通百姓所居之处。
赵府便坐落在东城的清麟大街,原是郡王之府,后被赏赐给赵家,其占地颇广,放眼望去,周围皆是高官贵胄,王公勋戚之府邸,朱门高阁一派,富贵气象无边。
赵府门前立着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其后玉石成阶,朱扉紧闭,门上竖着一块鎏金匾,上书“赵府”,金字黑底,笔迹遒劲,气势非凡。
想到自己在紫晨秘境中险些回不来,再见此情此景,少年自是感触良深。
门口立着两个侍卫模样的中年人上前行礼,“见过二公子。”
赵丰戟连忙低身回礼,他可不敢倨傲,这些侍卫都是武宁镇退下的老兵,感念赵家大恩,才追随至此。
赵府原是郡王府,占地颇广,有百余亩,主院落便有五进,另有东跨院、西跨院,以及厢房、回廊等。
只是赵府人丁单薄,三代也仅男丁四人,加之赵老爷子为人简朴,偌大的一个府邸,也只有七八十人,其中近半是护卫,所以,府邸大半处于闲置状态。
皂衣少年兴冲冲的向前走着,一路上,不时有丫鬟小厮上前行礼,他也一一回之。
终于来到内宅,还未进门,赵丰戟远远便大声嚷嚷着:“奶奶,我回来了!”
院内,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夫人,正安详的躺在一张藤椅上闭目养神,惬意地享受着午后静谧时光。
老夫人身旁俏立着一位青衣侍女,轻轻摇了摇藤椅,柔声唤道:“老太君,小公子回来了。”
被轻唤醒,老夫人微微睁开眼,便见一条皂色人影迅如矫龙,三五步扑到近前。
“奶奶,我回来了!”说罢,那少年便伏在老人膝下,掖了掖覆在其上的薄毯。
老夫人慈祥的轻抚着少年的头发,仔细打量着,“奶奶是日也盼,夜也盼,可算把自家孙儿盼回来了。”
少年抬起头笑了笑,“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我也想奶奶。”
“哎,你这孩子非要去从军,一个月也难得回来几次,若是跟你爷爷一样做个文官多省心。你看把我家二郎瘦的。当年你二叔也是如此......”说着老夫人欲言又止,摇头他顾,眼中隐隐有泪。
这老夫人也是奇女子,年轻时被唤做铁娘子。
当初,赵丰戟的爷爷,也就是赵璟林,父母早亡,年轻时,一心读书,不事产业,及到风然寇边,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尽去,独自流离失所,竟在一处山寨外饿的昏倒,被一帮山贼劫到寨子。
当时山寨的少寨主,便是赵丰戟的奶奶。那时的她见赵璟林眉清目秀,又是读书人,芳心悄悄暗许,便“强娶”了赵璟林。
婚后倒也琴瑟相谐,待到赵璟林考取功名,她便遣散山寨,跟随赵璟林宦海四方,直至定居京都。
老夫人虽不识文字,却颇通道理,武勇不凡,且有谋略,可以说赵家后人的武勇更多的是继承于她,而不似赵璟林。赵璟林对此也是徒呼奈何,无力作罢。
铁娘子本有子女三人,大儿子赵伯阳,封朔侯,武宁镇节度使,坐镇边关。女儿赵雅外嫁他乡。二儿子早早捐躯沙场,未留子嗣。
赵伯阳有子二人,大儿子赵丰寒,现在吏部从事;二儿子赵丰戟在长林军任职。
铁娘子年近七旬,如今膝下承欢的也仅孙儿二人。
“奶奶万勿操心,孙儿这不好好的嘛,不碍事的。我休沐五天,会一直陪着奶奶的。奶奶身子最近还好吗?”少年看着和蔼可亲的老人,关切的问道。
老夫人看着从小最疼爱的小孙儿,眼中满满的爱惜都溢了出来,“好,好,奶奶一切都好,这一眨眼,我的乖孙儿都长这么大了,小时候还拿着竹杖满院子跑,一逢下雨便卧在床上整日不起,没想到这般快,孙儿大了,奶奶也老喽。”
“奶奶不老,您会长命百岁的,等孙儿有了孩儿还指望着您老人家看呢!”
老夫人笑了笑,“你呀,就会哄奶奶开心,还想让奶奶给你看孩子,那你可得早点成婚。你爷爷也有此意,听说田侍郎的二女儿貌美且贤,你爷爷有意上门提亲,可又抹不开面子,哎。”
赵丰戟大窘,想着,爷爷素来文人傲骨,清廉有名,公正无私,不事产业,也从无其他进项,只靠薪俸供养家人,可这“京城居大不易”,若不是父亲时常从武宁时常孝敬补贴,这偌大的赵府,估摸着也就能养活二三十人,府中还得再闲置过半。爷爷一生甚少求人,如今为了自己......
“不必让爷爷为此事为难,再说我还小,此事暂且不急。”
“怎么能不急,这大户人家谈婚论嫁啰嗦的很,什么议婚、合字、纳吉、纳币......一整套下来少不得一年半载。”说着,老夫人又狐疑的看向自家孙儿,“难道说你心里已经有人了?说来让奶奶听听,到底是谁家的女儿,这般有福气,能被我家二郎相中。”
饶是赵丰戟脸皮厚如城墙,此刻也禁不起自家奶奶的这番夸赞,只好岔开话题,“我现在从神武军调到了长林军,又小小的升了一官,现在是队正了!勋爵也提了两级,现在是骁骑尉了。嘿嘿嘿”
老夫人看着自家孙儿晋升,自然满心欢喜:“哟,我家孙儿真是有出息,这才三个多月便晋了一级。队正?那手下也该有百十号人了吧?”
“嗯”,见老人开心,赵丰戟也欢喜的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以后对手下也都好点儿,想当初奶奶.....”说了半截,老人摇头笑了笑,“我和你说这些干嘛,我听你爷爷说,你现在是在长林军给什么公主护卫?”
“嗯,昭阳公主,人.....还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