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五)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374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五)

第374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五)

爷爷给我和二子讲解鬼道。如果这个老人去世了,他没有去投胎,到鬼道去了,这时候给他烧纸钱才有用,如果他去世以后变成人了,那这纸钱没有用,他得不到;如果他变成一只猪一只羊,他也用不上;下了地狱更用不上,唯有六道当中的鬼道才有用。

六道,指轮回的六个界别,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神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

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人死后,魂赴黄泉路,至奈何桥边,喝了孟婆的“迷魂汤”,才能到达阴府的。

这一路上,有许多鬼门关,是要用钱来打点的。

那大鬼、小鬼、冤死鬼、吊死鬼等,蜂拥新来客,扯衣摸兜,就像人世间的绿林好汉,对路人“剪径”时断喝的那样:“路是我开的,树是我栽的;要想走过去,丢下买路钱”。

于是,在为死者送葬时,家人一路散着黄裱纸,叫“散路钱”。

按道理,阴司纸是供地府的鬼魂使用的,亲人希望死者在阴间可以过著美满的生活,便焚烧冥币或其他纸扎祭品给他们,阳间焚烧的纸钱、冥币,甚至是陪葬物,不管什么样的形式?转换成阴间的阴司纸,只是价值不同而已。

二子问:“有钱能使鬼推磨,阴司纸是阴间的货币吗?他们这些鬼怪要钱干什么?能买什么?”

爷爷不慌不忙,面对这个徒弟的提问,自是知无不言。

不错,阴司纸是阴曹地府中可以流通使用的货币,随葬或是火化以后能让逝者带到冥界中去使用,尤其是过奈何桥的时候,要交过桥费,否则死后找不着地府。

到清明节、七月初鬼节开始的时候,阴曹地府的门会打开,而祭祖的时候,烧纸钱是为了要“接祖”,迎接已故的亲人返回人间来探望的目的。

节日已过,阴曹地府的门要关了,有一些孤魂野鬼,没有人给他们烧纸钱祭祀,所以有些讲究的人,就在这时再烧一次纸钱,或者烧纸时,先拿三张给圈外的孤魂野鬼!

打点的目的就是要送这些孤魂野鬼回去,不让他们留在人间,这叫“祭无祀”。

这样,还在鬼道的祖先,自然可以用这些钱来买东西,没钱花的鬼,看到别人家子孙给送钱花都是很羡慕的。

“阴司纸到底在阴间可以买到什么呢?”二子再次询问爷爷。

爷爷反问二子:“钱是什么?钱现在称为货币,货币是什么?孙先生。”

见二子答不出来,爷爷于是自问自答: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在纸发明之前,任何物品皆可以当作钱币,贝壳、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如此看来,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

阴间和阳间有区别吗?

只不过是把我们所谓的冥钱,看成仿钱币来作为奉献、祭祀或陪葬之物,实话实说,阴司纸就是阴间的真金白银。

话说回来,有人拿冥币充当我的钱到市面上去花,知道的是假币,不知道的呢?不也是当真金白银一样花吗?

我不该举这个例子,但我的道理想必你和春生应该明白,都认为是钱也,那它就是“钱”。。

见我俩点头,爷爷继续往下讲。

鬼怪们其实也是会“吃”、会“喝”的,那么它们需要使用“钱”也是很正常的,和人间没有两样。

守着春生,我只能说,一旦死了人,出殡的时候,路边会有些孤魂野鬼幸灾乐祸,为避野鬼,这时抛给它们阴司纸,用来买路,息事宁鬼,拜托它们不要捣乱。

它们拿它买什么?干什么?至于你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当然是可以拿它来贿赂阎王、判官的,但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死者在阴者所受的刑罚。

古代人死之后,会埋圭、壁、币、帛等物来祭祀鬼神,汉代埋宝钱送葬;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

从埋“钱”转变为烧“钱”,可能和佛教有关,佛教的传入,烧钱也随之盛行,佛门弟子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因为纸钱只有饿鬼道才有用处,黄泉路上,若真的将饿鬼打发,不受骚扰,也算烧高香了。

提起这撒纸钱,可能有些恐怖,刚出生的小孩要挪地方,怕在路上有些游荡的孤魂野鬼闲逛,顺便摄取刚出生的孩子尚不稳定的魂魄,所以在路过转弯,路口或有桥的地方洒些纸钱,倘若真有野鬼出没,得到这些钱的贿赂,也就不会再去勾索去孩子的魂魄,也便能保证孩子的肉身和灵魂安全的回家。

大概多数人想,若真有鬼神闲的无聊出来勾人的魂魄,可能也不是世间凡人所能纠察的事情,何况剪些纸钱远不如挣钱那么费劲,倒不如息事宁人,或息事宁"鬼",免得惹祸上身,剪一些纸钱散在路上,以求得平安!

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是人行鬼的贿,不是吗?

这"钱"说是贿赂,倒不如说是一种障眼法,人们大概想的是,野鬼出来游荡,忽然看见路上有很多钱,在钱面前,鬼可能就顾不得像勾人魂魄了,哪顾得上干这类招三惹四的无聊的事情了,还不捡了钱就回去好好享受。

这样的“贿赂”,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人到了阴间变成鬼,也是无事可做的多,或者是想做事,事情很难找,变成无所事事的孤魂野鬼,时间一长,也会学着勾取弱者的魂魄,想着法子刁难新来的鬼魂,收取阴司纸,如此往复。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些传说,都说纸钱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起兵反元,因缺乏军资,就把百姓各家神堂内的银子全部“借”来以充军饷,讲定日后归还。

后来朱元璋做皇帝后,既不便赖帐,又不肯掏钱,于是造了大批锡箔,说明这是阴间使用的“冥币”,以此抵债。

朱元璋的行为,不比拦路抢劫的鬼厉害差。

此外,拿蔡伦的民间传说来看,为推销劣纸而倡导以纸代钱,说说也就算了,用在祭奠祖先的仪式上,感情上说不过去。

我们一说到鬼神,从古至今,说的越多,逻辑越纠结。

逢年过节或其它纪念日,祭奠逝去的亲人时,人们总要烧纸钱,不仅表示对祖先的怀念,而且这样做,相隔两个世界的亲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人鬼殊途,人文化和鬼文化,理应该有所不同。看阴阳两界,究竟是推人及鬼,还是将鬼变人?

我们该笑谁恶俗、谁荒唐?

是人?还是鬼?

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风也越刮越大,纷纷扬扬的纸灰儿随风旋着飘向远方。

我的心中好像有块巨石在心中压着,让我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我低下头,喃喃道:“爷爷,我愧疚我从来未曾给父母上过一次坟,烧过一次纸钱,父母的魂魄会受别的孤魂野鬼骚扰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