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尚书
卢逸平看出吴明恩并不相信此事,他没有多说,直接带着林浪跑到隔壁房间。
卢家私塾虽然地方不大,但好歹五脏俱全。
不仅有供孩子们读书写字的大屋,也有供吴明恩检查作业,看书休息的小屋。
卢逸平进门后直冲向屋内一侧的书架。他看也不看,随手拿起一本书,放到林浪手中。接着马不停蹄的又抽出一张白纸,平铺于桌面之上。
眨眼之间,书桌上已经是笔墨纸砚样样俱全。
林浪有些无奈,这不就是小学生迫切向同学们炫耀自己的新玩具嘛。
屋子里,卢逸平忙前忙后,脚步飞快。待所有东西准备完毕,林浪已经自觉坐到书桌旁。
虽然卢逸平这样的举动让人有些尴尬,但这却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如果他所说的事情都能被证实,那么林浪在族学里念书的事,就真的板上钉钉了。
所以,只要证明她是真的过目不忘就行了吧。
吴明恩看二人一顿狂风暴雨的操作,站在原地颇有些愕然。
这是什么情况?
还真要现场表演过目不忘?
他收回心思,拍拍衣袖,踱步走到桌前,安稳的坐上距离林浪最近的椅子。
吴明恩拿起刚才卢逸平抽出的那本书查看,好巧不巧,这是一本《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被称之为《书》,到了汉代被称为《尚书》。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多为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全书共两万五千余字,文字晦涩难懂,十分难记。
一般只有备考进士时才会看此类书籍。吴明恩认为,向李绅这样的幼童,就算是早已学字。但按照《尚书》的难度,他必不能全都认识。
况且这是卢逸平随手所选,林浪私下看过的可能性几近于无。他自然不用担心,这会有什么猫腻。
吴明恩翻看了一会儿,慢悠悠将它递给林浪。
手持纸扇,他轻轻摇摆道:“也罢,若是卢兄执意要试,那我且看上一看。如若李绅果真天资极好,进入族学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卢逸平:“......“
卢逸平看他洋洋得意,心中嗤笑,心道一会有你惊掉下巴的时候。
神色辗转间,他又看向林浪。
林浪此时正端坐在椅子上。此处的桌椅是以吴明恩的个人喜好专门定制。椅子较矮,书桌略高。
林浪小小的身体,不过刚刚没过桌子,只能露出一个脑袋和两只手臂。
一声令下。
林浪面无表情的翻看《尚书》,她脑袋不动分毫,只有眼珠左右不停转动,双手虽小,但翻书却极为迅速。
孩子胸有成竹的模样,让卢逸平因选书不当的忐忑心情彻底安稳下来。
他不敢出言打扰她看书,于是选择转头盯着吴明恩,以防他发出什么声响。
吴明恩:“......”
时间过得飞快,他们当然不会让林浪现场看完两万多字的《尚书》全文。当她读了几张,正准备翻到下一页时,吴明恩伸出扇柄,轻轻按在桌面上。
“好了,今日就看这么多吧。现在让我来看看,你到底记住了多少。”
林浪一声不吭,只伸手取过毛笔,笔尖轻轻点上砚台。待它湿润后,没有片刻的停顿,她执笔就往纸上书写。
吴明恩起身走到一旁,低头去看林浪的成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清晰有力的字体。同之前的卢家人一样,他同样不可避免的被这一手好字所惊,心里的赞赏不由从他眼底流露出少许。
立于一侧的卢逸平观他神色,已然明白这位吴先生的心中所想。
他心中得意,又伸手拽住吴明恩的衣服,示意他远离林浪,以免打扰孩子默写。
可此时的吴明恩已经没有心情去管卢逸平,对于他的拉扯自然不作理睬。只专注盯着林浪的笔尖,心里跟着逐渐浮现的《尚书》逐字背诵。
孩子虽小,但落笔极快。不一会儿,几页的《尚书》已经完全被默写出来。
纸张上的墨汁已经变得干燥,可卢逸平等了半天,始终等不来吴明恩的答复。
卢逸平:“......”
林浪:“......”
二人四目相对,皆是相看无言。
这成与不成,您倒是给个明确的答复啊。
卢逸平正想伸手去拍吴明恩的肩膀,让他回神。就听吴明恩在那喃喃自语。
“一字不差,一字不差!这世间竟然真的有这种事?我原以为不过是速记使巧罢了,结果竟是真的....”
说着,吴明恩从纸上移开视线,转而盯着林浪的双眼。
“...你可知,方才默写的是何意?”
“......”,林浪“......”
这怎么还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