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蒙哥马利》(5)
战术专家
最好的军人是合金钢!既要有必胜的信念,旺盛的斗志乐和观的态度,也要有健壮的体魄,没有健壮的体魄就难有饱的满战斗意志。——蒙哥马利
笔比剑更令敌人害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所在的第一一二步兵旅是1915年1月新组建的,由兰开夏郡的4个步兵营组成。旅长是皇家英尼斯基林燧发枪团的退休准将麦肯齐。
麦肯齐将军对旅部新上任的年轻的参谋长蒙哥马利非常赏识,不论什么事都放手让他去做,并全力给予支持。蒙哥马利曾建议说,旅部需要一处集中训练的场地,麦肯齐将军也点头首肯。
于是,该旅于1915年3月初移驻到有良好训练场地的北威尔士。
因为在兰开夏郡难以找到这样好的场地。
然而,这个旅组建还不到4个月,英国陆军部便将其拆散,并把各营分派到各师去,准备开往法国。蒙哥马利则和旅部的一些军官在曼彻斯特等候重新分配。
当时的蒙哥马利,不再是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毛头小伙子了。在住院和休假期间,他仔细地回顾了所参加的战斗,并思考了许多有关这次战争的军事理论问题。
最后,蒙哥马利得出一个结论:笔比剑更令敌人害怕。现在,作为旅参谋长,他决心要好好地把他脑海里的一些想法付诸实践。
蒙哥马利在等候的日子里,由于陆军伤亡率不断增加和德军的兵力日益增强,英国陆军部将第一一二旅改为第一〇五步兵旅。
随后,又变为第一〇四步兵旅,编入第三十五师,隶属第十一军,受黑京中将指挥。该旅辖第十七兰开夏郡燧发枪团、新编第十八和第二十兰开夏郡隧发枪团以及第二十三曼彻斯特部队。
1916年1月29日,整编结束的第一〇四步兵旅奉令开赴法国。
蒙哥马利所在军队搭乘“阿基米得斯号”轮船,在两艘驱逐舰护卫下,从南安普敦起程,次日即抵达法国勒阿弗尔。
2月中旬,在细雨霏霏、满地泥泞中,第一军团司令查尔斯·门罗爵士陪同基奇纳侯爵前往第一〇四旅视察。
当天天气糟糕,泥泞深厚,部队只好在一片刚犁过的地里集合,等候基奇纳侯爵的检阅。基奇纳侯爵冒雨站在路上,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他面前通过。基奇纳侯爵检阅后对该旅的工作非常满意。
在休整的空隙,蒙哥马利借了一辆自行车,同他的好友托姆斯上尉一起专程回到梅特朗,去看他当时受伤的地方。
在他中弹后躺了两三个小时的地方,除原来的一个稻草堆不见踪影外,一点也没有变。只是冲锋陷阵的战场,现在已成为埋葬阵亡将士的墓地。站在那儿,蒙哥马利想起了那位为救助他而付出了生命的士兵,心情十分沉重。
1916年3月7日,第一〇四旅推进里奇堡附近的作战地区,并将该旅所辖的3个营配属给第三十八师,以便在接替其作战地区前尽量学会最新战法。此前,该旅接替所辖的地区一直都在参加战斗行动。
一天,部队奉命对敌发动一次袭击。这个任务由第十七营担任实施。突击部队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异常详细,他们甚至还在模拟的地形上演练了几次。然而,这次突击行动却以失败告终。
蒙哥马利的一个名叫娃仑丁的表兄在这次突击中也英勇献身。蒙哥马利得知此事,心情异常沉痛。
法国的3月,逼人的寒气已逐渐退却,厚厚的积雪也逐渐融化,再加上阴雨连绵,战场上泥泞满地,对于生活在战壕里的人来说,这种环境真是苦不堪言,但士兵们依然斗志昂扬。
蒙哥马利比士兵们还要辛苦一点,因为他每天上午还必须同将军一起到各战壕和岗哨巡视一遍,泥泞的道路,时而呼啸的子弹,都使人心有余悸,当然,午餐也只能在路上以三明治或糕饼解决,直至16时30分才能回去讨论所发现的问题,再顺便解决一下肚子问题。
新派旅长的积极影响
作为旅参谋长,蒙哥马利的职责是陪同旅长一起到下面各个部队去检查和巡视,然后就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此外,蒙哥马利每天要负责提出3份状况报告:一次在5时,一次在10时,最后一次在16时。
10时的报告要求是正式的书面报告,呈报旅长签字后要向外发送。另外两次报告用电报拍发,只需简短地反映一下大致情况,如“一切正常”、“平安无事”之类。蒙哥马利处理这些工作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很得麦肯齐将军器重。
蒙哥马利对他这位上级自然也十分尊重。俩人相处得很好。但是,麦肯齐将军的一些做法,显然已经过时,不大符合当时的需要。
这使得蒙哥马利感到很不适应。因此,他差不多实际上挑起了全旅的工作担子。在给家人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迄今为止,有许多将军应该亲自动手的事,都要我做。”
蒙哥马利思考缜密,反应灵敏,遇事沉着镇定,办事有条不紊,且能吃苦耐劳,深受各营和麦肯齐旅长的信任。因此,麦肯齐旅长向上级建议给他荣誉晋升和给他较高阶层的参谋职务。
1916年4月份,陆军部真的下来一纸调令,决定将麦肯齐将军调离。对于麦肯齐的离去,蒙哥马利既感到难过,又觉得高兴。他希望来个年纪较轻、头脑较新的上司,以便对自己有所提高。
麦肯齐将军曾给予蒙哥马利自由和鼓励,使他在旅里得以创造自己的地位。那种地位使蒙哥马利不知疲劳的秉性得以施展。但开始教蒙哥马利领悟旅长职务本质的人,却是即将接替麦肯齐将军职务的桑迪兰兹将军。桑迪兰兹年仅40岁,是一个新派的军官。他使蒙哥马利知道了旅长的真正作用,了解了旅下各个兵种在战争中的关系。这对于年轻上尉的前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蒙哥马利在圣保罗读书时,教师可能认为他的写作能力已无可救药。但在战场上,蒙哥马利叙述经验的清晰与扼要,却不能不令人叹服。蒙哥马利对事物的洞察,简单明了。这在教室里并不显得重要,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禀赋。
但对战役和战斗的全局,蒙哥马利却看得不那么清楚,常常盲目乐观。1916年5月初,他给母亲写信说:法军在凡尔登的战况颇为顺利,法军一点也不担心。当然,若是情势不对,我们自会从旁支援。但事实上,法军对整个战斗都能妥为掌握,从未动用过预备队。
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和巩固自己的阵地,让德国人自己前来送死。所以,我们不从这边发动进攻。德国人损失惨重,肯定是吃不消的。
实际上,事实完全与此相反。法军在凡尔登浴血奋战,伤亡惨重,根本没有取得战略突破的希望。为了减轻法军的压力,英军不得不在法军的要求下,单独发起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小城市,欧洲要塞,位于默兹河畔。地处丘陵环绕的谷地,西距巴黎225公里,东距梅斯58公里,有“巴黎钥匙”之称。
早在1916年初,法军同德军在凡尔登附近展开激战。凡尔登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在此均蒙受了巨大伤亡。
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
由于法军在凡尔登无法抽身,原定于这年夏天由英法联军共同进行的索姆河战役,现在完全落在英军头上,变成了一次牵制性的进攻战役。
索姆河战役中险遭不测
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战役拉开序幕。索姆河是法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索姆河发源于埃纳省的圣康坦以北,先向西南,后转西北,在阿布维尔附近注入英吉利海峡。
索姆河全长245公里,有运河与斯海尔德河和瓦兹河相通,沿岸有畜牧和蔬菜种植业,有圣康坦、佩罗讷、亚眠和阿布维尔等城市。
索姆河为法兰德斯通往巴黎的重要屏障,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索姆河战役的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
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公里的地方穿过索姆河。
德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号称“最坚强的”防线,包括三道阵地和一些中间阵地。
主要阵地有坑道工事,阵地前面有多层铁丝网。守军为德军第二集团军,防御正面宽58公里,其第一线为9个师,预备队4个师。
以后兵力增加到67个师。
英、法方面原计划以法军担任主攻,但因凡尔登战役动用了法军大量兵力,改以英军为主。
最初投入兵力为39个师,战役过程中增加至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以第四集团军为主、第三集团军为辅,在索姆河北岸卡尔诺以北地区进攻,正面25公里;法军第六集团军14个师,跨索姆河在英军右侧进攻,正面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