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一天日常 - 兵伏天下 - 天王补心丹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兵伏天下 >

第六十五章一天日常

原本路戬等人以为,及下属书院特意开设兵科,他们几个学习的东西就会跟一般的学生大为不同。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还有教学的方式也大相径庭。不过,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就算是稷下书院特别开设兵科招进来的这五个学生,他们还是要和其他的稷下书院的新生一年级一样,先完成一年的基础学业——即基本上各个基本课程都要学习。然后在二年级的时候,选择自己有意愿的专业,后面的四年,基本上就全部都是在专攻自己选择的那个专业了。

这样的安排,也是书院希望学生能在一年的广泛学习之中,发现自己在一些课程科目上的天赋,培养自己对科目的兴趣,然后在今后的学习之中能有更加良好的发展。

挖掘学生天赋,已经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是稷下书院独特的治学理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书院的学生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天分和潜能,进而将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最大化。

这是短时间之内培养尖端人才的最好办法。不过这种办法并非没有弊端,稷下书院的学生在选择科目上都是有着完全的自主权的,那么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稷下书院的某些学科爆火,而某些学科则学生稀少。

没错,说的就是文理科学生人数差距过大。

稷下书院的实科人才相当优秀,而且基本上来报考稷下书院的学生,都是冲着实科来的。至于文科方面,虽然说书院中也没有说对文科有什么大的偏见,但是相较于这个各方面都十分务实的书院来说,文科的确显得有些大而宽泛,响而无用。

这也是稷下书院在很多地方招揽文史经学优秀人才的原因,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太过稀缺,要是再不引起重视,那么稷下书院再过个十几年恐怕是连文科的老师都找不到几个了!反正现在是把文科老师的工资往高了开,对那些十分有文史天分的学生也是处处亮绿灯,这几年的努力下来,也算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比如说闻人正,他就是被招揽进来。稷下书院给他开了一个极高的条件,这个条件是目前稷下书院对于学生来说,最顶尖的,基本上是能够媲美一个稷下书院的讲师的条件了。

而对于闻人正来说,稷下书院给他的便利,给予他的补贴,对于闻人正来说可谓是十分优渥了。闻人正在稷下书院读书,是有工资可以拿的!这就不是让闻人正来当学生的操作。

……

……

“劳烦了。”

闻人正将书信仔细折叠起来,放进信封,然后压在包袱中,压实。最后再将包袱交给驿站的工作人员。

“请到这里结账。”

工作人员接过他的包袱之后,抬手示意到。

“我有书院的腰牌。”

闻人正连忙说到。

驿站小哥微笑地点点了点头,道:“那也是需要在这里登记的。”

“哦哦哦,好的好的。”

闻人正拿起笔,在登记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学号,科系班级,还有日期。这里是周氏商会的商队驿站,周氏商会的商队是整个懿朝最大的商会,所以也会兼顾着邮寄信件和一些轻便包裹的生意。说白了就是周氏商会的物流公司。

因为是周氏的商队,所以稷下书院的学生邮寄信件是免费的,但是也不能说是可以无限制地去寄信,这样的免费服务,每一个学生一个月最多可以使用三次。

这也是闻人正第一次在周氏商会的驿站邮寄包裹,以前都是对那高昂的价钱望而却步。

但是不可否认,周氏商会的驿站收的钱虽然高昂,但是邮寄的安全度还有速度都是整个懿朝首屈一指的。在懿朝,一般贵重的物品邮寄,都是通过周氏商会的驿站进行邮寄的。

在周氏商会真正兴起之前,镖运行业,也一直都是由老氏族垄断经营的。毕竟镖运行业需要很强大的实力、人脉还有地方势力和影响力,无疑在当时也只有这些扎根懿朝数百年屹立不倒,在懿朝势力根深蒂固的老氏族们才能做得到了。

而周氏商会兴起之后,整个懿朝的镖运行业的中心也迅速转移,老氏族那老式老化效率低下且安全性较低的镖运被周氏商会的驿站迅速取代,老氏族甚至连反都没反应过来,就直接被断了一条经济血脉。

所以,能直接在短时间之内干掉老氏族的周氏商会,可见其业务能力已经是达到了目前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水平了。

这是闻人正第一次通过周氏商会给家里寄东西,也是他第一次给家里寄钱。如果不是周氏商会闻人正是绝对不敢往家里寄钱的。怎么说闻人正也是见过了很多那种被无良商家私吞顾客财物的事情,而且自己本身生活就已经十分拮据,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若是自己的钱财被侵吞了,那对他来说就是十分重大的损失。

但是周氏商会就十分不同了,通过周氏上会,直接寄钱都不是问题。完全不必像那些其他商会一样还要特地将钱财藏在一同邮寄的物品之中藏好,像防贼一样防着那些镖局或者信客。在这里,直接寄钱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而且是直接明码登记,双方都是有字据可查的。

这样的可靠性,让闻人正心中无比踏实。

稷下书院一次性付给了他一年份的补贴,这是一笔很大的钱,对于现在的文人来说。而这也是闻人正提出的一个请求。

闻人正一次性拿到这么多的钱,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没有拿这些钱出去花天酒地,他将所有的钱都寄了回去,自己一个铜板都没有留下。虽说稷下书院里面吃穿住,还有就医都不用自己花钱,但是像他这种一点零用都不留给自己的人,在稷下书院根本照不出来几个。

不过闻人正心中可没有任何不悦,相反他是十分开心的,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本来一直都有些点点沉重的闻人正,如今终于有一种心情舒畅,变得有些轻松了的感觉。

“学长,你看起来有些高兴啊!是遇上什么好事儿了吗?”

和闻人正一同前往历史课教室的路戬一边走一边问道。

闻人正便是昨天元空亲自去单独接待的那个学生,作为同是“特殊入学”的几个人,他们在昨天就被元空拉在一起互相认识了。而且闻人正的宿舍也是安排在路戬他们几个居住的那幢小楼,正好给他们凑齐了五个人。(已经是可以组个团开黑了。)

“往家里寄了一点钱。”

闻人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昨天也知道路戬是王府里的人,而且地位不低。自己出身贫寒,和路戬是在不能比。

“那学长的家人收到之后一定会很高兴吧!”

“但愿如此啦。”

“说起来,还不知道学长是哪里人呢?”

“哦,我是并州人氏,离风安不是很远的。”

路戬了然点点头。并州,算是风安周边的州县,和风安的确不是隔得很远,若是马匹够快的话,三四天这样子就能到达并州了。

“快走吧!要上课了。”

闻人正催促道。

“好。”

……

……

稷下书院的历史课和其他书院的历史课上的形式是有很大不同的,一般书院,在教授历史的时候,多是要求学生博览,死记硬背,并且对书中正史要怀着坚信的心,对这些编纂历史人要尊崇。而稷下书院的模式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书院的历史课,十分活跃,每个人都可以踊跃发言,完全不用像是以往在私塾中读书那样太过规矩。而且,老师们也是乐意培养学生对历史真实性的发掘,更加讲求事实证据,考证最真实的历史。并且培养学生质疑史书、质疑作者,甚至是质疑那些曾在历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史学家的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在刚刚推行的时候,曾经被无数懿朝的老学究们痛骂。说他们是欺师灭祖,惘顾圣人之言。那时候,也是不少人揪着这个不断朝稷下书院发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