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 这位女文豪,还钱! - 不语忍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8章

陈小勺的确没有骗刘三斤。她对于这帮灾民什么都不图谋。

或者说,即使她内心深处怀揣着同情,却也依然做出了一副我很同情你,但我无能为力的样子。

她和乔畅只是将灾民一分为二。名义上被买了充作仆婢的,以及不是奴婢依然决定跟在他们身后一同回晋安的。

前者每天可以固定领到一小块饼,而后者只能够偶尔获得来自这只队伍里女郎的仁慈。有时候是极小一块饼,有时候甚至什么都没有。

两者所获的的食物的对比会让被买去做奴婢的灾民格外的感恩,不至于发生动乱。也会令没被买去的灾民深感羡慕,再加上偶尔一点饼子的施舍,宛如吊在驴子面前的萝卜,吊着这些灾民们前往晋安府。

靠着那一点微薄的面饼,乔畅这一只队伍就收拢了千余灾民。

看上去人数才堪堪一千,可这是乔畅的极限了。因为一旦灾民人数超过队伍人数的十倍,那么极有可能发生大的灾民暴动。那时候,钢刀就无法震慑这帮饿极了的灾民。

况且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批的灾民。他们这一趟将晋安府有粮有地的消息彻底传了出去。等到消息散开,被泉州拒绝的灾民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势必会为了一线生机前往晋安府。

届时,第二批、第三批……源源不断的灾民会涌入晋安府。

这一趟出任务时间较长,等到乔畅顺利带着第一批灾民返回晋安府的时候已经是金秋九月了。

站在晋安府城门外,乔畅狠狠地松了一口气。他是哨探出身,不曾指挥过军队。

可光是想想就知道要指挥一支千人的军队已经够困难的了,更别提要指挥一支无组织无纪律无思想无体力的四无灾民军,简直是难上加难。

这一路,乔畅脑细胞都要死绝了,白日得强打起精神赶路,晚上为了防备灾民们夜袭暴动,成宿成宿不敢合眼。

要不是有陈小勺轮换着,乔畅早就倒下了。

幸好,圆满完成任务!

乔畅骑在马背上,抬头看向城门口硕大的“晋安府”三字,志得意满的勾起嘴角,难得流露出少年人的骄傲。

跟乔畅一样高兴的还有终于到了晋安府的灾民们。

他们麻木的走了好久好久的路,只觉这一条条黄泥路怎么走也走不到头。白日赶路,夜里倒头就睡。他们跟在护卫们后面,偶尔会分到一点点饼子。

即使根本无法填饱肚子,仅仅只能够缓解最为饥饿的时候,可那是他们麻木的生活里唯一一点亮色。

靠着那一点点饼子和到了晋安就能吃饱的自我催眠,在饥饿和疲惫的折磨下,他们终于熬到了晋安府。

孙莲花双脚踩在泥巴地上,眼前是巍峨的城墙。唤醒她麻木大脑的,是一点点清淡的香气。

她耸动自己的喉头和鼻子,看着眼前不远处十余口大锅。

米!那里是米!

孙莲花疯了一样冲上去。负责分发粥饭的官吏已经看遍了灾民们在饥饿下的各种状态,他见怪不怪,只是面色平静的舀了一碗粥,递给了孙莲花。

孙莲花下意识的摸了摸碗。

有点烫,是真的。

她拿起碗,张开自己苍白干裂的嘴唇,稀里呼噜的往嘴巴里倒。稠浓的米粥冒着热乎气,烫的孙莲花喉咙疼。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疼痛,她的眼里涌出了一点点泪花。

和着粥,一起进了孙莲花的肚子。

咽下了满腹的血泪,她终于等来了一碗热粥。

与孙莲花一样的是其余数千灾民。他们拼尽全身力气,踉踉跄跄的跑到施粥点前面。他们拥挤着、尖叫着,发出各式各样无意义的声音。

像一曲杂乱的乐章,祭奠远去的饥饿和战乱。

*

“大人,第一批共计收拢灾民六千余人”,简弘笑得牙不见眼,“此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在涌入晋安府。”

简弘作为晋安主官,看见手底下人口数目增长,他自然高兴。

周恪笑起来,“怎么?不心疼你的粮食了?”

简弘当然肉痛,那么多的粮食都耗费在了路上,能不心疼吗?

但是简弘觉得花都花了,心疼也没用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值回票价。而作为一个出色的行政官吏,他势必要让这帮灾民付出劳力,绝不会平白无故养着这帮人的。

“大人,已经是九月底了,若算上分田安置的时间,到了十月份,这一批灾民正好赶上晚稻收割”,简弘美滋滋的盘算起来,“十月份之后便是寒冷的冬季,正好弄一弄修桥铺路以及水利建设的事儿”。

周恪嗤笑,“你和农科的人商议好,安排便是”。

简弘高高兴兴的领命离去,留下周恪一个人坐在二堂梳理思绪。

晋安府有了人口,按照沈游和他一同制定的策略,官吏们会先赈灾,再分发荒田。紧接着是各类招工和修桥铺路等基础建设。

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储蓄到第一批粮食。这个时候,晋安府就算是缓过来了。

就在周恪和沈游谋求治下发展的时候,各路敌人纷纷登台,上演一出出大戏。

同样都在闽地,沈游周恪相继攻克雷州、晋安之时,南平正在发生一场兄弟倪墙事件。

或者说,秦承嗣弄死了刘康裕,被视为对秦承章□□裸的挑衅。于是大侄子秦承章发兵十万攻打伯父广王的封地。

说是十万大军,剔除掉民夫、火头兵等等,真正能战的兵力不超过五万。可即使如此,广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开始大肆征收兵员。整个南平,被征走壮丁无数。一时间,大街小巷只余下孤儿寡母,老弱妇孺。

与此同时,南平被广王经营多年,固若金汤。瓮城一座接一座,秦承章在小小南平少说也折进去了一万人。

这一万人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数据,而是实打实的精壮汉子,甚至不包括征来的民夫、火头兵等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