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笑眉弯弯 - 穿越西汉之一梦未央 - 刘芷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笑眉弯弯

作者有话要说:椒风殿本为汉哀帝为董某人所置,取名椒风意在与椒房媲美抗衡,我借来用用吧!

回到未央宫江离殿,稍稍歇息。晚饭之后,卉紫携琪儿、浮香又一刻不歇地去了椒风殿。

椒风殿建在湖石堆积成的台基之上,沿着不甚平坦却有浓浓自然气息的石阶向上走去,沿路尽是人工移植在石槽之中的花草树木遮掩。上方宫殿中隐隐传来弦乐空灵之音,格外有些绿野仙踪的感觉。卉紫回想起平阳县李家的拜访,也是如此伴着琴音行走在人工密林之中,琴音沉吟沁人心肺,幽幽花草赏心悦目。

兄妹就是兄妹,都是一个风格。想起李延年的美貌,卉紫不由对椒风殿中那人充满期待。

刚刚登完石阶步上殿前的平台,室内的琴声戛然而止。门前出现一个眉清目秀的侍女,笑眯眯地上前为卉紫等人引路。进入椒风殿,这才知道李夫人为何停止奏琴。古琴已推置一边,身着粉衣的女子正跪在地上摆放一盏盏铜卮,卮内存有多少不一的清水。

卉紫正要参拜之时,粉衣女子突然抬起头,兴冲冲地拉了卉紫过去直接坐下,继续摆放酒杯。

卉紫不明所以地看着趴在地上的女子,待其摆完,抬起头一副大功告成的样子,兴奋劲儿竟好似小女孩一般可爱。

“卉紫终于来了!”李夫人出其不意地直呼卉紫名字,笑眉弯弯,颊边深深的酒窝煞是可爱。

听浮香说,李夫人名李妍,芳龄十九。在浮香眼中,十九岁已是女子大龄,而在卉紫眼中,李夫人只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小姑娘。虽然在这个小姑娘眼里,她卉紫才真正是个年仅十五岁未出阁的小女孩。

“一早就惦念着拜访,今日得空就来了!”卉紫应道,觉得在宫中好容易碰上个差不多的同龄女子,真是倍感亲切,说话不由得也随意了些。

“我近日学唱一曲新歌,十分有趣,但不知为何感觉伴乐的乐器都不妥,昨日发觉这个好方法,可巧今日你也来了,一起试听一下。”

正说着,殿外不远处内侍太监扯着嗓子嚎了一句:“乐府协律都尉到——”

李夫人听了,立刻自地上站了起来起身迎向门外,边奔走边回头跟卉紫解释:“我兄长来了!”

还未待卉紫做反应,那一抹熟悉的身影飘然而至。卉紫怔住。自正月那次拜访之后再未相见。不知道他可还记得那个元宵之夜识得的小兄弟刘会?又能否认出自己便是那刘会?卉紫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迎向殿门。

“卉紫见过协律都尉。”卉紫与浮香琪儿一同按礼制拜向李延年。李延年淡淡一笑,应了一声,与李夫人一起直接走向摆了一地的酒杯。

果然是忘了的。第一次见面是一身粗布衣裳手持菜刀,而后元宵节是一身男装,而今恢复女装装扮,时隔大半年想相认还是有些困难。但未被认出还是让卉紫受到了小小打击,心头失落地缓缓起身。

李延年垂首看向地面,眼含笑意地听着李夫人一点点说着关于歌曲伴乐的想法,一缕长发禁不住重力吸引,由肩头飘然滑落。他没有变,依然是随性的装扮与温和的笑脸,目光清澈淡然,如冰雪般纯洁高雅。

“卉紫,”李夫人说着说着,突然抬头看向正走神的卉紫,“来!”她双眼弯弯,勾勾手。李延年也一起抬头看向卉紫,却并无初见陌生人那般的探究表情,反而温温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你——”卉紫抬手指了指李延年,似是不解于他的反应。

“不过七八个月未见,便陌生了?”李延年笑着道。

“你们认识?”李夫人意外道。

李延年只低声一笑,便解释道:“这便是整治了大兄家儿子的姑娘。”

“就是你呀!”李夫人讶异道,“原来整治了我那倒霉侄子的,便是从天而降的火凤凰呀!”她一早便向李延年提出将那路见不平的女子带进宫来,盼着盼着,还真把她盼来了。原来她与平阳侯家那天降勾陈竟是一人。

卉紫扶额轻叹:这兄妹想起来的,竟都是那日提着大刀满街追人的她。也难怪他,当初是自己易了男装有意隐瞒了身份假扮作刘会,而今就不要要求别人认出她与刘会是同一人了。

李延年见卉紫表情变化,不禁失笑,转向了李夫人:“妍儿,今日这歌,你当问卉紫。这词曲,都是出自她口中。”

“诶?我?”卉紫指了指自己,她只唱过一首歌给李延年,那就是《忆长安》,而那时,她明明是那个叫做刘会的少年郎。

李延年再次转头看向卉紫:“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他说罢低头一笑,“既为知己,我又怎会认不出你。逗逗你罢了。”

汉武帝宠爱李妍,便携带着李延年步步高升,但任他地位再显赫,人们都认定他是个下流的伶人、阉人。由高官到平民,听得他名号,假惺惺的恭敬态度下总是带着特别的审视目光。只是他生性淡泊,任人如何非难,只一笑了之。

最初他只以为,卉紫所扮的刘会只是喜欢附庸风雅彰显个性才追随于他,但这句咏梅之语却当真将他打动。

“原来你也是那个奇少郎!”李夫人弯弯的双眼终于睁大,明眸皓齿,绛唇一点,竟是另一番娇美模样,“原来女英雄、火凤凰与奇少郎是同一人~”

“女英雄?”卉紫诧异。

“姑娘连我那顽劣不堪的侄子都拿得下,还真是女中豪杰了!”李夫人戏谑地一笑。

卉紫连忙赔礼:“这——实在是我鲁莽……”

“好了好了!我与那败家子并无来往。来,”李夫人亲热地拉起卉紫的手,“那《忆长安》,乐律轻快,琴声沉闷是万万用不得的。故而我想击打这酒杯,再伴上筝,会好些吧?”她说着看向卉紫,征求起意见来。

卉紫有些摸不着头脑。高考结束后她倒是学过两个月的小提琴,虽然都是弦乐器,但是她对筝可是一窍不通,还真难以估计出筝与打击铜器来伴奏的效果。

李夫人见卉紫看着地上的酒杯出神,不知从哪抽出一根细小铜锤来,胡乱地在杯子上试敲了两下。铜杯因腹内水量的不同而分出高低音律,声音有如清泉叮咚,轻快活泼。闻声,卉紫有些惊喜地向李夫人点点头。

“秋曼,将我的筝取来。”李夫人对着适才引路的侍女吩咐了一声,又转向卉紫,“卉紫来唱!”

“卉紫姑娘,”李延年起身挪到她身旁,接过了秋曼递来的古筝轻轻落在了身前,轻声建议着,“正好听听看我兄妹二人为忆长安所创伴曲。”

“唱——可以,但是……”卉紫犹豫着,不知该怎么说。

“怎么了呀?”李妍不解。

卉紫有些为难:“我唱的这些,可不可以不写入汉乐府……”

李夫人不解:“这是为何?”

李延年倒是随和地一笑:“罢了,妹妹,好歌是用来陶冶性情的,记在脑中就够了。”

“嘿!”李夫人一笑,“也对也对!伴曲还请卉紫多多指教!”说罢,她不再等任何人说话,急切地向李延年使了个眼色,兄妹二人共同演奏起来。由于对歌曲的熟悉,卉紫听得出前奏的分界点,待时机一到正要开口之时,突然崩裂之声传来,卉紫与李延年僵住,齐齐看向李夫人。

“顺序放错了!”李夫人讪讪的一笑,伸手掉转了两个杯子。卉紫有些汗颜,连李延年原本平淡如水的双眸中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崩溃之色。

“来来!”李夫人伸伸手,示意卉紫与李延年做好准备,于是演奏又从头开始了一次。

整个伴奏的旋律走势与歌曲原来的背景音乐截然不同,也实在出乎卉紫意料。但不得不承认,这李氏兄妹为歌所配之曲确是相当契合。琴音瑟然,配上极为原始又美妙的击打之声,竟意外地给歌曲染上了地道的古韵,将一首现代中国风的歌曲活生生地修饰成了古代新曲风。

尾音落地,三人互相对望,眼中闪现出不同内容的惊喜与赞叹。李延年惊喜于李夫人击打酒杯伴奏的创意,李夫人则赞叹于卉紫对歌曲驾驭的游刃有余。而卉紫却欣羡,这世上恐怕再没有比他们更志同道合的兄妹了。

“就让兄长授予卉紫琴艺如何?”李夫人突然提议,“日后,你我三人便是一伙,有歌同唱!”

卉紫十二分惊喜:“那我想学筝,可以吗?”老妈一直想她多修养一下艺术情操,要是知道卉紫可以免费跟古代乐律大师学最地道的筝,是不是要乐死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