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欠东风 - 乱世青秋集 - 君离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乱世青秋集 >

第59章欠东风

上首的四皇子观其状,缓缓问道:“何事让赵骑尉如此吃惊。”

赵丰戟舒缓下神色道:“回殿下,倒不是甚大事,前几日在下申请带队前往北边剿匪历练,只是不知何故,刚刚来信,却将在下调往西线雍州安陵城协防。军令甚急,要求三日内启程,刻期二十日至安陵。不知这安陵城最近发生何事?”

场间长林众人也有些讶异,往常外出历练,所去之地很少驳回,似赵丰戟这般变更目的地的更为少见,再说最近也并未听闻安陵城有何事发生?

众人不知,此次将赵丰戟调往安陵乃是晋帝刻意安排,自上次见过少年后,便对其多有留意,得知少年申请历练,又恰逢西线有事,便将少年安排到安陵,一试成色。

天威难测,其中原委又怎是场间众人所能揣度。

长林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倒是四皇子若有所思,皱眉道:“前几日我倒听闻秋国有意动,意图雍州、麟州的消息。你此去安陵或与此事有关。不知赵骑尉作何打算。”

赵丰戟斩钉截铁道:“事态紧急,当兵贵神速,明日我等便启程前往。”

“好,那本王便在此为赵骑尉壮行,预祝建功立业,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四皇子起身举酒为即将出征的赵丰戟相祝,席间众人也壮行致意。

唯有昭阳眉间平添了几分忧色,顾盼之间,忧思沉沉。

宴罢,赵丰戟便匆匆回营,召来林贞、皇甫勋与罗岳松三人,告知西线有战事,此番历练改为安陵,明日便出发,令其传谕全队。

此前表示不打算外出的林贞,此时忽然改了主意,主动要求参战。

赵丰戟自是求之不得,点头应允,便决定率第一小队、第二小队前往安陵,第三小队继续由罗岳松暂领,留守护卫公主。

他又仔细叮嘱罗岳松关于护卫公主的一些事宜,令其万不可轻忽懈怠。

四人商讨着,又罗列了一份物资清单,银子、军马、箭矢、兵器、粮草、冬衣、甲胄......

写毕,罗岳松拿着签好字的清单,带着第三小队先去武备库认领物资。

林贞和皇甫勋则去传谕各自小队,安抚情绪,鼓舞士气。

又着皇甫勋将席间作为彩头的银子和雍王送来的十八袭锦裘分给蹴鞠队员。

赵丰戟在厢间独自沉吟一番后,铺开笔墨,写起家书。

“祖母大人在上,孙儿明日将率部卒外出历练,事出仓促,不及回府相叙,还望祖母见谅。此行历练,只是寻常故例,无甚大事,孙儿自会照顾好自己,早去早回,祖母切勿牵挂。自幼受祖母宠溺却未能长伴膝下,实乃孙儿憾事,愿您诸事顺遂,长岁无忧。不肖孙儿丰戟乞拜。”

写完家书,赵丰戟又想了想,提笔给柳景桓也写了封信,告知自己明日将去安陵,若是顺利,年前便回,云云。

有心给那心仪的女子也去一封,可提笔再三,还是作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写完信,召来传令兵,令其火速将信送出,然后他又埋头在厢间埋头处理了一会儿事务。

接着又去拜访上司申不悔,请托在自己出征后,多帮衬下留守的第三小队。申不悔慨然允诺,又勉励了少年几句。

回到营房,赵丰戟四处走着,军中的士卒们有的在收拾行装,有的在擦拭军械,更多的人则是聚在一起,央求那些识文断字的同袍代写家书。

第五大队识字率相对来说比较高,达到五成,而在地方军中识字率甚至不到一成。

眼见军中气氛不错,士气高涨,赵丰戟打了几个招呼便走开了。

几个蹴鞠队员骚包的穿着刚下发的锦裘,向军中兄弟们可劲的卖弄,神气十足,这也引得其他人眼红不已,然后一拥而上,将他们身上的锦裘剥下来,挨着穿了一遍,这才作罢。

忙碌有时,罗岳松终于押着物资回来了,其中白银两千两,上等军马百二十匹,弓一百,箭矢三千,其他物资若干。

二千两白银,这不是一笔小数字,连赵丰戟也是初次见到,这些银子足以供养整个大队三四个月。

有倒是皇帝不差饿兵,既然有银子,赵丰戟便让皇甫勋将全队三个月的饷银提前发下去,又拨给罗岳松三百里,供其留守度支,剩下的让皇甫勋留账看管。

“财帛动人心”,军中也曾有捐款携逃的先例,唯有交给老实人皇甫勋,他才放心。

至于皇甫勋每日背负着巨银是喜是忧,他就懒得去问了。

果然皇甫勋一脸苦涩,想要说起什么,却见赵丰戟已悠然离去。

营中军士听闻提前下发三月饷银,又是一阵欢呼。

赵丰戟离开后,径直来到了灶房。老杜师傅见他进门,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小队正经常往来灶房,自是与老杜师傅相熟,老杜师傅为人甚好,也从未像今日般给过他脸色,小队正不由纳闷道:“杜师傅,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营中有人欺负你?”

老杜师傅气愤的“哼”了一声,别过头仍不理会?

小队正诚恳道:“杜师傅,到底发生什么事,我替你做主!”

老杜师傅终于抬起头,打开话匣子,“听说大队此去安陵,名单上却没有我的名字,据说是你刻意安排的?”

听闻是此事,小队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嗯,事态紧急,此番出行刻不容缓,将要轻车从简。这一路鞍马劳顿,何必让您受这遭罪?”

老杜师傅一拍桌子,怒道:“告诉你小子,当年我上阵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玩泥巴呢!再说,我不在,手底下那些兔崽子,指不定做出什么猪汤狗食,兄弟们上阵杀敌,体力跟不上怎么办!我把话撂这了,你要不让我去,以后这饭,我还就不做了!”

军中这些人话糙理不糙,而且极认死理,于是,小队正无奈道:“允了,允了,没有杜大师傅的手艺,我们上哪儿吃可口饭菜。”

“真允了?”

“真允了!”

听完这话,杜师傅换上笑脸:“这还差不多,算你小子门清。”忽然,他又仿佛想到什么,嘿嘿一笑道:“原来我还发愁下半个月的伙食,搞不好只能清汤寡水,没想到你小子打的是外出历练的心思。这招真妙。”

赵丰戟也是一乐,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嘿嘿,我这点花花肠子,怎么瞒的过你,对了,明日大队便要出发,今晚就给兄弟们吃顿好的,可劲糟吧。我给你留守的兄弟另安排了银子,够他们花销的,不用管他们。”

“好勒,你就瞧好吧,我这就去忙,保管让那帮兔崽子吃的盆满钵满的!”

“等等,杜师傅,还有一事,此去赶路颇紧,前几日便不怎么开伙了,麻烦灶房的兄弟替队中多备几日干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