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赵识正胡思乱想,姚爽继续说道,“李铎,一妻一妾,育有三子两女,仅存一八岁幼子,余者皆夭折”。
“根据情报,李铎入金陵后,其麾下共计万余兵马,被并入永清卫”。
“永清卫?”
马平泰当即一愣,皱眉道,“李铎可是刘子宜的亲信,为何会被并入永清卫?!”
姚爽还未回答,曾英即刻嚷嚷起来,“这个永清卫是啥子?”
皂衣军诸多将领俱是一愣。
他们自觉算不上学识很好,但好歹恶补过各类文化课知识。为了了解敌情,大齐军制是必学的课程之一。
这一门课,最开始的上课老师以及教材撰写者就是周恪。
万万没料到,佘崇明都称帝了,其官制也是照抄的大齐,可他手下的武将竟然连大齐军制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
真是奇了怪了。
马平泰在心里嘀嘀咕咕,但他好歹也知道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没看见现场气氛古怪成那样了。唐志学等人面色涨红,便连赵识都如坐针毡。
从前在军中,大家都是大老粗,手下的文书也多由幕僚撰写。像曾英那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以勇武晋升的武将,才是常态。
像赵识、唐志学等人,粗通文墨便已能被人称一声儒将了
可来了皂衣军,周围的同僚不说能写会算,但好歹也都认识字。军中的文书都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认识字,撰写文书不成问题。
这下子,衬得一众川蜀降将脸皮火辣辣,只觉屁股底下带钉子,浑身难受。
现场氛围相当诡异。
周恪即刻笑道,“此事是我疏忽了。此前战事紧急,诸位还没来得及补充大齐的官制。待会议结束后,劳烦诸位去领取一份大齐官制手册。倒也不需要背诵,有个大致了解即可”。
曾英的五官顿时挤在一起,脸皱的跟老咸菜似的。他五大三粗,一辈子最不耐烦的事情就是读书。万万没想到,不过问了个问题,竟给自己招来一桩祸事。
说着,周恪解释道,“皇帝的禁卫军,也就是亲军上直,有金吾卫、龙骧卫、羽林卫……等共计十二卫。其中,永清卫不属于天子亲军,而是镇守金陵的其中一卫罢了”。
“那这就是说……李铎不受重用?”
赵识有大胡子挡着,反正也没人看得见他脸红,干脆接话道。
“不错”,姚爽颇为赞许的看了赵识一眼,继续往下说,“据情报显示,当日,李铎部入金陵后,秦承章原想将他们充入武功卫,被刘子宜竭力拦截,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李铎等部众成了永清卫”。
“嚯――”
现场诸多皂衣军将领,面色浅一些的,纷纷倒吸一口冷气。心思沉一些的,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却惊叹不已。
“这可真够狠的”,马平泰喃喃自语道,“那看来刘子宜与秦承章的裂隙已经到了快要无法弥补的地步了”。
对着赵识等迷茫的眼神,姚爽解释道,“武功卫是军匠,虽为天子亲军之一,但属于工部管辖”。
这下大家都懂了。
军户原就是贱籍,若是在叠加上匠人身份,那更是卑贱中的卑贱。
“不对”,刘三俊皱眉道,“军户制度早就名存实亡,卫所的人都快跑空了,李铎的手下全是募兵制招来或者干脆强征来的。别管是什么路子来的,都是良籍”。
“一旦他们被并入了卫所,那就说明他们彻底归属中央朝廷管辖,也就是成了军户。当兵的可是贱籍,从良民到军户,怎会有人愿意?”
面对刘三俊的质疑,姚爽笑着点点头,“金陵传来线报,李铎部只是担了一个永清卫的名头,根本没有并入军户”。
“或者换句话说,秦承章的朝廷早已无力造黄册了。不仅仅是军户,他们连普通良籍有多少人口都无力清点了”。
“不仅如此,据我所知,除了金吾卫、龙骧卫、羽林卫这上三卫之外,许多卫所的饷银都要自筹一半!”
“这倒不是秦承章吝啬”,他是做情报工作的,就讲究一个实事求是,还要替秦承章辩解一二。
“南方多地都是赋税重镇,这些地盘被我们夺去后,秦承章收不上赋税,根本无力支撑二十万兵马。再加上他还要供应囤积在淮河―大散关一带的十万人马”。
“走投无路的秦承章靠着卖官鬻爵,筹到了钱粮,勉强将三十万兵马安置下来。可要想让这些兵马不暴动,他就得不停的给这些人喂钱喂粮”。
“卖官鬻爵的下一步保不准就是滥发宝钞,流毒百姓,或者强迫世家大族们出钱出粮……反正法子有的是,只要够狠心,不怕自绝生路,总能够筹到钱的”。
姚爽咧开嘴,以一种惊叹的语气笑道,“城内囤兵二十万,再加上各种民夫、普通百姓、达官显贵的仆婢隐户们,金陵城内人口超过百万之众!”
他饶有兴致的点评道,“崩溃往往从内部开始。囤积了大量人口在金陵,却又无力清点管控户籍人数。制度崩坏、乱象频频,败局已定啊!”
无法管控人口就是一切暴动的开始。
“除此之外”,姚爽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笑嘻嘻的说,“秦承章号称囤积了十几年的粮食,可这些粮食都在府库之中,可没在百姓手中”。
言下之意,一旦将金陵彻底围困起来,最先暴动的必定是百姓。
手里没粮,物价飞涨,无法逃出城,再加上这二十万兵丁可不是训练有素的皂衣军,他们不仅会滋扰百姓,有些还有自己的主子,势必各怀鬼胎。
“当然,秦承章要是心怀天下,愿意接济百姓,那自然更好了。百万之众一天要消耗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全看秦承章府库里的粮食够他扛到什么时候”。
“若是秦承章不愿意接济百姓”,他笑呵呵,“暴动一旦开始,就是无法停止的连锁反应”。
“人越多,心越不齐。百万之众,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无法生存下去的百姓、各怀鬼胎的世家大族、跃跃欲试的投机者、试图保卫皇帝的忠贞之士……即将上演一出好戏”
“这金陵城啊!看似固若金汤,实则漏洞百出!”
他往椅子背上轻轻一靠,仿佛说累了似的,“以上就是情搜科这些日子以来打探到的情报”。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围困为上”,他笑道,“别说十年八年了,秦承章只要能熬过半年,我就赞他一句,还有些皇帝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