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第48章 - 富贵花对紫薇郎 - 檐上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48章第48章

第048章第48章

大熠派出的使臣尚未抵达狄羌境内,狄羌使臣的车马就已经驶入了京州城。使臣不远万里前来觐见武惠帝,一同随行的,还有狄羌王的第四子。

武惠帝心里虽不喜,但为了不辱没大国的胸襟气度,仍设宴招待了使臣和新来的质子。兴师问罪之举皇帝当然是不屑亲自去做,席上有大臣按捺不住,拿严倦未获允准私自归国的事质问使臣,语气尖酸又刻薄,一点颜面都不给人留。

使臣初来大熠,拿热脸贴了无数个冷屁股,心灵格外强大,不怒不恼,起身,右手按在心口处,对武惠帝行完礼后,笑盈盈答道,“陛下息怒,鄙国的长公子做出如此冲动之事,绝非故意为之,长公子其实是被吓坏了。”

这回答在武惠帝意料之外,俱他了解,狄羌的这位长公子在京州是极吃得开的,酒肉朋友不少,又讨女人喜欢,怎么就被吓坏了?

武惠帝道,“使君是嫌我大熠招待不周?”

“当然不是!”使臣反应极快,忙再行一礼。“说来惭愧,长公子是王的第一个孩子,被娇惯着长大,性子难免有些骄纵,大熠是礼仪之邦,遍地都是重礼仪的读书人,长公子蛮横惯了,性子又直,无形中可能得罪了不少人,秋狩会上落下山崖险些丧命,没隔两天,在寝房里又差点被蛇咬了,大公子胆子小,披星戴月逃回了狄羌。王得知他是偷跑回来的,发了好大的火,命人拿荆棘捆了准备押回京州向陛下赔罪的,哪知道长公子回国听人说他在京州的别苑又无缘无故走水了,吓得一病不起,药都喂不进去,这幅模样,自然是不适合再送回大熠的,王无奈之下又挑了活蹦乱跳的四王子送过来,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使臣微一侧脸,活蹦乱跳的四王子像只没见过世面的猴一样,在殿内打了几个滚,滚到玉阶下,一个翻身跃起,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熠礼。“子允参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尧舜禹与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圣寿无疆帝业无尽威仪天下功业千秋。”

武惠帝被穆子允一连串带口音的恭维词绕得有点晕,又觉得这少年性子活泼讨喜,忍俊不禁道,“刚刚这些话谁教你的?”

穆子允难为情得瞅了下一脸慈母笑的使臣,抠着脑袋,嘿嘿笑道,“南大人教的,拗口得很,子允背了好半天才记住。”

新来的质子极合武惠帝眼缘,见他一直盯着盘子里的马蹄酥看,不由微笑,命内侍拿了好多糕点给他。那少年也不管举动是否得体,抱着一盒子精致点心大吃特吃起来,糕点屑撒了一地。

在场的大臣有的嫌弃他的粗鄙上不得台面,武惠帝却极喜欢他的天真率直,冲下首的大臣们挥挥手,意思是让他们口下留德,别跟小孩子过不去。

大臣们来不及派上用场的说教,不得不偃旗息鼓烂在肚子里。

严倦私逃归国的事,武惠帝再无追究之意,对使臣所说的长公子受人迫害一事,闭口不提,两厢无事。

武惠帝前些日子为西南的战事忧得心力交瘁,没喝几杯酒,人就乏了,命大臣们继续招待狄羌的使臣,自己先行离座。

唐鉴培前来敬酒,使臣忙端酒起身相迎。唐鉴培一口饮尽杯中酒,笑道,“使君无须如此拘礼,快坐下说话。”

使臣依言坐回位置上,唐鉴培亲自为他斟酒,“听闻狄羌王身体不适,不知现在可大好了?”

使臣闻后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王自小身子骨就弱,这次病来如山倒,日日药汤不断,好歹是有些起色了。”

唐鉴培一脸惋惜之意。

“听闻贵国向来都是立嫡为储,狄羌王只有严公子一个嫡子,储君的位置想必早就定好了吧?”

提到立储之事,使臣又是一声叹息,“立嫡为储的确是狄羌的传统,只可惜大公子骄纵跋扈,王素来不喜,这次被一点小事吓丢了魂,不顾两国邦交偷偷回国,王更是失望,这储君之位,哎!”

狄羌王要立谁为储君,唐鉴培一个别国的外臣,不好置喙太多。第二日,他拟好狄羌送来的贡品清单,入宫面圣,武惠帝留他一同用午膳,君臣二人聊到此事,趁内侍布菜的间隙,武惠帝问,“你怎么看?”

唐鉴培一面为皇帝斟酒,一面笑道,“臣认为这些小国虽然成不了大器,但接班人太厉害总归不是好事。越不成器,越好拿捏。狄羌那位长公子,在京州为质时,就是个沉湎酒色的纨绔,他接手狄羌,至少不会成为大熠的威胁。”

武惠帝一听,觉得说得在理,道,“狄羌的使臣可能还会在京州待上几天,你寻个机会提点一下他,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让狄羌王万不可坏了纲常。”

唐鉴培恭顺应下,“陛下放心,此事交给臣就是。”

多事之秋,大熠与南烈的战事陷入焦灼的境地,在此当口上,北戎这只千年的跳蚤又不安于室,不断滋扰北方边境。一封接一封的战报流入宫里,却没有带来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

武惠帝身体日渐消瘦,脾气也越发暴躁,闹得宫里人人自危,大太监不敢高声训话,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出来透气的武惠帝听见,坏了圣上心情,小命难保。

这日,武惠帝又在明昭殿批改了一整日的奏折,到了天黑,也未命人传膳,邓怀恩小心翼翼劝道,“陛下已处理了一天的政事,该累了,不如先用点晚膳,今日骊妃娘娘特地煲了陛下最喜欢的乌鱼汤,小火慢炖,费事,但最是滋补,奴才这就给陛下呈上来?”

“端上来吧!”武惠帝头也不擡,随意应了一声,手又伸向下一封奏折。

邓怀恩走到外面,算好武惠帝处理一封奏折所需的时间,带着传膳的小太监走进来。未走到近前,他敏锐得感觉到气氛更压抑了,下意识地打量武惠帝的神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邓怀恩冲小太监使眼色,小太监心领神会,站在原地未再继续跟着。

此时已是掌灯时分,天空阴沉,夜空中无星无月,轩窗大敞,也没有一丝天光照进来。皇帝处理政事的桌案旁,立着两盏鎏金灯,阀门拨到底,烛火燃得正旺。

邓怀恩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内心忐忑不安。

“陛下,乌鱼汤送上来了,是否现在趁热喝?”

武惠帝的脸色阴晴不定,因连轴转的忙碌而日益消瘦的脸,看起来愈发可怖。

他把手里的奏折重重砸出去,眼睛里猩红一片,“反了反了,一个个狼子野心,都来打我李家江山的主意了。”

邓怀恩听后大惊失色,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多年伴君的经验告诉他,此时什么都不宜多说。他颤巍巍跪地,连声喊道,“陛下息怒。”

武惠帝瞪着空无一物的虚空,双目赤红,气得浑身颤栗。

“去传左相,还有右相,让他们进宫,立刻,马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