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沐月之书
康乐坊:懿朝风安城中-共有四个康乐坊。懿朝设康乐坊,作风流之地(这里是褒义啊,别搞错了)。素来多妓-女所居,往来江湖侠少,各地士子等也荟聚于此。这里汇聚了懿朝所有门类的娱乐产业,在懿朝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下,康乐坊也跟着有了质与量的改变。首先是从原来的一个变为了四个,另外就是从以往的“妓寨集散地”正式更名为康乐坊。对康乐坊进行全面操刀改版的人正是王苏,他带领整个稷下书院的智囊团建设了四大康乐坊。北康乐坊:最繁华的康乐坊,其中最为著名的青楼为“簪楼”,也是风安四大青楼的榜首,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是上等中的上等。北康乐坊接近风安以北地带,权贵子弟多去此地。与镇北王府相距不是很远。
西康乐坊:占地最大的康乐坊,因为风安西部留有出来的余地特别大,西康乐坊才有足够的地盘来建造这样一个比另三个康乐坊加起来都要大的康乐坊。其中最为出名的青楼为“蓝田暖玉阁”,占地十分广。
淮康乐坊:是画舫花船最多的一个,虽说以青楼为主打,但里面几乎全部都是青楼!是青楼的汇聚地,画舫花船数不胜数。最为著名的,便是“虞舟”。
中康乐坊:临近皇宫的康乐坊,官员学士们常常光顾之地。倒没有极个别突出的。
东瀛岛:赤县神州天变地动之后,懿朝东海边境与东瀛岛之间的地质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两个国家接壤。自懿朝之前,东瀛和华夏民族就有频繁往来,故而文化兼容十分快速,而且语言文字方面也逐渐统一成汉字系统。
————————————
在北康乐坊,路戬和华冲已经在这里等候着了。
在北康乐坊中,也有八仙醉居的连锁分店,而且在北康乐坊中还有各色游玩项目,故而想要了解懿朝文娱风流,来这北康乐坊可要比单单去一个食肆要好上很多,也要有趣很多。
“北康乐坊,好大的阵势啊!”路戬惊叹道。
“这还只是白天,待会儿到了晚上,你才知道什么叫做“不夜乐城”!”
夜晚才是康乐坊的主阵地,也是这些文人士子、官将商侠任洒风流的时候。康乐坊的主顾从来不缺有钱的主,作为天下有名的销金窟,康乐坊每年创造的经济增长都是惊人的!
周氏商会的操纵之下,康乐坊有太多刺-激消费的法子了。
不乏富家子弟在此一掷千金,懿朝最不缺的就是王公贵胄,还有那些一抓一大把的老氏族贵族子弟。他们大都都是出手阔绰之辈,随便一个打赏都不会下百两。
四个康乐坊中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以女子为主。
江南女子温柔似水,她们容颜似月皓腕凝雪,宛如无瑕美玉;北境女子、西北女子,又称胡姬,她们身材火-辣,性格开放,衣着大胆,一举一动一声一息之间无不充满着勾魂夺魄的挑逗之意;还有那东瀛女子,她们多仿汉朝古风,一颦一笑之间尽显其民族女子之柔美……
康乐坊将经济和文化彰显地淋漓尽致,这里虽说这里的营生是以女子为主,但是也不乏一些琴棋书画方面的大家在此。有的是为求一乐,有的则是家道中落或是落魄至此,不得已以此谋生。
不过无论是怎样,这康乐坊中出品的,都是极好的,甚至其中也不乏真正的佳品。就拿北康乐坊来说,簪楼起楼之处那中堂中的一篇赋,就是当朝翰林院大学怀墨老先生亲自题的!怀墨老先生是谁?那可是三朝元老,专为皇帝陛下起草诏书之人!行、楷、草、隶各类书法无不是当时绝顶。
像这种书法、诗词大家为康乐坊这种风月之地题词,不但没有人觉得这是有辱斯文,反而会认为这是一段风流韵事。在懿朝,这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若是没有进过康乐坊这等风流薮泽,那不叫洁身自好,那叫土气傻帽。
所以,六皇子华广之前所说之事,车邻这个万年老处-男也没有觉得怎么不可,只是六皇子华广后面所说之话实在是有些太过于骇人听闻了。
除却六皇子这种皇室外,更多光顾康乐坊的少年,应该是像是那骆杰恪和岳卓那样的。
华冲、路戬和石来运在康平坊外的一间茶舍会合,石来运和路戬都被对方的一身光鲜亮丽的装扮给惊喜到了。路戬由衷为石来运在瀚文馆立身感到高兴,同时也十分好奇他手上的那一把折扇。
华冲则是将那折扇要过来品鉴了一番,他可不是只会武力的莽夫,他从小长在镇北王府,接受过最好的教育。而且他还是风安著名的稷下书院的优等毕业生,这点眼力倒是有的。
“平实。不错,意思不错,这字更不错。这字已经有了几分大家风范了,只是缺了几分底蕴,不然这书法-功力已然大成!这应该是你瀚文馆中的某个学长题的吧!不过在一众书法当中也绝对算得上是上等一品了,青年学子当中能有这一手字的,恐怕整个风安也是屈指可数啊!”
石来运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枪头哥,牛!你猜地一点都没错!这是我专门请得一位学长帮我题的,说来也是有缘,我进入瀚文馆第一个认识的,就是这个学长。”
“哦?那你知道他的名字吗?”华冲忽然来一些兴趣。他知道,瀚文馆中,那些学子能有这一手字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名满风安的才子。但是他们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断然不可能为石来运这个初来没两天大字识不得一箩筐的白丁题词。不过华冲倒是猜测有那么一个人倒是可能会做这种事,不过……华冲却是轻轻摇头在心底否认了这一猜测。
“这位学长,叫闻人正。他人可好了,教了我不少有用的东西,要不是他,我肯定是出尽洋相指不定被笑话成什么样呢!”
听见闻人正这三个字,华冲连忙问道:“可是复姓闻人,单名为正直的正?他的字是不是沐月?”
面对华冲的三连之问,石来运疑惑地挠了挠头:“我学长倒的确是复姓闻人,好像是正直的正。至于他的字是不是沐月,那我就不清楚了。怎么了,枪头哥?”
枪头面露一些疑色,“应该不会是别人了。闻人正,既然是闻人,正,不是什么文,人正,那基本上就不会有重名的了,毕竟这个姓在风安也是少见的一类。”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枪头哥?”
华冲摇摇头,“闻人正,在两年前就听说过了。当时我还在稷下书院读书,闻人正就在那个时候考进了瀚文馆。书院每年都会收集瀚文馆每个的新学生的资料,这个闻人正,当年可是凭借一手好字让所有老师都惊呆了。老师们都评价说,这个闻人正不出三年,绝对能迈入书法大家的行列!”
“他的字,当时我是见过的。和今天的这两个字比起来……”
“怎么了?”
“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风格,两次看他的字,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的字,都很好,不分伯仲!很难想象,这得多高的天分才做得到。而且,现在也不敢妄下断定,他是否只单练这两种风格。不过依我看来,闻人正恐怕精通的书法风格怕不会下五种!”
华冲自己说得都有些微微咂舌了,接着他又道:“至于我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说的他的功力了。啧,怎么说呢,闻人正两年的时间,怎么也能涵养几分大家之气才对,但是这一幅字当中,却丝毫没有看见其中的深韵。怎么形容呢,就好像这两个字写得只是单纯在卖弄技法,而且是高超绝顶的技法,但是却不见一丝书写者的‘意气’,既不见‘意’,也不见其‘气’,实属罕见。”
路戬问道:“这‘气’和‘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华冲解释道:“就拿武功来说吧!每一个人的功夫练到最后都会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很难去改变,而且形成这一固定风格之后,无论怎样练,无论是练什么,都会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里面,无法剔除,就好像无殇你,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你的刀法无论是练哪家的路数,你都会下意识地将其越打越快,是吧?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路戬点点头。
华冲说回闻人正:“而对于闻人正的这一幅字,那两年前的一样,纯粹是技法的巅峰,从里面看不出任何一点特有的个人风格。单单就是一幅字,拿出去给别人看了,也没有人能看出到底是哪位大家着笔。”
“而这,也正是我奇怪之处。闻人正的天赋和努力,两年的时间,不可能形成不了他独特的书法之气。这个闻人正是出了名的用功,我们稷下当年可是一直想让他来报考的,可是奈何闻人正志在为官。以这个人的努力和悟性,两年之内,功力没有任何寸进那是决计不可能的。所以,这就很让人奇怪了。”
华冲一连想了很多的缘由,但是都被自己在心中推翻了,是在是想不出为什么,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实话实说,华冲其实是担忧瀚文馆那个较为陈腐古板的书院,会把闻人正这个好苗子给教垮了,如果闻人正这根苗子毁了,那将是懿朝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将这些思绪放在脑后,华冲还是先带着路戬和石来运去吃蜜·汁炸鸡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