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风水龙脉(一)
第387章风水龙脉(一)一路上,走走停停,爷爷在给孙先生讲解风水知识,我听得一知半解,不懂也无所谓,我也迁动爷爷的注意力。
我呢?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一会儿跑,一会儿跳,玩的不亦乐乎。
眼前二人的交谈涉及的话题,爷爷讲的还是关乎风水。
孙先生那一旁,听得仔细。
风水有四字诀:风、水、龙、砂。
“风”是空气的供应,“水”是交通,因为交通要靠水流来运输,“龙”是山势,“砂”是地质。
其中“龙”、“砂”两项,主要是为“阴宅”,即是墓地而设。
相信大家都知道甚么是“龙脉”,而地质也直接影响到尸体的腐烂速度。
大多风水师只看“风”和“水”,很少谈“龙”和“砂”,只能简单地称之为“风水”。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以前为皇帝选墓地的风水师,最大的挑战不是要找一块子孙代代兴隆的墓穴,而是要找一处绝不能有大量虫蚁和地下水的地,因为后代“发”与不“发”?
“旺”与不“旺”,要长时期才知道,到时风水师墓木已拱,大可“关人”,但如果掘下去有大量虫蚁,表示未来皇帝遗体会被虫蛀,如果地窖漏水,表示龙体会被水浸,在生的皇帝便贪龙颜大怒,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风水师为保一家大小的脑袋,非得有十成十的把握不可。
边走边说,孙先生时不时的问上一句,多半是爷爷独自一人津津乐道。
爷爷说:“挖别人祖坟算是比较阴损事儿,史上最狠的
阴损招莫过于破风水断龙脉了。”
“挖祖坟,段龙脉,史上有具体的例子吗?”孙先生虚心请教爷爷。
“有啊!”爷爷答道:“袁世凯为当皇帝都扒掉自己祖坟围墙呢。”
一听有故事,我安稳起来。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人物。
他曾担任过中华帝国的皇帝、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北洋军阀的领导人、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朝鲜国总督。
据说,袁世凯得势后,曾有取清王朝的天下而代之的想法,为此,他还扒掉了自己的祖坟围墙。
事情还得从袁世凯的经历说起,袁世凯生于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他五短身材,颈粗腿短,走路正八字步,民间传说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投胎转世。
袁世凯年轻时科场失意,二十多岁弃文从军。曾随军东渡朝鲜平叛。甲午战争后,被李鸿章举荐到小站编练新军,掌握了一支7000多人的武装力量。
从此,逐渐为清廷所倚重。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致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所有差事;袁世凯知其势不吉,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
袁世凯从小就十分信奉风水,做事经常看相问卦,测算风水。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排挤,这可能是祖坟风水出问题,于是请风水师给祖坟“会诊”。
风水师看了后表示,袁家祖坟系真龙结穴处,贵不可言。但因为“龙穴”四周筑了围墙,因而“龙身受制、气脉阻塞、不能发旺、反遭挫折”。
当务之急就是拆掉祖坟的围墙,袁世凯信以为真,于是派人拆掉自己祖坟的围墙,让祖坟看起来更正、更有龙势,让龙脉更加鼎盛。
民间有歇后语说:“袁世凯刨坟头儿--祖坟不正。”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袁世凯非常相信风水学说和相命之术,甚至决定他用人的取舍就是以面相为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民.国大总统,有人向他举荐颇有才干的吴鼎昌为财政总长。
但袁世凯认为:“此人背后可见腮,曹操就是这样的骨相。”有才而不能受重用,吴鼎昌后来只做了一个造币厂的厂长。
袁世凯有一只朝鲜国王赐给他的由上等碧玉雕刻的茶杯,袁世凯非常喜欢。
一次,茶童给袁世凯送茶,见袁还在鼾睡,就直直的去看床上的袁大总统,看了一会儿眼就花,越看眼前就越模糊,脚下一绊,将茶杯摔个粉碎。
当袁世凯醒来时,见茶杯摔碎了,就生气地大声训斥茶童,并问茶童怎么回事。茶童怯生生地说:“刚才我看见睡在床上的不是大总统,而是一条玉爪大金龙,金龙全身闪闪发光,正要腾空飞起。”
袁世凯听后脸上的怒容全消,变得异常平静,顺手在床上拿了一件值钱的东西赏给茶童,并对茶童说:“此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1914年,远在河南项城袁祖坟的坟丁进京来报,说在袁世凯生父袁保中的墓旁长出一条紫藤,长逾丈许,蜿蜒曲折,形似龙状。
袁世凯听后,重赏了坟丁,并再三嘱咐他不对外人谈及。为此,袁世凯还派长子袁克定回乡验证真伪,袁克定在项城写信称:“藤滋长甚速,已粗逾儿臂,且色鲜如血,或天命攸归,此瑞验耶!”
袁世凯看信后大喜,回信让儿子招募坟丁,筑墙护卫,防止牛羊践踏。
当时,bj城的一位天文学家也呈文袁世凯,说他多日夜观天象,发现三更以后,有帝星朗照某纬度,经仔细勘探发现正是河南项城。现在帝星已向北而来,一个月后就可以到达bj,沾沾自喜的袁世凯在各界的“大力呼吁”下,终于决定称帝。
为了打破自己家族寿限不超过五十七岁的宿命,他将祖坟移往了hen省ay市北门外五里远的洹水之滨。这里原是当年袁世凯被贬职后“隐居”的地方。
慈禧太后为安抚袁世凯,曾将这里赐名为“养寿园”。这养寿园地形奇特,四周低洼、中部隆起,远远看去犹如一只大鼋鱼伏卧在那里。
所以当时老百姓都传说袁世凯是甲鱼转世,人们称袁世凯为“老袁”,实指他是“老鼋”。这些牵强附会的传说本不足信,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好恶情感,几句通俗的歇后语也记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轶闻。
如此轶闻,让人唏嘘!
等爷爷讲完故事,孙先生问:“爷爷,龙脉被断了会怎样?”
“呵呵,会怎样?我给你说说秦始皇改地名断‘王气’的一出事?”看爷爷笑出声来,可定很有意思,我再次竖起耳朵来细听。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总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别人给抢了去。
当他听方士说,统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龙脉上。于是,为了使他的统治能够绵延千秋万代,秦始皇想尽了各种招数在全国各地来挖掘龙脉,以避免有人再度称王称帝。但是却事与愿违,造成了天.怒人怨,天下大乱。
很快,人们揭竿而起,奋起反秦,秦朝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短命王朝。
那么,秦始皇又是如何在各地兴师动众乱挖龙脉的呢?
春秋战国时代,丹阳是楚国的属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国江南地带,并设置会稽郡,管辖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丹阳也被改为了云阳县。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云阳县邑,不知让秦始皇费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价地来破坏此地的“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