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7章科学团登月 -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 女术士之友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2477章科学团登月

第2477章科学团登月

在全球局势动荡的情况下,稳定、成本低、储量大的能源资源,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关注的重要资源。

美利坚因为工业链薄弱,甚至有很多工业环节都缺失的情况下,对新能源、固态电池和环保能源没有曾经那么高需求“兴趣”,并且因为选民们对核电站的“厌恶”,近年来,也没有办法大规模建设核电站,所以选择捡起曾经的化石能源,一边卖页岩油等资源,一边慢慢啃新能源相关技术。

而大夏本土因为这些年的全产业链发展,虽然早已经摆脱了能源的限制,但有句话说得好,这玩意儿就不可能嫌多。

特别是“耗能大户”九州科技,打开了通往月球的“便宜航道”,月球表面沉积的氦-3因其聚变能量密度高达传统化石燃料的4000万倍,成为了九州科技与大夏对星际能源开发的现阶段核心目标。

这一次登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有着重大任务需要完成。

当逐月飞船根据导航,熟练的进入正确轨道,降落在月球盆地时,张天浩透过舷窗看到了由数百个六边形太阳能板组成的银色矩阵,它们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冷冽的蓝光。

作为九州科技钛坦星部门的负责人,他这次登月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自家公司在月球氦-3精炼厂,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和同行的这些科学家们一起去月球城参观。

或许是因为同行的人,哪怕都已经通过了专项登月训练,但他们本身的阅历和年龄与普通青年航天员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飞船航班的公共聊天频道里面,一直都有人在频繁交流沟通。

“听说月球城里面已经有太空分子料理餐厅,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逛逛?”

“我还是比较关注月球稻、麒麟果这些项目的成果,百闻不如一见啊,这种营养价值……”

“再不到月球来做实验,我那些学生都要把我抛在后面了,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咱们虽然六十了,也不能真的落后啊。”

“刘教授,你确定没有?”

……

当逐月飞船的舱门在月球基地旁的着陆区缓缓开启时,地质学家张修庭教授,透过舷窗看到了令他终身难忘的景象——在占地1.2平方公里的穹顶外面,有无数机器人和大型设备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而穹顶外的星空,除了自己这方的老家伙们在关注,工地上的工程师们却是没有丝毫抬头的意思。

“请大家保持安静,保持呼吸节奏……听从工作人员和语音指引,如果有担心看不懂引导的朋友,可以打开头盔显示器的模拟引导功能,直接呼唤语音精灵,说出任务即可……”

虽然这些事情都是早已经有过模拟训练,但工作人员和服务管家ai仍然没有掉以轻心。

毕竟,凡事就怕万一。

万一要是有哪位科学家、工程师在这些事情上出现一点小问题,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张修庭教授并没有托大,而是老老实实的打开了模拟引导功能。

在该功能打开之后,他就看到自己的视野当中多出了一位虚拟人像,不仅可以对话,还能够提前提醒并且演示一些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方式,也会简略的讲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哟,这个虚拟管家还是和模拟训练时的一样?”

“据说月球基地和月球城一期项目的通信需求都由九州科技建造的跨星球信号基站满足?”

“哎哟,这轻飘飘的感觉,比训练失重项目还要有意思的多……”

……

虽然这些专家教授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但他们这些八零后、七零后,也并不是腐木,所以在体验新环境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看似不深沉的吐槽式交流,甚至偶尔还会有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抽出几秒时间进行拍照打卡。

月球城一期的防护穹顶内部漂浮着模拟蓝星大气的气态云团和星空顶,为的就是能够让居住在这里的人类可以不用直面深邃的星海,导致精神状态出现问题。

这是人类首个具备完整生态循环的异星城市,城里面的智能机器人和工作人员们,此刻早已经做好了迎接科学考察团的准备。

虽然九州星海公司做出了可以稳定进行直播的技术保证,但大夏官方最后并没有选择实时在线直播,而是让夏华社月球分部进行拍摄和采访工作,再等到傍晚的新闻节目进行播放。

西蜀大学、哈工大、西工大……这一群与九州科技合作多年的高校,在今天都特意给师生们留出了看新闻节目的时间。

大夏的科学考察团众人虽然知道自己等人今天一行,肯定会上电视,也已经在尽可能在注意面部表情管理,但是当他们通过消毒走廊,脱下登月服,穿戴月常服,进入月球城的时候,还是无法控制住面部表情稳定。

经过23道工序净化的空气,让他们感觉自己呼吸到的是蓝星森林氧气。

直径1,2公里的主穹顶采用六边形蜂窝结构,但内部漂浮着模拟蓝星大气的气态云团和星空顶让这些科学考察团的“中年人”啧啧称奇。

最引人注目的中央生态园——这个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月球稻的株高虽然被基因编辑压缩到了40厘米的“矮小”程度,但每个稻穗却能够结出数百粒饱满的稻谷。

除此之外,还有性状已经稳定的特殊麒麟果,藏在针状叶片的重重包围中。以及桃夭原材料的一些中药材,也散布其中。

而在不远处,医疗中心派遣的白色涂装机器人,正在小心翼翼的收集药材、检查营养液的吸收情况。

月球城的九州科技负责人于洪斌,他看到众人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写有“石敢当”的山形石头上,这才解释道:“这是顾总从泰山原石中挑选的一块石敢当,用以祈福。”

在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新泰人”在泰山脚下繁衍生息,而夏商周的帝王们,持续泰山祭祀形成信仰顶峰的代表。    自始皇开始,更是有12位帝王到泰山封禅祭祀,而泰山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灵性。

西汉《急就章》曾有记载:“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也有石刻记录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的字样,到了现代,更是包揽了: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

但谁都没有想到,一向被全球用户看待为科技行业最强大的九州科技,其创始人居然如此“迷信”,将一块泰山石敢当,从蓝星,运送到了月球!

夏华社的摄影师十分懂事的给这块石敢当,拍了一个特写。

“石敢当”三字笔势有力,就像是一座小泰山直面而来,这也是大夏汉字书法石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既是字,也是画。

在于洪斌和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白白胖胖的大白机器人们簇拥介绍中,科学家团队的中年人们,逐渐有些“沉迷”。

“水循环的技术利用方案,主要是藻类和纳米膜复合净化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提供氧气的是城市里面的太空蓝藻培养墙,目前的培养规模,每小时可释放供应至少3万人呼吸的氧气,后续会一边进行优化,一边扩大培养规模。当然除了植物藻类供应氧气之外,还有其他供氧渠道……”

“这是由我们研发制造,以月壤为基础合成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墙体,可以屏蔽99.7%的宇宙射线,并且有较强的抗震、隔音、保温能力。”

在新闻的最后时分,夏华社的摄影师为全球观众献上了壮观的“地出”景象。

蔚蓝色的星球从月球地平线冉冉升起,在星海当中,显得那么独特。

也让不少观看新闻的全球各地观众们感慨:“都说看日出,没想到‘地出’是这种感觉。”

“原来九州科技的子公司九州星海公司,真的与大夏官方在月球修建了一座城市,那些媒体报纸在前段时间还说这是一场世纪大骗局,没想到,这根本不是骗局,而是奇迹。这就是一座奇迹之城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