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鬼怪来了?!
托尼·斯塔特并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因为也许他的答案疯狂而又让人无法接受。
但实际上他真的是这么想的——如果人类真的这么无药可救,那么让超级英雄们早点认清现实,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托尼·斯塔特当然不是什么人类毁灭者,他只是一个有些激进,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发展出些许疯狂的天才科学家而已。
可别管是疯狂还是激进,难道他想的没有道理吗。
人如果不想着自救,只一味的等待他人的救赎,那么距离完蛋也没有几步远了。
说不定超级英雄们真的撒手不管了,反而能够让这个世界触底反弹呢。
当然了,这种话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
随着镜头一直跟着1号跟4号,而彼得与亚瑟迟迟不曾出现,相关的讨论愈演愈烈,就算是政/府派遣水军下场,都控制不住场面了。
有人将这一切责怪到超级英雄身上吗?
实际上就像詹姆斯所担心的那样,不仅仅是有,还有很多。
但是局面并不曾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反而是有点南北对立的意味,几乎有多少人这样认为,就有多少人不这样认为。
有多少人激烈的赞同,就有多少人激烈的反对。
这种相持场面,很难说是水军下场控制的结果,还是大家就是矛盾的如此平均。
但对于彼得跟亚瑟来说,他们得到的力量实际上是比削弱的力量多很多的。
要说原因的话,可能是那些认为就是超级英雄的出现,才让大家丧失了勇气与拼搏的人。实际上这一理论的基础,也是觉得人家超级英雄做的比他们本身好很多吧。
这份随着讨论而增长的力量,给现在不曾出现在镜头中的亚瑟与彼得带来了什么呢?
他们一个对于成为海王越发有信心,一个则是继续面对蜘蛛的各种送命题。
面对蜘蛛询问自己的姓名,哪怕彼得在直觉的暗示下各种转移话题,可实际上最后还是半承认了的。
紧随其后的各种问题,哪怕彼得各种想尽办法转移话题、避而不答,实际上也都是半答出来了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全程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是他没有想过无视或者反抗吗?
那当然不是。
只是很悲伤的地方在于,他打不过对方。
是的,他一个十几岁的男子,打不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蜘蛛。
这种事情要不是亲身经历,谁能相信啊。
跟落后就要挨打一样,打不过的后果就是要在这里答题。
在回答了各种问题之后,蜘蛛终于停下了提问,但是对方不是真的就这样放过彼得了,而是突然就从对方身上喷射出蛛丝,将彼得给缠了个结实。
彼得:实话实说,这个场景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现在的彼得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感觉,但如果他能够恢复原本的记忆,恐怕就会明白了。
非要说的话,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彼得被蛛丝裹成了一个巨大的茧子,而亚瑟呢,他正被一群鱼簇拥着,走上前面那个大台子拔三叉戟。
亚瑟对此信心满满,但是台子是走上来了,三叉戟呢?
亚瑟仔细看了一圈,除了中间那个跟普通餐具差不多大的小叉子,实在没有找到什么可以被称之为三叉戟的存在。
嗯,等等!
小叉子?!
“这个是三叉戟?”
你们管这个叫做三叉戟,海王他同意了吗!
面对周围鱼类有志一同的点头动作,亚瑟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个海王简直不当也罢。
毕竟拿着这么一个三叉戟,这不是丢人丢到全海洋去了吗。
说归说,这海王能当还是要当的。
只不过在去尝试之前,亚瑟先围观了其他海洋生物的“拔叉子”过程。
总结一下,绝大多数生物,它们失败的原因总结一下,可能就是它们没有一双人类的手吧。
当然了,也不能这么绝对,因为有些生物的触手,其实并不比人类的手差什么。
但是它们在尝试拔起的过程中,却表现得非常吃力,这份吃力看起来很真实,不像是演的。
在前面那些都尝试过后,亚瑟信心满满的走上前,抬手准备要抓的时候,亚瑟还是信心满满的,但是当他真的抓下去之后,整个却都陷入了怀疑人生。
之前那个或是因为身体结构的原因,不要抓,或是抓住了但是没有拔出来,但是换成他,他直接根本碰不到。
亚瑟:???
实话实说,他觉得这个剧本似乎不太对。
都不用回头,他的知道自己身后有多少人……鱼在看着自己,现在就颇有种骑鲨难下的感觉。
刚刚多信誓旦旦,现在连碰都碰不到就有多打脸。
他表面看起来好像还挺正常,但如果直播间外的同位体看到他现在的模样,绝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对方这是紧张加心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