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出世 - 五洲神话 - 言若疯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五洲神话 >

第四章出世

厉宇正蹲在一旁,小心打量着筐中狐狸。只见那狐狸正一瘸一拐,在筐内打转,听闻大汉所语,竟蜷缩一团,瑟瑟发抖。

厉宇当下惊奇,心中直道这小兽通灵。又见那狐狸,耷拉两耳,眼中噙泪,鼻头抽动,竟似哭了。

厉宇见状顿觉不忍,寻思一番便站起说道:“王大爷,不如将这狐狸送我可好?”

“哦?小宇想要这狐狸?”大汉奇道。

“嗯,我看它可怜,想留它。”厉宇言道。

“这......”大汉犹豫道。

“不嘛宇哥,拿它换鸡,小草想吃肉嘛。”小不点闻言又要哭了。

“是啊,宇儿,咱家生活不易,哪有那多余的喂这狐狸?”秦母亦不赞成。

哪知厉宇却说道:“你们看这狐狸,才这么点大,哪有幼兽出来寻食的,定是和家人走散了。我看它身事就如同我一般,我想留它。”

秦母听闻厉宇这么一说,顿时亦心有不忍,默然不作声了。

“可是宇哥,小草想吃肉。”小不点边哭边道。

厉宇心知秦荒年幼不通道理,便吓唬道:“小草,你可记得,那村头说书爷爷说过,狐狸多是半仙。可碰不得,你若吃它,当心大狐狸来找你。”

秦荒听完,顿时不哭,双眼睁大,却是呆了。

厉宇哈哈一乐:“傻瓜,骗你的。你别吃它,打明天起,我给你上山抓鱼去。这总可以了吧?”

秦荒听闻,这才心安。又噘嘴想了半天,忽道:“那你岂不得起的更早?平日你早起上山捡柴,下山又得帮娘下地干活,已经够累。不如从明日起,我和你一同上山!”

厉宇听闻一愣,随即点头:“也好。”

一旁秦母看罢,心中甚慰,言道:“荒儿长大了。”

“哈哈,好好。小宇心地善良,小荒机灵懂事,秦家妹子有福啊。这狐狸就给小宇了,咱们也别在这院里站着了,进屋炖这兔子去吧。”旁边大汉哈哈乐道。

众人随即进屋收拾吃饭。

夜晚,厉宇拿着一小碟兔肉米饭,来到院内筐边。

小狐狸抬头看了厉宇一眼,便又蜷缩起来。

厉宇费力将筐上石头搬走,抬起箩筐一角,迅速将那一碟吃食推到了里面,又赶忙把筐扣住。

小狐狸闻声抬头轻嗅片刻,随即大口吃了起来,显是饿坏了。

厉宇见状心道这狐狸倒是不怕生。随即从怀里拿出个瓷瓶,又掏出卷白布。

等那狐狸吃完,厉宇又掀开箩筐一角,小心伸手进去,轻轻摸了摸那火红的皮毛。小狐狸也不躲闪,只是微微颤抖,似是害怕。

厉宇见状,心中一松。便将两手伸入筐内,一手抓住关节,一手轻轻撑直狐狸后腿,查看起了伤势,嘴里言道:“没事没事,骨头没断,就是伤了点皮。你别动,我给你上点药。”

厉宇随即抽出一手就要拿那瓷瓶。陡然间,原本乖巧的狐狸,回头就在厉宇另一只手背上咬了一口。

厉宇当即惨叫一声,却未曾放手。那狐狸在框里被拽住一条腿,便上下扑腾,将那箩筐顶翻。

狐狸见厉宇还是未松手,心中大怒,于是回头又狠狠地一口咬住了厉宇的手指,顿时血流如注。

厉宇疼的两眼流泪,却死活都不愿松手,嘴里嚷道:“松口,松口,你不能走,你还有伤,走了就活不了了!”

本还在发狠的狐狸听闻一怔,随即松开了嘴,两眼直直地看着厉宇,安静不动了。

厉宇强忍疼痛,将那瓷瓶里的伤药,洒在了狐狸的伤口上,又拿起那白布层层包裹。只是自己手上的鲜血,却在那白布之上染出了朵朵红花。

等包扎完了,厉宇又拿过箩筐,将其扣住。这才处理起了自己的伤口。边弄边对小狐狸说道:“我知道你定是想念父母,只是你这般弱小,还有腿伤,出去危险。等你伤好了,长大些,我便放你归山。”

小狐狸自厉宇为其疗伤,便不再聒噪,一直安静地趴在那里看着他,直到听闻厉宇所说,便团起身子,将脑袋藏进了毛绒尾巴。

厉宇见小狐狸已然睡下,便不多说,忍着痛进屋睡去了。

翌日,清晨。山林苏醒,鸡鸣三声。

厉宇迷迷糊糊醒来,只觉胸口压抑,喘气费劲。睁眼一看,一物正趴在胸口,一双琥珀色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妈呀!”厉宇惊嚎,飞身翻起,站到床脚。只见那被厉宇掀翻的被褥中,慢悠悠得爬出了那只小狐狸。

小狐狸端坐在床上,抬头看了厉宇一眼,大大地打了个哈欠,抬起后腿自顾自的掸起了耳后根。

厉宇看着老神在在的小狐狸,干咽了口唾沫道:“你怎么在我床上?”随即想起,昨晚进屋前,似乎自己忘记将那石头压在筐上了。

厉宇眼看着小狐狸在自己的被褥上打了个窝,又团起身来睡下了。不由摇头叹道:“这家伙还真自来熟。”

随即跳下床来,穿好衣服,又说:“你若是不走了,便在我屋里待着吧,可别出去,吓着了别人。”

床上狐狸纹丝未动,似是未觉。

厉宇出屋,忽想起昨日之事。便来到小不点那屋,侧耳倾听。屋内鼾声不断,不由摇头:“真不够义气。”

随即拿上柴刀绳索,出了大门上山去了。

清晨夜露未消,林中溪水潺流,在棵歪脖松树下,一光头和尚缓缓睁开双眼。

不错正是那智通和尚。

和尚昨夜在这簸箕山中,寻找那地宝出世迹象,却未曾有任何发现。寻思这出发之前,师父曾说,这地宝出世,必有先兆。且先兆隐晦,或是点点幽光,或是隐隐仙音,神鬼莫测。断断续续必将持续几日。若人多则将暴露,遂派自己先来查寻。待寻得先兆,再发信回报不迟。等寺内高手尽出,那地宝自然稳得。

想到如此和尚一叹,心道:“怕是要辜负师父重托了。我已来这山中几日,莫说这簸箕山,就是山下村庄,我亦打探多次,却未有所察。难道是那先兆实在隐晦,叫我错过了?”

想罢和尚起身,来到水边洗漱。忽见水中倒影,华光万丈,煞是醒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