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蒙哥马利》(7)
挂帅指挥第八集团军1942年8月,蒙哥马利离开战场已经两年多了。尽管在北非和缅甸,他的许多同事仍在浴血奋战,而他却始终没有被派回战场上。
这一场牵动世界的战争,离他似乎非常遥远。8月初,苏格兰将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英国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佩吉特将军邀请蒙哥马利和他一起前往视察。
蒙哥马利一直希望有机会去看看其他部队的情况,于是欣然受命,同佩吉特一起乘坐他的“轻剑”号专列北上。
演习的第二天,蒙哥马利突然接到陆军部打来的电话,让他立刻返回伦敦,去接替亚历山大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在艾森豪威尔领导下着手制订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
艾森豪威尔当时已是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参谋成为国际风云人物。第一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令蒙哥马利非常高兴,他不再是那个自封的“东南集团军”司令,而是一个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集团军司令。
然而,第二天凌晨7时,当蒙哥马利还在刮脸的时候,陆军部又来电话说,任命他为第一集团军司令的命令撤销了。现在要他到埃及去指挥沙漠中的第八集团军。晚些时候,蒙哥马利才知道戈特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司令,但他已阵亡,所以要蒙哥马利去接替那个职务。
蒙哥马利被任命为第一集团军司令还不到24小时,就被调任第八集团军司令,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走运的一件事。这一连串的变化,搞得蒙哥马利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来,地中海北非地区是英国传统战略利益之所在,在那个地区指挥作战的都是英国军队中最出色的将领。北非战场初开时,是韦维尔坐镇该处。他领着为数不多的军队,迎战意大利一支人数众多的大军,大获全胜,差一点把意大利完全逐出北非,接着,有“沙漠之狐”美誉的德军统帅隆美尔进行反击,又把英军赶了回来。
之后,英国陆军元帅奥金莱克接替韦维尔担任中东总司令以后,英国政府给他提供了大量物资和装备,使他在坦克、大炮、飞机、补给品等方面对德意非洲军团构成了优势。
依靠这些装备,奥金莱克把在这一地区作战的部队改编成了第八集团军,使之成为一支沙漠劲旅,但在取得了一些小的战术胜利后,终于还是不敌“沙漠之狐”的进攻,节节败退。
1942年夏季,北非英军的处境已岌岌可危。5月26日,隆美尔发动了代号为“泰西”的进攻战役。至6月中旬,英军据守的贾扎拉防线被突破,接着,托卜鲁克要塞也在一天之内被德军攻占。第八集团军在隆美尔的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几乎溃不成军。
奥金莱克一见大势不妙,立即飞赴战场亲自指挥,他还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反击,这后来被称为“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此战役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扭转英军在北非的严重不利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布鲁克决定亲自到北非来了解情况。
7月15日,布鲁克说服了丘吉尔让他进行这次旅行。然而,7月30日,当他动身前一天,接到通知说,丘吉尔首相也去,一个代号为“手镯”的丘吉尔调查组的人员此时已在开罗集中,他们将要决定第八集团军的命运。
8月3日,丘吉尔来到开罗。当晚即召见了布鲁克,两人一直谈到次日凌晨1时30分。在奥金莱克能否同时担任中东总司令和第八集团军司令这两个职务的问题上,两人是有共识的,即不可以。但由谁来指挥第八集团军却有分歧。
丘吉尔建议由戈特来任此职,因为戈特是沙漠战老手,有“沙漠之鼠”的美誉,他和隆美尔可能会有一场旗鼓相当的较量。但布鲁克不同意,他争辩说:“戈特老了,老得已失去了判断力。”
丘吉尔不高兴地回击道:“那么,你来干好啦!”
布鲁克心目中的人选是蒙哥马利。为此,他第二天一早便去见奥金莱克,做他的工作。尽管奥金莱克不喜欢蒙哥马利,没想到他还是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同意派蒙哥马利来接管第八集团军。
8月7日,当戈特乘飞机沿阿拉伯堡航线至赫利奥波利斯航线飞行时,不幸罹难。这条航线一般被认为是百分之一百安全的,就连丘吉尔使用该航线时,也不提供护航。可当天一架被盟军飞机赶得走投无路的德国战斗机闯入了这条航线,而且恰恰遇着戈特的飞机,戈特因此而丧命。蒙哥马利愉快并充满信心地作着赴非作战的准备工作。
但他也有一件烦恼的事,那就是为他的儿子戴维。
1942年,已是戴维该进公学的时候了,但蒙哥马利又改变了主意,因为哈罗离伦敦太近,在那里读书,孩子们可能会经常在防空洞里睡觉。所以蒙哥马利把他送往曼彻斯特。
当时戴维正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度暑假。蒙哥马利很快作出决定并写信给雷诺兹少校,即他过去所进预备学校的校长,请求他和他的妻子帮忙照管戴维,直到蒙哥马利打完仗回来。
蒙哥马利在信里还附上他的遗嘱副本:“我所有的一切,包括一张200英镑的汇票,都留给戴维。我请你替戴维付学费,买衣服,事实上在我离英期间,作戴维的监护人。”
不等雷诺兹回信,蒙哥马利就出发去非洲了,但他毫无顾虑。他知道雷诺兹会收留戴维,并会待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由于战事紧急,蒙哥马利已来不及向孩子告别了。
因为蒙哥马利的东西很少,离英的准备工作是很简单的。他所拥有的一切物品都于1941年1月在朴次茅斯被敌机炸毁。现在他要去向德军算账了。
8月10日晚,蒙哥马利飞离英国,第二天黎明抵达直布罗陀。在直布罗陀待了一整天后,当晚起飞去开罗。
给对手设置死亡陷阱
1942年8月12日一早,蒙哥马利到达开罗郊外的一个机场,然后被接到大金字塔附近的米纳·豪斯饭店,住在奥金莱克包下的一个房间里。在洗澡、进早餐之后,他驱车前往开罗的中东司令部。他10时到达那里,立即被带去见奥金莱克。
奥金莱克即将卸任,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在最近几个月里,他曾竭尽全力去设法扭转战局,但每次努力都失败了。他把蒙哥马利带进地图室,关好了门,介绍了非洲的战局,并解释了他的作战计划:不惜一切代价保存第八集团军,必要时一直南撤到尼罗河。
对奥金莱克的计划,蒙哥马利是不满意的。但这次,他表现得有点绅士风度,没说一句话。反正第八集团军即将在他的麾下,到时还不是由蒙哥马利说了算。
接着,蒙哥马利去找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司令部里正忙着,他显得和往常一样镇静坚定,信心十足。
蒙哥马利见面就向亚历山大提出他的关于为第八集团军建立一支后备军的计划。蒙哥马利说,这支队伍应该同隆美尔的部队一样,拥有较完善的装甲武器。
亚历山大同意了,但当时他还未接任总司令。至于同奥金莱克和他的参谋长讨论这件事显然没有意义,因为他俩快离任了。于是蒙哥马利又去找副参谋长哈定少将。
哈定曾经是蒙哥马利在坎伯利参谋学院任教时的一名学生,蒙哥马利非常欣赏他的能力。当时,哈定并不知道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在开罗做些什么,于是蒙哥马利告诉了他。
然后,蒙哥马利向他提出了整个计划,并请求从分散在埃及的零星力量中组织起蒙哥马利所需要的装甲军。
蒙哥马利告诉他,300辆崭新的谢尔曼坦克预计在9月3日从美国运抵苏伊士,这些将用来装备装甲师。
哈定说,他很乐意参与此事。蒙哥马利打算在当天18时再去看他,听取回音,并且说将同亚历山大一起来。
此后,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一起去谢泼德饭店进餐,在那儿他们讨论了整个计划。蒙哥马利向他勾画了他的想法,并把他拟在第八集团军推行的行动步骤告诉他,取得了他的基本同意。
那天下午,蒙哥马利买了一些急需的、适合于在8月的沙漠中穿用的衣服。8月份,在开罗穿着英国哔叽军服进行繁忙的工作,可把蒙哥马利热坏了,所以,他要置一些在沙漠用的行头。
那天晚上蒙哥马利被邀请在驻开罗的英国大使馆过夜。根据安排,第八集团军的准将参谋将于第二天上午9时于亚历山大以西的十字路口接蒙哥马利,并把他带到第八集团军司令部。
18时,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回到总司令部去见哈定。哈定说他可以提供的将是第十军,包括:第一装甲师、第八装甲师和第十装甲师,这些师每个都包括一个装甲旅、一个步兵旅和一个师直属队,此外,另加一个新西兰师,包括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旅。蒙哥马利听了异常高兴,就请他立即去办。
蒙哥马利在那一天还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挑选一名第二副官。他从英国来时,曾带了一名副官,即皇家诺福克团的斯普纳上尉。但他和蒙哥马利都没有在埃及作战的经验,因此蒙哥马利需要另一个熟悉沙漠生活方式的副官。
蒙哥马利听说戈特在不久以前曾在第十一轻骑兵团中挑选了一名年轻军官。戈特遇难那天,他幸好不在飞机上。现在他在开罗,也许他正是他所要物色的人。
他的名字叫约翰·波斯顿,曾就学于哈罗公学,战争开始时,他尚未离开学校。
蒙哥马利找到他对他说:“我叫蒙哥马利,今天早晨从英国到这儿,明天我要进沙漠去指挥第八集团军。以前我没有到过沙漠,所以我要一名副官跟我在一起,经常帮助我。你愿意到我这儿来当我的副官吗?”
显然约翰·波斯顿多少有些怔住了,因为这是高度机密的消息,很少有人知道。
他没有立即回答。两眼望着蒙哥马利,面无表情,看来有几分悲哀。他不久前还跟随着戈特,戈特在整个中东无人不晓,在所有青年军官的心目中他显然是个英雄。现在他的主人死了,蒙哥马利也说不出什么,只是瞧着他那双稳重坚定的灰眼睛,等着他的回答。
约翰·波斯顿终于说:“好的,先生。我很乐意和你在一起。”
8月13日清晨5时,蒙哥马利乘车离开英国大使馆向沙漠进发。
第八集团军的司令部作战情报处长德·甘冈是蒙哥马利的老相识,他的头脑敏捷,足智多谋,蒙哥马利一直认为他是一名杰出的年轻军官。
这一次他按约定的时间在亚历山大外的十字路口等蒙哥马利,从开罗来的道路要在这儿沿着海岸折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