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超级戏迷——八王爷(三)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286章超级戏迷——八王爷(三)

第286章超级戏迷——八王爷(三)看见八爷出了门,爷爷向烟袋爷爷请教:“这位为啥自诩八王爷?有讲吗?”

烟袋爷爷说:“八爷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二指先生,他声名远播,捉神驱鬼,看宅踩墓,大家都找他。”

原来八爷是个超级大戏迷,只要听说哪里有戏班,他都是每场必到,可见有多迷。

至于他为啥自诩八王爷?他在家排行老八,因为热戏,受戏曲的影响,在《杨家将》和《包青天》的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斡旋在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八贤王名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次子。

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

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简一柄,可以随身带简上朝,如见不忠、不法昏官,可当场用简打之。

所以,这位八爷自比八贤王。

爷爷冷笑了一声,说:“也不考证考证,历史上其实没有八贤王这个人的?”

“是吗?沒有八贤王这个人?姚爷说来听听。”烟袋爷爷感到新鲜,听了一辈子的八贤王,竟然历史上没有此人,他要好好听听。

爷爷说: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

据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

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也就是赵德芳的哥哥。

赵德昭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但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

太宗虽然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是为了照顾、安抚没当上太子的他,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

尤其是当年他率兵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

太宗得知,更为不满。

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

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

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

爷爷末了自言自语道:“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爷爷又自我回答道:“是赵德昭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烟袋爷爷听得如醉如痴,“吧嗒、吧嗒”的声响与腾起的烟雾配合得很默契,扑闪扑闪的烟火在眼前极有规律地跳跃。

听完八贤王的讲述,烟袋爷爷说:“姚爷,您真让我长见识,比听戏还受用、还过瘾。”

爷爷谦虚的“呵呵”笑了两声。

“原来这个八王爷是演绎了的,不过我喜欢他,每次杨家生死关头,都是他挺身而出。”我说出我的观点。

爷爷思付了片刻说:“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

“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我问爷爷:“我刚才听这位八爷说您是票友,什么是票友?”

爷爷说:

票友指的是喜欢看戏或唱戏而入迷的人。

其中的铁杆者又叫票友,中国戏曲有忠实的观众群。

这些观众可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酷爱戏曲的戏迷;

一部分是不但爱看戏,而且自己还爱唱戏,甚至粉墨登场的观众。

这后一部分就称做“票友”。

说到票友,可有很多特征来描述。

一是睁眼闭眼就想看戏;

二是除了吃饭外,嘴里就不停地哼唱戏文;

三是张口闭口是戏词;

五是凡到异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听剧场,或者是跟着剧场跑;

再有就是最好的朋友都是戏迷;

另外还有,动不动拿戏里的故事教育人。

有这些特征的,可以肯定是戏迷!而且要在戏迷前头加上“铁杆”二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