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朝廷(二) - 忘前尘 - 某不知名写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忘前尘 >

第135章朝廷(二)

孟琼去丈人家去得很殷勤,隔三差五便过来嘘寒问暖送东送西,陪岳夫人说说话,还用树叶子吹小曲逗她开心。孟琅瞧见他在岳夫人面前那么开心,不禁觉得或许可以托岳夫人问问孟琼最近是否有什么心事,为何对他有那样大的敌意。

他特意挑了个孟琼不在的时间进后院,岳夫人正和岳遥碧坐在一起聊天。孟琅忽然意识到他好久没看见岳遥碧了,虽然他在岳府进进出出,可却一次都没看见过她。岳遥碧穿着一条青色裙子,背对他绣花。岳夫人担忧地和她说着什么,瞧见孟琅,便惊喜地呼唤道:“孟二公子,你怎么来了?”

“我给夫人和岳小姐带了些点心。”孟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突然他想起一件事,向岳遥碧问,“岳小姐,我妹妹说她有条手串落在你这了,她后来取了吗?”

岳遥碧背对他坐在那,半晌,她慢慢地转过身,低着头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没有,我这就去把那条手串拿来。”

孟琅行礼道:“那就麻烦岳小姐了。”

他是故意支走岳遥碧的。岳夫人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脸上有一丝忧愁。

孟琅瞧她脸色不对,暗自揣摩今天或许不适合请岳夫人帮忙,不过,他犹豫片刻,还是决定试一试。他客客气气地说:“岳夫人,我弟弟好像常来看你们,看来他真的很喜欢岳小姐啊。”

他本来是想用这句话做个铺垫,没想到岳夫人的脸色变得更差了。她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目光望着孟琅:“孟二公子,你们当初为什么要向遥碧提亲呢?”

“自然是因为舍弟心悦岳小姐。”孟琅很自然地说。

岳夫人忧愁地说:“我看得出来。当初,我同意这桩婚事不仅仅是因为你我二家门第相当,又是世交,也因为我真心希望遥碧嫁给一个能让她幸福的人......”

“我相信舍弟一定会好好对待岳小姐的。我看他时常跟你们聊天,不知道他都讲些什么?”孟琅抱歉地笑了笑,“是这样,我最近跟他闹了些别扭,但又不好直接问他,所以,我想问问他可有向您提起什么......”

“孟三公子没说什么,他来就是陪我们聊聊天的。”岳夫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有些疑虑。孟琅关切地说:“岳夫人,您要是知道什么就好了。自从我弟弟去了朱营,我和他就有些疏远了,如今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岳夫人沉默了一会。正要开口时,岳遥碧拿着一个锦囊过来了。岳夫人便闭上嘴,微笑着说:“遥碧,你来了?”

岳遥碧冷淡地点点头,把袋子递给孟琅。她冷漠的态度让岳夫人有些尴尬,孟琅识趣地告别了。他走后,岳夫人埋怨女儿:“你就算不喜欢孟小公子,也别把气撒到他哥哥身上啊。”末了,她又叹气道:“孟小公子究竟哪里得罪了你?你们之前不是玩得挺好吗?你还邀请他去那个什么诗会......”

“他是个小人。”岳遥碧突然仇恨地冒出一句。岳夫人被女儿的口气吓了一跳:“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未来的夫君?你要是不喜欢他,当初孟大人来提亲时就该让你爹拒绝啊,可你什么也没说。”

“爹也没说我要嫁的是他啊!”岳遥碧愤恨地说,眼眶红了。岳夫人吓坏了,忙安慰起女儿,岳遥碧拿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幽怨而委屈地望着母亲,岳夫人实在太心疼了,竟然说:“要不我去求求你爹,看能不能悔婚.....”

“没用的。”岳遥碧痛苦地说,“都是一样的。再说,爹丢不起这个脸,我也丢不起这个脸。”

她邀请孟琼去诗会时,哪里想到会被他背刺一刀呢?

孟琅回家后险些忘了那个锦囊。他实在太忙了,脑子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占得满满的。不过他总算是想起来了,孟瑗给他开门时很惊讶,问:“二哥,你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

“我给你把手串拿回来了。”

“什么手串?”

“你落在岳小姐那里的。”

孟瑗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她一把夺过那个锦囊:“遥碧给你的?什么时候?”

“今天,我刚好碰到她了。”孟琅打趣道,“你忘性也太大了。怎么一年多了都没去取?”

孟瑗没说话,她着急地打开锦囊,愣住了。

里面是两条手串,一条绿碧玺,一条红碧玺。款式都是一样的。

孟琅奇怪地问:“你不是只掉了一串在她那儿吗?”

“这条绿的是遥碧的......”孟瑗低着头说,忽然,她把那条红碧玺塞给孟琅,郑重地说,“这条我送你,你可千万别弄丢了。”

“我戴这个干什么?”孟琅不明所以地望着她。

“就当是妹妹送给你的礼物吧,这可是蚕丛的碧玺。”孟瑗再三强调,“这条手串你绝对不能丢,绝对不能!”

“我现在就戴上,行吧?”孟琅将手串套上,觉得有点紧,他举起手,示意道,“决不取下,如何?”

孟瑗避而不答:“遥碧看起来怎么样?”

孟琅犹疑了一下,说:“她好像变文静了些。”

“被孟琼那样算计,谁能开心?”孟瑗冷笑一声。

“他们相处得不好?”

“岂止不好,遥碧都恨死孟琼了。他跟遥碧在一块根本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个自私的家伙口口声声说喜欢遥碧,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孟瑗恨恨地说。

孟琅有些惊讶,他不知道遥碧和孟琼的关系这样差。岳家还不知道孟琼拿了岳遥碧的帕子,这件事他们瞒得死死的,那帕子也早就烧掉了。

“你为什么说孟琼算计她?”

“他是故意偷的遥碧的帕子!他知道遥碧不喜欢他,就用这种法子逼她嫁给他。”孟瑗鄙夷地说,“我要早知道他这样阴险狠毒,绝不会放任他缠在遥碧身边。我......”她忽然不说了,失神地望着手中青翠的碧玺。

孟瑗的话令孟琅十分震惊,虽然孟琼有些不听话,可他始终认为三弟的本性是正直善良的。好一会,孟琅才开口道:“木已成舟,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幸好,三弟喜欢岳小姐,她嫁过来总不会受委屈。”

“嫁过来才是最糟的。”孟瑗目光复杂地望着孟琅,“二哥,你根本不懂。”

孟琅确实不懂。男女婚姻,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是他们这样的贵族,也难能自主。孟琼和岳遥碧好歹认识,孟琅却连见都没见过自己要娶的那位小姐。他安慰了孟瑗几句,最后说:“你嫁人时,我一定会给你找一户好人家。”

孟瑗苦笑一声:“哥哥,你我能选择的人家不过那么几户,无论谁都是一样的。再说,现在娘和爹哪有心思操办这些事?娘天天关在屋子里哭大哥,爹又马上要出使......”

所有人都以为孟诚是要出使长明,但实际上,他去的是瀛水。

在孟诚看清长明的真实意图后,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议和是没有希望的。于是,他试图修复和瀛水的联盟。虽然他之前差点死在瀛水,可这次出使他只带了三十人。他走得很急,很快,叩问瀛水关门的时候长明都还没得到消息。

瀛水的君王对这个在他手下死里逃生的异国使臣十分好奇,便接见了他。孟诚接好了那根断掉的节杖,不卑不亢地来到瀛水大王面前。这位三十多岁的新君正当壮年,他坐在一张虎皮上,秤砣般的大手抚摸着老虎的脑袋,盯着孟诚的目光中带着悍气。

孟诚还没开口,他就傲慢地说:“徐风的使臣,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论你给我什么,长明给我的都会更多。要是我现在把你的人头交给长明太子,他马上就能给我一万黄金。”

“尊敬的瀛水之王。”孟诚彬彬有礼地说,“小臣岂会不知您早已看穿了我的意图?假如我只是为了说服您放弃和长明结盟,我绝不会来到此地。谁都知道一位贤明的君主必会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重,您和长明结盟不仅能得到大量的钱财,还能大大减缓北面的压力,甚至跨过梦厝河,成就霸业。”

突然,他话锋一转,说:“然而,正如您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一样,长明难道就甘愿双手奉出自己的战果吗?如今您也看到了,长明没有告诉您实情。他们的太子一出征,国家就发生了内乱。他们的人马也不多,最后连我们的一座城池都没有得到。这样,您从他们那里能得到的,恐怕不会如他们许诺的那样多吧。”

瀛水王的身体稍稍前倾,似乎有些动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