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孤身(二) - 忘前尘 - 某不知名写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忘前尘 >

第167章孤身(二)

长明王每天都在观察城墙上的士兵。令他烦躁的是,将近半个月过去了,这些士兵看着仍旧壮实,劲力十足地在城墙上巡逻。

这不可能。据他所知,丰州上半年一直在闹瘟疫,既然如此,他们的田地应当荒芜了不少,冬天根本不会有足够的粮食。现在,这座城里的人应该快饿死了才是。

可为什么这些士兵看起来根本不缺吃的?

长明王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人。

孟琅。

在进攻徐风的路程中,孟家三弟兄都给长明王以极深刻的印象。奇袭仁关,血战揖海,固守丰州,这三弟兄展现了如出一辙的固执与顽强。他们好像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某种东西深深铸进了他们的骨子里,以至于长明王总是无法将这三弟兄区分开来。他每想到他们中的一个人,就会想到另外两个人。

他敢肯定,丰州能坚持到现在一定是因为孟琅。这家伙绝对想出了什么办法,该死,孟家的人永远坏他的好事......这样的人竟然是徐风的臣子!

长明王半是恼恨,半是羡妒地吐出一口气。时至今日,他真有点佩服孟琅了。

谁能想到,这家伙竟然守着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坚持了近两年之久呢?

不论如何,他不会坚持到第三年了。长明王已下定决心,不管用什么办法,今年冬天,他要打开丰州的城门。

“没错。”他低声道,“不必再等了,攻城吧。”

巨石开路,战鼓咆哮,裹着铁皮的军船盘踞城下。成千上万的士兵冲过裸露的浅滩,向丰州城发起进攻。每一座墙头,都历经反复争夺。双方似乎都把这场仗当做最后一场来打,拼了命地去战斗。不到一天,丰州城就死了近一千人,长明同样死了几百人。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又是如此。

长明王越来越焦躁。他早就料定丰州城中没有粮也没有人,可为何丰州的兵就是打不尽?这座小城里,究竟还有多少人?难不成他们是幽灵,可以死而复生吗!

同样的焦躁也在长明军中滋生。他们满以为休养良久后,可以一举攻下丰州,不料却遭了当头一棒。他们悲伤地望着城墙下同伴扭曲的尸体,狡猾的丰州人往城墙上倒水,水凝成冰,滑溜得梯子根本挂不住。许多人根本不是被打死的,而是摔死的。

第十天,有人向长明王提议:等到春天吧,城墙太滑了,爬不上去。

“蠢货!”长明王骂道,“春天他们就有吃的了,春天天来江的水就大了,现在是攻城的最好时机!”

那人诺诺道:“可是,他们看起来还有吃的。”

长明王烦躁地说:“他们没有。他们不过是在硬撑......”

这时候,中城王进来了。他弯着腰,讨好地微笑着,一双小眼睛闪着狡黠的光。长明王看到他就烦:“你来做什么?”

“我来给大王分忧。”中城王搓着手,亲热地说,“大王,我知道怎么击垮丰州。”

他凑上前,低声说了什么。长明王脸上立即闪过一抹厌恶,虽然他极快地将那厌恶的神情压了下去,可胸中那股虫子爬过似的滑腻恶心的感觉却久久不散。他鄙夷地看着这个男人,不无讥讽地说:“中城王,老实说,寡人还真想不出你这样的招数!”

中城王恭谦地说:“能为大王分忧就好。”

“寡人看,你是想回廣野了。”

中城王笑了笑:“谁愿意跟这些家伙一直耗下去?大王不也回了一趟长明吗?”

长明王拧着眉头凝望着黑蓝色的丰州城,绵绵的阴云笼罩在千疮百孔的墙头。士兵们正在把砖头填进去,士兵身后,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他手握一把雪白的长剑。中城王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意味深长地说:“要知道,丰州的城门,实际上是一个人守住的......”

“寡人敬佩他。”长明王说,“真可惜,他是不会投降的。他跟他弟弟一样,死都是徐风的狗。”

中城王慨叹道:“正因如此,您才能逼他心甘情愿交出性命啊。”

两天后,中城王乘着一叶扁舟来到丰州城下。

他是来议和的。

孟琅没有让他进城,而是把他扣在了军营里。对此,中城王毫不惊慌。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孟琅逼仄阴暗的屋子,啧啧道:“谁能想到昔日的孟二公子,竟会破落到如今的境地?”

孟琅紧盯着他:“你来做什么?”

“议和。我不是说了吗?”中城王令人讨厌地笑了起来,露出了一口森森白牙。

“你走吧,告诉你的主子,我们不会议和。”

“孟将军铁骨铮铮,自然要打到底了。可是,其他人未必这样想吧?”中城王向帐篷外张望,“孟将军真派人去宫里了?你该不会隐瞒消息,欺骗主上吧?不过,说到底,又有谁真会把一个十三岁的小儿当成王......”

孟琅厉声道:“你要是不想被扔到天来江,就最好闭嘴!”

中城王有些惊讶。他再次细细打量孟琅,颇为惋惜地说:“看来,你已经不是那个‘意温良’的孟二公子了。”

说话间,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御史大夫、岩太傅、米丞相还有其他几位重臣走了进来。瞧见中城王,各人脸上色彩不一,或惊愕,或鄙夷,或震怒。御史大夫说:“你真当了长明的走狗!你、你怎么对得起徐风的列祖列宗?”

中城王笑呵呵地说:“闻大人,我的列祖列宗还好好地躺在祠堂里呢。大家先坐下吧,我可是带来了重要的东西啊,我相信,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东西。”

御史大夫板着脸道:“你是来诓人的!打了这么久,长明怎么会突然议和?”

中城王见众人不坐,便自己坐下了。他从容地说:“虽然我投靠了长明,但那也是为了保全性命的不得已之举。我心里还是挂念徐风的,如果可以,我也不愿意看到如今的局面。因此......”

御史大夫深感羞辱,他愤怒地说:“别在这假惺惺了!”

中城王有些不快,他看了屋里的人一圈,开口道:“看来各位不相信长明王的诚意,可当你们听完我的话,就会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本来,长明王这人是绝不会议和的,可他实在没想到你们能坚持这么久——要知道,他还有个成年的弟弟在国内呢。再加上,去年春夏长明军中也闹了瘟疫,本就人心涣散,近日来,仗又打得如此艰难,许多人已经不愿再打下去......”

“那么,他是真心想议和了?”米丞相激动地问。

御史大夫冷笑一声:“难不成他还能把打下的土地还给我们?”

“这自然是不能的。成王败寇,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不过,他愿意承认八王子为徐风王,实际上,他愿意把八王子当做他的弟弟......”

“这不就是亡国吗!”御史大夫气愤地叫道,“什么议和?他是想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丰州。中城王,别再炫舌舞唇了,告诉长明王老夫绝不议和——”

中城王猛地站起来,叫道:“这哪里是亡国!闻大人可得把话听完,长明王不仅愿意认八王子当义弟,还愿意把廣野以北给他!”

这出人意料的慷慨震住了屋内的众人。过了瞬息,御史大夫更加愤怒地叫道:“他以为他是谁?这个强盗!告诉他,我们要一打到底,我们绝不会投降!”

中城王飞快地、极具煽惑力地说:“闻大人,您可得冷静些,想想吧,廣野,廣野!以你们现在的处境,能回廣野何尝不是一种胜利?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过了今天,你们什么时候还能回廣野?”

御史大夫怒不可遏地吼道:“中城王,你以为我们是三岁小儿吗?会被这样明显的谎言蒙骗?我告诉你,这——不——可——能!我——不——相——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