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蛇王——杨洪昌(七)
第330章蛇王——杨洪昌(七)挖着挖着,突然有人喊:“停!”
喊停的人不是蛇王,而是其中一个挖坟的人。
挖坟的人好像看到了什么,放下手里的短锨,趴在地上,脸好像要贴在坟土里。“这是什么?”
那人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把旁边的坟土扒掉,露出一个坛子。他轻轻地打开坛子上的盖,里面的东西,却让在场的人委实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是一张人脸,活生生的。
“这、这……”众人无不被吓了直打哆嗦,万万没有想到,会刨出这么个骇人的东西来!
蛇王走过去,蹲下身来,从怀里取出一把古铜色的刀子来。那刀子看起来颇有些古怪,弯把蛇刃,冷冷的泛着寒光,刀把末端镶着一颗暗红色的珠子,轻轻一碰,便咕噜噜的转起来。
只见他抽出小刀,迅速的在那张怪脸上划了一下,一块寸许大的肉便被整齐的割了下来。奇怪的是,这一刀下去,刀口上竟然没流一滴血,而那张脸也毫无痛色。
蛇王用刀子挑着割下来的那块肉,直起腰来,把肉往自己另一只手掌上一放,那肉啪哒一声吸在手心上,想揭却揭不下来,而且还在手里缓慢的蠕动,像是活的一样!
陆嫂问:“杨爷,这是什么?”
蛇王说道,“这人面太岁,可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须得在极阴之地葬下冤死之人,靠着这股怨气孕养一个甲子才有可能生出一丝半毫。纵然你偶然得到,如果不晓得刨取之法,也只会得到一块烂肉罢了。”
说着,蛇王迅速的把剩下的那块人面太岁盖上盖,放到旁边。
接着,一脚将他带来的袋子踢了进去。
“你……!”陆嫂见他下脚这么狠,忍不住喊道,“它好歹是个……孩子……”
“孩子?”蛇王抬起头来,冷哼一声,“你能比我更清楚它是什么!”
重新填上了土,又在上面踩了几下,夯实了,蛇王才松了口气。看着陆嫂眼神直直地盯在那里。
蛇王微微一笑,道,“这个地方谁的坟也不是,但是风水极佳,地下生长了人面太岁,野地里的黄仙儿发现了它,占为己有,为了不让人打扰,起了一个土包,矮塌的很,还做了神门,让人误以为谁家的祖坟,本来相安无事,可是,陆柳爹的坟茔盖在神门正冲的位置,这么多年了,黄仙儿的道行急着升不上去,马上要投胎,正好它借陆柳媳妇的肚子,所以说我说这孩子不是你们家的。”
“因为道行不足,黄仙儿难成人型,它便想法为“孩子”送去了一块太岁,含在嘴里,想尽快吸收,没成想,我收了它的转胎之体。”
二子往前走了一步说:“敢问蛇王,这不是黄仙儿借腹生子吗?”
“不,是它借腹投胎。”蛇王更正道。
二子问:“那就是说,黄仙儿现在逃了,是吗?”
蛇仙点点头,说:“他就是刚才化身陆柳表弟来报喜的少年,刚才坟头上的脚印也是他的。”
二子又问:“那它来这里想干什么?”
蛇王有些犹豫,看了看陆嫂,这才说:“它是想来讨说法的。”
蛇王虽然是轻描淡写,可也让听见这话的陆嫂吓得不轻,想想刚才儿子喜怒无常,疯疯癫癫地模样,她嗓子眼打着颤音问:“黄仙儿还在,那可怎么办?我们这不是惹着它了吗?”
看着大惊失色的陆嫂,蛇王故作轻松地说:“呵呵,你把陆柳他爹的坟盖在这,早惹着它了,放心吧!它为了得道,不会再惹事的,我也会设法见到它,把这块太岁还给它。”
说着,蛇王举起手中的太岁给大家看。
蛇王展示完太岁后,对在场的人说:“好了,都回去吧!陆嫂,你也放心,现在坟茔不用动,回到家,按我说的做,盖上一处影背墙,安放上泰山石敢当,保你一家人从此平安无事,不久也会让乡亲们吃上你家的喜面的。”
陆嫂瞪大眼睛说:“真的啊?杨爷,到时我可给您送息去。”
“我一定回来喝喜酒。”蛇王说,“至于这个太岁,我要拿回去‘拜太岁’,还要‘还太岁’,化掉它的煞气,用它来为我们这方水土祈福,并不是我要把它独占。”
随着陆嫂的喜上眉梢,众人也皆大欢喜的散了。
蛇王让二子帮忙抱着装太岁的坛子,往蛇园返去。
下来山坡,我再也忍不住好奇之心,迫不及待的问:“蛇王爷爷,这就是太岁吗?它是植物?还是动物?”
蛇王说: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现在有些人给太岁的科学定义是:一种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
古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太岁分纤维状太岁和肉胶质太岁两种,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自大地,有弹性,有肉质纹理。
我又问道:“蛇王爷爷,黄仙儿借太岁修炼,难道太岁是神物吗?”
爷爷接过话来,解释说:
是啊!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
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
古时候被认为是太岁长生不老的仙药: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sd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就是太岁——肉灵芝。
太岁是长生不老的仙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
《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广异记》中记载:晁某性情刚烈,有关于鬼神的传说或是禁忌,他从来不相信,也不觉得害怕。
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他将这块蠕动的肉,鞭打了数百下后,丢到马路边,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就在半夜三更时分,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车上有个人问太岁:你为什么甘愿受到这种屈辱,却不报仇呢?太岁回答说:他的气势正旺,血气正刚,我也拿他没办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