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它们供养着大唐
林深的这一番话,让大殿上许多人脸上都浮现出来一股激动的神色。
这可不就是他们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事吗?
百姓能吃上饱饭。
而且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李世民也很激动,他甚至都不能完全克制好自己的情绪。
若是在自己治世的时候,能够实现这个无数朝代奋斗了许久都没有实现的目标,那么自己在历史上的名望,自然是......
想到这,他忽然转过头看向林深。
内心里的那一份激动戛然消失。
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
这一切都是这位楚王殿下的功劳。
就是换一头猪来,坐在皇位上,也不会比他做的更差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神色渐渐复杂了起来,他又想起了前些日子,他一直在考虑的那个问题了。
魏征还是有些担心:“楚王殿下,若是把粮食的来源渠道交付给那些国家,会不会有不妥之处。”
“粮食,毕竟是国家命脉。”
林深笑了笑。
“既然如此,就让给我们供量,成为他们的命脉就是了。”
魏征一愣。
林深带着笑意继续说了下去。
“你像是渤海国,便可冠以“粮食之国”的名号。”
“像是天竺,便可以称呼它们为“煤炭之国”、“铁矿之国”。”
“像是高句丽那种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说土地资源,都很贫瘠的地方,那便让它们去做廉价的代加工。”
“一些不方便直接开在大唐国土境内,比方说重污染、重损耗的产业,就完全可以托付给高句丽,就许他们“加工厂之国”的美名......”
林深说的不多。
可这几条一说出来,就让魏征他们的眼睛里,彻底的亮起了光。
他们很明白林深这一番话里,所蕴含着的是什么意味。
不仅仅是听起来的这么简单。
渤海国之地,产粮的确不错,即便没有林深的这一番话,它们也的确能够担得上“粮食之国”的美名。
不过林深的意思,并不是简简单单,把这个外号给落实,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让渤海国,成为一个专门为大唐提供粮食的国家。
最好它们一整个国家,都只发展农业经济,都只为大唐提供粮食。
这样一来,渤海国整个国家,就依赖着大唐进口粮食,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渤海国把持住大唐命脉的事。
反而......
若是大唐不从渤海国进口粮食,渤海国的经济就会崩毁,它们才是依附着大唐,被大唐把持住命脉。
天竺、高句丽......
大唐周边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细分。
让它们各自负责一个部分,然后组成一张严密的大网,供养大唐这个国家。
魏征重重点头:“明白了,这段时间,我们会商量好,让它们背负起什么样的美名的。”
林深笑了笑。
其实他手里,有一批很完善的资料。
不单单是他脑子里本来就有的知识。
这也是这段时间以来,如意超市、如意银行,在私底下,或多或少为他收集到的情报。
不过林深并不打算拿出来。
很久之前他就说了,他不愿意让如意超市牵扯到任何有关“政治”的因素,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好打自己脸的。
况且,他已经说了很多。
若是再大操大办的全权负责这件事。
一则对自己的形象会有所影响,其二就是,难免会让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反感。
大唐可以没有皇帝,但是不能没有这些人。
不管以后大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需要他们这一群人,去主持、去操劳大唐发展的方向。
他们是天底下最优秀的人,即便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们可能忽视、可能看不见某些东西,但是当他们开始学习这些东西之后,他们就会成为历史上最优秀的那一批人。
大唐的朝堂已经沸腾了起来。
他们都很明白,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的,这将会是一件比林深在蝗灾时,拿出巨量自热米饭还要伟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