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冥府招魂鸟——虎鸫(一)
第396章冥府招魂鸟——虎鸫(一)“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
人们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
这世间到底有没有招魂鸟?
让爷爷来告诉你,招魂鸟就是最为邪恶的鸟类——恶、淫、凶、毒之首的虎鸫,是一种合体怪兽,对四处飘散的灵魂有提前预知的能力。
这里到底有什么荒诞、凄凉的故事发生?
今天就讲讲这招魂鸟的故事。
把鸡汤喝尽,收拾干净,东西归置好,旅程再次开始。
马车之上,爷爷和孙先生,也包括我,都在剔牙,我也只是学样子而已,那神态是在回味那两只大公鸡的余香,这鸡,怎么就那么好吃呢?
我看爷爷好心情,问:“爷爷,青阳道长手里提的招魂鸟,您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吗?怎么那么神秘?”
爷爷若有所思的说:“关于招魂鸟有一首谣曲,叫什么来着?我一时想不起,是一首献祭曲,就是祭祀的时候,巫师所唱的,现在很少有人在唱,有几句我还记得:
若吾起舞时,
美人亦迷醉;
若吾起舞时,
皎月亦响鸣;
神降婚合夜,
破晓虎鸫啼。
虎鸫就是招魂鸟,其实不是鸟,而是一种合体怪兽,是在献祭仪式中被用来召回四处飘散的灵魂,而“破晓虎鸫啼”这句话,则蕴含着一种变异的征兆。
孙先生一旁插言说:“是挺神秘的,以前听人说招魂鸟,我就以为是猫头鹰。不是说,‘听见猫头鹰笑,保准有人会死掉’,猫头鹰能把人的魂叫走,是吗?爷爷。”
爷爷打断孙先生说:“刚才你所说的猫头鹰,据老辈人说应该叫夜猫子。”
我问:“二子哥,你见过猫头鹰吗?”
“当然见过,你在怀疑我的见识吗?春生。”孙先生夸张地看着我。
我说:“我想问的是,听见过猫头鹰笑吗?”
孙先生连忙摆手,说道:“我可没听见过,要不我早不在这儿了。”
摆完手、摇完头,孙先生扭头问爷爷:“爷爷,您见过吗?”
爷爷摇头,笑而不语,一副看我俩一惊一乍、大惊小怪的神情。
孙先生似乎有些失望,喃喃地说:“我也没见过,但我听说过。人死后,做七时,到了‘回呼’也就是‘五七’那天,死者知道自己‘死’了,要回家四处‘摸’,这天要烧死者的衣物和纸扎,家人会备上死者爱吃的菜肴,夜半时分你会听见桌椅板凳的挪动声,菜肴会被死者‘吃’过,酒也会被‘喝’,这一天,招魂鸟也会光顾‘咕哇,咕哇,咕哇’地直叫唤。胆小的就赶快蒙上头装睡觉,因为担心死者会来摸你的脸的。”
孙先生不愧在棺材铺干过,穿梭于各家各户,帮着做些丧事,经世的多了,知道的真不少。
“二子哥,能不能把你听来的故事给我讲讲?”我央求道。
孙先生两眼放光,精神头正足,一说讲故事,没问题,表现欲正盛,话题一来,就止不住了。
“爷爷,您听说过这个事吗?”
“什么事?”
“秦嫂家的故事。”
“哪个秦嫂?”
“镇北柳埠村的。”
爷爷摇头,“秦嫂?我那时还没来呢,她家出过什么事?你说来听听。”
一个饱嗝从孙先生喉咙里发出,我像受到传染一样,也跟着打起嗝来。
“吃饱了就是好。”孙先生紧接着的这句话,让爷爷白瞪了他一眼,埋怨他没出息。
“我还是讲故事吧!”孙先生耸耸肩。
解放之初,上级工作组入驻阳青山北的柳埠,被村里按排在一户叫琴嫂的家中,晚上就睡她家的西屋炕房里。
第二天一早,工作组的四五个干事纷纷卷起铺盖,要求换人家住,事后才知道,这些人睡到半夜,隐隐约约看见一个浓妆艳抹的少女,冷冷地瞪着眼睛,摇晃熟睡的他们,意欲将他们赶走,点起的煤油灯满屋子找寻,可那灯的火焰一忽儿就变蓝,继而灭了,再点,再灭。
四五个干事被折磨的心胆俱裂,还不敢和人提起,因为都是国家干部,不信这一套的,这是封建迷信,乱说影响不好的。
这事后来怎么就都知道的呢?
前两年,琴嫂的西邻居家娶儿媳妇,四乡八村的亲戚都来了,晚上没地方住,琴嫂热情的招呼邻居家的亲戚到她家来住,于是一个堂哥夜里就住到琴嫂家,也是安排住在西炕房。
一大早,堂哥就起身告辞,连婚宴都不参加了,众人奇怪,忙问个清楚。
堂哥便将昨晚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大伙,说夜里一个描眉弄眼,满脸胭脂的少女赶他走,无奈,他只好点着灯一直开到天亮。
众人都猜测,是不是琴嫂死了多年的闺女回来了?
可是琴嫂争辩说:“我那闺女到死也是白白净净的,从不曾浓妆艳抹,不会是别的鬼魂进屋了吧?
大家带着堂哥,回到琴嫂家西炕房来查看。
进屋后,堂哥忽然看到桌上玻璃下压着的照片,指着一位短发少女的相片说:就是她!就是她!
相片中人,就是琴嫂早年死去的闺女,十五六岁就病陨,生前喜欢照镜子,梳妆打扮,有一年琴嫂的丈夫上省城,带着闺女一起去的,在一家照相馆给她照了张相,洗出来的照片是黑白的,闺女就拿画笔在照片上图上红红的脸蛋,压在玻璃板下,一天到晚的看个没够,闺女死后,照片一直放在在玻璃板下压着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